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如何展开及其注意事项

      作为父母,我们无论是想塑造孩子的价值观、好品行,还是想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包括经营好我们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都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力。如果我们不懂沟通、不会沟通,总是跟孩子进行无效沟通,那么我们没有办法了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到底在发生着什么?即便是我们了解了发生了什么事,如果沟通不善的话,也是不太容易妥善处理好的。好多时候对于问题的解决都可能会出现跟我们内心所期待的不一样的结果,我们跟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可能会出现相应的问题。大家认同吗?我们想一下的话,这方面的事例其实还是很多的,可能我们自己身上就存在不少。比如你想让孩子往东,他听了你的话却往西走了,你明明是关心孩子,孩子听了你的话却感到很受伤,你认为自己掏心掏肺地对待孩子,孩子却在你的苦口婆心中跟你渐行渐远。好多父母这种时候都很纠结说,我明明说的都是对的呀?我明明是为他好啊?为什么他就不听呢?答案就是你不懂沟通不会沟通总在进行着无效沟通,没有掌握正确的亲子沟通之道。亲子沟通绝对不只是跟孩子对话那么简单,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仔细探究起来其实是一门大学问。我们经常用心门不开方法不入来强调经营好亲子关系的重要性,我们也都知道经营好亲子关系是展开教育的前提,但大家想想经营好亲子关系是不是同样离不开有效的亲子沟通?我们很难想象说不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怎么样去跟孩子进行情感链接,不进行情感链接的话又怎么能跟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呢?所以,可以说有效的亲子沟通是保障一切教育方法最终实操落地的一个重要抓手,在教育当中亲子沟通的意义可谓重之又重。所以,我们现在就来探讨一下良好的亲子沟通要怎么样展开,过程当中需要注意什么。

      一.首先,我先来说一下做好亲子沟通的前序工作。也就是在进行亲子沟通之前,我们需要做好什么事。1.在展开亲子沟通之前,我们先要让自己拥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古人曾经说过:极怒时莫与人书,意思就是告诉我们在盛怒的情况之下不要去跟别人沟通。为什么?因为在我们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智商为零,好多不理智的事情其实都是在这个时候做出来的。因为情绪之江河一旦决堤的话,那种汹涌的破坏性我们是可想而知的。到那种时候你除了把你的怒气喷发出来你没有能力去顾及更多的东西,比如我这么说对面跟我对话的这个人感受如何,我这么说会造成一个什么样的后果?之后事情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等。你会口不择言,什么解恨说什么,因为你的理智的大坝已经被情绪摧毁了。比如,网上曾爆出的一对母子因为孩子的事在车上对话,结果妈妈越说越激动,激动到最后把车停靠在大桥边上,孩子因为受不了妈妈的这种言语刺激情绪崩溃,打开车门从大桥上非常决绝地一跃而下,她的妈妈真是拦都来不及。悲剧就在一瞬间发生了,无可挽回。我们实在很难想象,发生了这样的事情之后,这位妈妈她的余生将会生活在一种什么样的痛苦自责和懊悔当中。但是,这类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如果这位妈妈可以在开口之前先去处理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跟孩子进行比较良性的亲子沟通的话,她对孩子说的话就会不一样,她在孩子面前的面目就会不一样,孩子感受到的东西也相应会不一样,结局当然也会不一样。所以说,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不是简单的对话那么简单,不是说孩子现在站在你的面前,你就可以张嘴就来,不是说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是我们要带着准备带着思想去说。为了让我们在亲子沟通之前达到情绪上的平稳,在每次跟孩子沟通对话之前我们应该问自己下面这四个问题:1.