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用9元吃垮海底捞——当劣币驱逐良币,其实没有便宜可占

最近两个新闻,一个全民悲剧,一个网络热点。普吉沉船事件,和9元吃垮海底捞事件。

 7月5日,两艘共载有100多游客的船在泰国普吉岛翻覆,导致40多人遇难,10余人失联,全部为中国人。

 也就在这几天,一个6人9元吃垮海底捞的视频火了,几个人自带食材,点免费食物,最终借助学生证打折,实际消费了9元。


 沉船事件发生后,泰国副总理发表讲话,称造成这次悲剧的的租船旅行社,幕后老板是中国人,其经营的是0元团,之所以会出现沉船事故主要是旅行社拒绝听取气象局关于风暴来临的警告坚持出海。

 吃垮海底捞的当事人反击舆论指责,晒出了另外的视频和账单,证明在“9元消费”之后,还另有消费。

 两件事都引来很大关注,沉船事件关于“低价团”的反思(不是指普吉旅行团是低价团,只是据此引发思考);海底捞事件对当事人费尽心机占便宜的指责。无论是“低价”还是“占便宜”,本质是一样的,这也是为什么要把这两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放在一起谈。


 首先声明,不管普吉沉船上的旅行团,是不是低价团,国人都不接受泰国政府这种推卸责任的说法。即便是“0,也不能成为让这些鲜活生命归零的借口,泰国当地相关机构和旅游部门的责任不容推脱。但关于低价旅行团,国内外伤亡事件屡屡出现,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论旅游业,还是餐饮业,都是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和其他生产行业最大的不同,是所提供的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即便有所谓的标准,往往也会有很大的弹性空间。同样吃一顿饭,50元有50元的吃法,20块有20块的吃法;住酒店,168有168的档次;668有668的档次。但不管什么行业,商家根本目的是一样的,即追求利润,赚不到钱肯定是不干的,不符合起码的商业逻辑。在收入或售价不变的前提下,要保持一定的利益空间,必然要在成本上动脑筋,在不该盈利的环节上打主意。一门心思缩减成本,把原定的新设备换成旧设备,把该雇的5个人变成2个人,把该有的安全措施或培训统统省掉。不管时间允不允许,条件合不合适,都要努力在其他的环节赚差价、外块,来弥平“低价”造成的利润损失。这种条件下,不要谈舒适度、愉悦感,连最起码的安全保障都在不经意间丧失了。很多时候,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暴露,但不代表不存在,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一旦暴露就是不可挽回的灾难。

低价造成低劣的服务品质,低劣的品质在仍能保证利润的前提下,继续靠低价吸引客户。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造成这种局面,消费者是有一定的责任,尤其是“9元吃垮海底捞这类的消费者。

 不管当事人如何解释动机,还是不能掩盖作为消费者千方百计,利用规则内或规则外的手段谋取商家更多“便宜”的这一普遍存在的真实想法。让自己“少花钱,办好事”的的初衷,很正常,都挣钱不易,能省则省。但“省”也要合理,也要有底线。想吃火锅,可以去一般的火锅店,他们成本低,价格也低,味道可能也别有特色。但如果去海底捞消费,目的是想“省”,就有些说不过去了;再进一步利用商家友善的消费环境,过分地消费有利于消费者的某些规则,就更加离谱。商家之所以对消费者提供相对友善、宽容、体验度高的消费环境,实际上是买卖双方在价值、利润方面磨合后的一种博弈平衡。维持这种平衡,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就是良性循环。任何一方打破这种平衡,甚至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结果一定是双输。“低价旅行团”导致的种种悲剧,就是双输的直接体现。


听过马未都先生的一个故事。马先生逛一家竹器店,发现很多东西不错,其中一件更是精美考究。开始马先生并没打算买,只是好奇,问问老板价格。老板听了却极不并推荐这个产品,说这件东西,用料和做工都比较讲究,价格很高,买的人少,他们现在也不太愿意做了。马先生听了,反倒坚定了买的决心。他这样解释“我之所以决定买下它,恰恰是因为老板说好的东西客户买的少,他们也不愿意再做了。我买下来就是想告诉那个老板,好东西,好手艺,是会有人认价的,就是想鼓励他们要坚持做,做好东西。

大名鼎鼎的德云社有个“社歌”——“大实话”,每次演出结束,郭德纲郭老板都会带着演员一起唱,向观众致敬。其中有一句“没有君子不养艺人”说得很好。艺人卖艺,看似没什么本钱投资,但你让我愉悦了,一样付你钱,而且敬重你,打心里认为这是你应得的,这是艺人和君子之间最健康的关系。同样,消费者和商家的之间的健康关系呢?哪怕我们不做君子,也没条件像马先生一样那么有心胸、有高度、有财力,我们要算计着过日子。即便如此,还是要坚持一个底线,一个消费者底线,给合适的东西,合适的价格。如果因为我们的纵容,市场上充斥了“劣币驱逐良币”,那就要警醒,是不是大伙离吃大亏不远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请不要用9元吃垮海底捞——当劣币驱逐良币,其实没有便宜可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