羞耻,有些研究者就把它描述为个体将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所产生的指向整体自我的痛苦体验……
在这种体验中,「自我」是被审视和给予负性评价的中心。
1.
如同「内疚」,对「羞耻」的研究也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从进化的角度出发,认为羞耻体验和直立行走时把生殖器暴露在他人面前有关,反映了自我暴露的危险性。
有研究者认为,弗洛伊德在理解羞耻的功能上有两点贡献:
首先,羞耻被认为是一种防御背后的动机,和压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即羞耻是一种能起到警示作用的情绪信号。
其次,羞耻还被看作是某种「心理大坝」,以适当的自我控制抵消渴望、冲动和驱力。
2.
目前,诸多文献中对羞耻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当个体以不光彩的方式说话、做事时,如果自己或他人见证了此类行为并给出了消极的评价,个体就会体验到羞耻。
这时,个体常感到渺小、无价值、试图低头、遮住脸或眼来隐藏或逃避被观察与判断。
甚至,通过否认自身行为或批评他人转移自己的不良感觉。
3.
一般来说,体验到羞耻的人常常伴随一些典型的行为反应,比如说,屈服、渴望逃离、躲藏和隐瞒、祈祷和等待……
有研究者指出,这类心理和行为反应一方面能有效地调控个体随后的行为,使之更符合社会和自我的期待;另一方面也可能导致适应不良,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身心疾病。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羞耻与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饮食失调等心理病理学症状或心身疾病有密切的关系。
4.
关于羞耻的病理作用,一方面可能是「过度」羞耻情绪唤起的结果,如过强或过频繁地体验到羞耻;另一方面则可能是调控羞耻失败的结果。
即,羞耻体验促发或维系心理症状,或本身成为心理症状。
5.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当羞耻在谁谁谁心头产生了,如果他人没有表现出适当的同情,羞耻者有可能出于「面子」方面的考虑,表现出一种更主动的行为方式——愤怒。
比如,「我知道我做错了,但被朋友看到了,处于这样一种尴尬的局面我想责备他。」
于是,重新体验到自主和控制——那常是被羞耻所削弱的。
6.
近年,对内疚和羞耻的区分一直是道德情绪研究中的热点。
首先,一般来说,内疚是一种「私人化」的情绪体验,而羞耻则是一种「公开化」的情绪体验。因此,羞耻比内疚更为关注他人的评价,更多产生于有他人在场的情境。
其次,内疚针对自己的不良行为,而羞耻则针对自我本身。针对行为(「我做了可恶的事」)还是针对自我(「我是一个可恶的人」)的差异导致了极不同的情绪体验。
此外,有研究显示,行为表现上,内疚者往往是「修复者」,会对负性结果进行补偿;羞耻者则是「回避者」,面对负性结果往往选择逃避。
…………
7.
有研究者认为,西方国家——比如美国——是内疚取向的文化(罪感文化),而东方社会——比如日本——是羞耻取向的文化(耻感文化)。
不过,有研究显示,东西方大学生羞耻和内疚的差异相似。
8.
最后,需要明白的是,羞耻本身并无绝对的「善」「恶」之分,其作用和后果是因地(比如情境)、因时(比如发展的阶段)、因人而异的。
9.
那么,很八卦的问题来了:最让你感到羞耻的是什么事呢?
(参考文献:《羞耻研究综述》,徐琴美、翟春艳;《羞耻情绪的两面性:功能与病理作用》,高隽、钱铭怡;《羞耻易感性差异及对羞耻的应付》,钱铭怡、刘嘉、张哲宇;《羞耻研究:概念、结构及其评定》,高学德;《内疚和羞耻关系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综述)》,高学德、周爱保、夏瑞雪;《羞耻和内疚的差异》,施承孙、钱铭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