我跟孩子进行这次亲子沟通,我的目标是什么?2.我跟孩子进行这次亲子沟通,我希望孩子达到的目标是什么?3.我跟孩子进行这次亲子沟通,我希望为我跟孩子的之间的亲子关系带来什么?4.我应该怎么去做?思考这四个问题的过程就可以让你冷静下来回归理智。比如有一个电视剧《女心理咨询师》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面对那个站在楼顶上说自己很想跳楼的女孩时杨紫她是怎么做的?她当时先让她跟着自己数数,“跟着我数,一二三”因为数数需要思考,而思考可以带人回归冷静。我们问自己上面这四个问题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情绪达到一种平稳的状态,让我们跟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有一个理智的先导性思维在里面。同时这四个问题还有助于我们牢记这次亲子沟通的目标还有意义,情绪平稳地把握整个沟通的过程。比如说好多孩子痴迷于玩游戏,父母没收手断网等怎么制止都不见效,这时侯就非常有必要跟孩子展开一次亲子沟通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在跟孩子进行沟通之前,你就可以先问自己上面这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我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通过这次亲子沟通解决孩子玩游戏没有节制这个问题,让孩子平衡好学习和玩游戏的时间。第二个问题,我希望孩子达成的目标是什么?我希望让孩子感觉到我是爱他的,能够感觉到我是为了他好,愿意自主去想办法平衡玩游戏和学习的时间和关系。第三个问题,那我要为我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带来什么呢?我希望这次亲子沟通让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让孩子从中感受到我对他的爱。那么,问完这三个问题,当你再问自己第四个问题怎么样去做的时候,你的办法可能就有了,你的思路就会更清晰了,通过这种自问自答的理性思考,你在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之前甚至整个过程当中都更有能力把自己的情绪维持在一个比较和缓平稳的状态了。2.我们都知道沟通是双向的,所以在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之前,光是我们自己调整好情绪状态,拥有一种理智的先导性思维还不够,我们还要帮助孩子把情绪调整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因为如果孩子的情绪状态没有调整好,那我们跟他说什么实际上都是在做着一种无用功,不但是无用功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成为激化矛盾或者产生新问题的导火索。比如说如果明明孩子都在那里呼吸粗重气都不顺了,你还是看不到还只管说自己的,甚至孩子都抓狂了你都没察觉,没有做出调整,那你已经不是在跟孩子沟通只算是唠叨了,而且你是在唱独角戏。孩子的耳朵已经关上了,你再接着说,他很可能把心门都对你关上了。一旦心门关上了,那我们就非常被动了,再要打开就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沟通之前,如果孩子情绪不稳定,先着手去处理孩子的这个情绪,然后再去关注事情。我们要让孩子的情绪水平降下来再去跟孩子沟通,不要那么着急。那怎么做呢?就是你这个时候要接纳孩子的感受,然后在沟通过程当中用复述的方式使用恰当的词汇把孩子的这种感受表达出来,其实这也是为孩子日后学会表达自身的情绪做了一个比较好的示范。如果孩子在那里很生气很难过,那我们可以说,妈妈知道你很生气,我理解你生气是应为怎么怎么样,难过是因为怎么怎么样,也就是说你要用这样的语言把他的感受表达出来,让他看到自己情绪的同时,也感受到你对他情绪的理解和接纳,一旦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纳,他的情绪水平就会慢慢降低了,而且他以后也会学着把自己的情绪去通过你示范的这种方式去表达出来。如果孩子对你出言不逊说你从来不关心我,这时候你应该说什么呢?你应该说我知道我最近很少陪你,令你感受不到妈妈的爱和关心,在这个家里很孤单,对不起。你这样说才不会引起孩子的情绪反弹,如果你只是一味解释说,妈妈工作那么忙,又要做家务,又怎样怎样,那只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可能会跳起来跟你辩论,另一种就是孩子内心不接受你的说法不愿意再跟你对话,令你们的亲子沟通直接终止。那这个亲子沟通要么就是会成为一个无效沟通,因为你跟孩子已经在打嘴架,要么从一开始就戛然而止了,因为孩子不愿意跟你说了。所以说,接纳孩子的感受用恰当的词汇复述把他的情绪表达出来,这种方式就让孩子看到自己情绪的同时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理解和接纳,这就可以帮助他把情绪回归到平稳的状态这同样是展开亲子沟通的重要前提,必不可少。

      第二、我们接下来说一下在亲子沟通过程当中需要怎么做。首先,就是我们在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时候,既要关注我们的谈话内容,还有关注沟通氛围。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著名的55387人际沟通定律。55387的意思就是55%+38%+7%=100%。55%就是指说话的表情肢体动作等,38%就是指沟通时的语气语调,7%是指说话的内容。我们一般人在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时都特别注重谈话的内容,习惯口若悬河苦口婆心地去给孩子说一堆大道理,后来孩子不买账,于是就很疑惑,我明明说的都是对的呀?为什么他就不听呢?这就是典型的只关注说话内容。但是了解了55387定律之后,我们要知道这7%的内容要想让孩子接受需要前边93%的温和、尊重、善意的态度和语气保驾护航才可以。亲子沟通说到底是一种情感交流,在情感交流过程当中内心的感受和心情是特别重要的。而像肢体动作表情态度等这些外部视觉呈现出来的东西更容易被我们的潜意识接收,因为比起听到什么人们通常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有一句话叫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所以,一旦你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当中,对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管理失当,孩子非常容易感受和捕捉到,而且我们知道孩子他们的感受能力远远超出我们,这个时候对于孩子来说沟通的安全氛围被破坏掉了。他不会再去听你说什么,因为他首先要调动全副精力来抵御这种令他心里不舒服的这种感觉,性情外露的孩子可能会用一个非常大的情绪来回应你,跟你进入情绪对抗,性情内敛的孩子可能会消极防御,你跟他说什么他都泥塑木雕一样的不做反应,拒绝再跟你说话。所以,我们在跟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一种安全的沟通氛围,只有这样他才能精神放松,才能对我们敞开心扉。那么,怎么一边关注我们的谈话内容一边兼顾亲子沟通的安全氛围呢?就是我们在谈话过程当中要去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判断他此刻的状态,同时呢我们对自己的言行态度语气等也要时刻保持觉察。我们要去关注孩子他的情绪水平是在正常范围内还是在上升?如果孩子在谈话过程中跟你顶嘴了,你应该要反思一下是不是我刚才不自觉地说话就大声了?我叉腰了?我皱眉头了?这些令孩子感到不舒服了等等,找到原因之后,你就要勇于去跟孩子道歉,孩子妈妈刚才说着说着有点激动就站起来了,还叉起了腰,我皱了眉,这个形象很不好,你是不是感到自己不被尊重啊?是不是感到妈妈给了你一种压迫感呀?妈妈跟你道歉,对不起。你要用这样的办法去维护亲子沟通的安全氛围,让孩子感受到对话的安全。因为如果孩子在这个谈话当中感受不到安全,他就会本能做出防御或抵制的行为,那你这个亲子沟通就注定会成为无效的沟通了。所以说,如果孩子在沟通过程当中出现情绪反弹,你要知道这是亲子谈话的安全氛围出现了危机,我们要按上面的思路先去内求反思寻找原因到底是我在哪里做的不够好令孩子产生这种反应,然后再去对症解决维护好安全氛围。我们在这种时候一定不能被孩子的情绪卷入,然后同样用一个很强大的情绪去回应他的情绪,那样的话你就跟个孩子没什么两样了。因为你这种时候就是在跟自己的孩子斤斤计较针锋相对呀,你在跟他博弈和对抗,这个时候你跟他这时候完全在同一种水平和高度上面,这不是一个成熟的父母该有的样子,不是一个强大的父母该有的样子,比如当年轻父母跟孩子处于情绪对抗当中开始较劲博弈时,有经验的老人们他们经常这样说“哎呀,不能跟孩子一样啊”,老人的意思就是说你是大人你不应该用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反过来对待孩子。老人的话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实际上当你跟孩子那样去计较去对抗去博弈时,是你内在的那个的我膨胀了,或者说你的那个爸爸或者妈妈的优越身份膨胀了。你在潜意识当中把自己当成了在孩子之上的上位者。你在想,我是你妈妈,你凭什么这么对我?所以你就失去了为人父母应该有的那种大度和宽和。其实,我们生活中好多的烦恼也都是源于我们无限放大了那个我或者我的身份,你生气或者愤愤不平就是因为你好多时候觉得他不该这么对我,这个世界不该这么对我,我不该承受这些等等。但是如果你可以把自我放低一些,可能就会好很多了。你要知道,如果你总把自己内心的那个我放的太大就会计较的特别多,对自己计较的多,就对别人也计较的多,对世界计较得多。说到这里有人能回问,滚滚红尘,纷纷扰扰,千头万绪,谁又能不被局限在这种我执里面这种身份里面,真正把那个放低下?那我在这里就给大家举一个宋仁宗的例子。首先我们说一下宋仁宗这个“仁”字,我们都知道孔子就提倡“仁”,好多人向孔子问说谁的境界达到“仁”了?孔子除了说过弟子颜渊三月安仁也就是说严渊曾连续三个月处在这种仁的状态当中,对于其他人甚至包括他自己的评价一律是都是还没有达到“仁”的这种境界。我们可以从中去体会一下“仁”这种境界之高,可以说仁对于君主来说称得上是一种最高褒奖了,除了这个“仁”的庙号之外,大家对宋仁宗还有一个评价,就是“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确实,如果论文韬武略,宋仁宗进入不了序列。那么,他凭借什么可以在身后得到“仁”这样大的褒奖的呢?原因就是宋仁宗赵祯,他无论是在做太子的时候还是在当皇帝的时候,都可以放下身份的优越放下我执,永远是那么谦抑克制包容宽厚,甚至好多时候都是宁可自己受委屈不让别人受罚。这个别人当中包括厨子包括管茶水的包括他的臣子等一切他身边的人在内。比如据《文献通考》记载呢,赵祯虽然贵为皇太子,但他每次见到宾客一定先行礼,并且放下身段,亲自迎接送行。《续资治通鉴长编》这本著作当中说一位辅臣想要参见皇太子,要行礼时,赵祯从来不坐着受礼,而是坚持跪着。再比如:有一次吃饭,宋仁宗吃到一粒沙子,本来就不好的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然后,他立马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吃到沙子,否则御厨可能是死罪。”再比如说有一次一个叫余靖的性情比较紫衣豪放的谏官有一次因为事情跟仁宗争辩起来最后唾沫甚至直接喷到了仁宗的脸上,仁宗都没有情绪反弹,另外就是宋仁宗在崇政殿出题考四位入围的读书人时苏轼和弟弟苏辙也在其中。当他问苏辙面对现在的民生兵政法制等方面的问题该怎么办时,苏辙怎么回答的呢?他说宋仁宗的忧虑一点诚意都没有,接着就围绕这一点对宋仁宗展开了批评。有人就说,他答非所问吗,明明问你解决方法,你上来一顿批评。怎么能够录取他呢?为了这个事大臣们就争吵起来了。最后宋仁宗怎么做的?他没有想我是皇帝你一个臣子怎么可以这样?他照样录取了苏辙。史料记载宋仁宗去世之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者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听了宋仁宗的故事,我们真的可以去对照反思一下自己,当你被孩子的情绪内卷时问题到底出在谁的身上?是孩子不懂事,还是我们的高度不够修养不够高包容度不够?我想大家内心一定已经有答案了。如果我们再换一种角度放大一点看,你感受一下天地感受一下万物你甚至去感受一下宇宙的宏大的话,人跟这些相比不过就是像苏轼所说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李白所说的:“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我们人跟自然跟宇宙跟时间相比不过是一粒微尘,我们有必要把那个我放那么大吗,需要去跟外在去计较那么多吗?所以持续去提升和修炼自己的境界真的非常重要,那样我们才能够更加以宽和的心胸和态度去包容一切外在去包容我们的孩子。总之,你要知道不是非要生气,不是孩子的错,错在我们修养还不够。

        最后,我们再来说一下亲子沟通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首先就是如何启动我们跟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怎么启动呢?就好像我们带孩子上电梯一样,我们要把这个按按钮的权力交到孩子手里。什么意思呢?就是在跟孩子进行沟通之前,我们要先对孩子提出一个邀请,比如就前几天你跟朋友发生的那个事情,妈妈想跟你谈谈可以吗?这可以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孩子如果点头,你可以接着问一句:那我们什么时候谈呢?是现在谈还是你说一个其他你认为合适的时间?这个问题就是继续把权力交到孩子手里,让他感受到掌控感。如果孩子拒绝了,那你可以追加一句:我可以问为什么吗?我很想知道你不愿意跟我谈这个事的原因是什么?大家有没有发现,当你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其实已经把孩子引入到这个沟通当中来了。也就是说呢,我们在亲子沟通一开局就要给到孩子好的感受,我们经常说好的感受等于好的行为,孩子感受好了,他才会更好地在沟通当中更积极的合作给你反馈。我们这个时候,给到孩子的其实是一种我说了算的底气和掌控感,这个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他才会放松,不必开启心理防御。其实,有很多孩子在父母想要跟他沟通之前就已经给自己穿好了一层盔甲,或者躲在里面不出来那比较安全或者借这个盔甲做好战斗准备那我就不怕被你伤害了。这就是因为你在一开始就没有开好局。比如有的父母一脸严肃表情凝重地走到孩子身边说,你过来,咱们谈谈。孩子这个时候很可能心里就已经打鼓已经开启心理防御机制了。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亲子沟通之前这开局的邀请必不可少,大家一定要切记。2.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少说,把主场给到孩子。我们一定要做会倾听懂倾听的父母。倾听这个事说起来容易但要做好其实很难。因为我们人生来就热衷于评价,任何事情我们听到了都想第一时间去作出反应去说自己的认识去点评,不管点评是否到位,我们都非常热衷于一吐为快,不说就憋屈。所以,要忍住说的冲动还是蛮难的。有一句话叫什么?两年学说话,半生学闭嘴。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但是在亲子沟通当中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实在是非常非常的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这本书里面的小林校长就是一个非常懂得用心倾听孩子的人。小豆豆的妈妈第一次带小豆豆去巴学园见到小林校长,小林校长就和小豆豆展开了一次谈话。在这次谈话中,小豆豆一口气说了四个小时,小林校长全程基本没说什么,他的反馈就是嗯?咦?哦!接下来呢?然后呢?还有吗?就是他面带微笑,身体前倾,用真诚和善的眼光始终看着小豆豆,不时地去给到小豆豆反馈。他的这种种反应回馈完全把小豆豆的表达欲调动起来了。他的这种倾听让小豆豆感受到自己被接纳被尊重被认可被欣赏。所以,第一次谈话,这位小林校长就已经完全走到了小豆豆的心里面,成为一位小豆豆信赖爱戴的朋友。小豆豆的妈妈,也是一位善于倾听能够忍住不说的好妈妈。书中的小豆豆是一个不能被寻常学校所接纳的孩子。她因为特别的行为方式和班上孩子不同,在班集体当中显得有些怪异,在一年级就被退学。小豆豆的妈妈当时被老师告知她家的孩子在这里上学的话整个班级都会受到影响。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你是小豆豆的妈妈,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面对孩子你说什么?接下来你要怎么做?小豆豆的妈妈是这么做的,她在孩子面前不动声色,在跟小豆豆沟通转学这个事情时只是告诉了小豆豆,妈妈为你找了个新学校,因为听说这个学校还不错。一直到小豆豆二十岁之后,有一天妈妈才问小豆豆:那时,我们为什么要换一个学校,你知道吗?小豆豆非常疑惑地说:嗯?妈妈仍然是用着非常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其实是退学了。”你看,即使是二十年后,小豆豆的妈妈在这个事上依然并没有多说,能拥有这样一位母亲,小豆豆实在是非常非常地幸运,可以说妈妈以无声的方式在她的头顶撑起了一把大伞,把世俗的风雨挡在了外面。所以说,我们跟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也可以是这样,多听少说,能不说的时候可以忍住不说,你可以用云淡风轻去成全孩子的自在安稳。3.无论什么事情什么话题,在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都可以用问话去启动和推动沟通的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具备非常强的提问意识。我们都看过访谈节目。在访谈节目当中,我们经常发现访谈者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被访谈者接连去回答这些问题。大部分人都会去关注被访谈者说话的内容多一些,会去关注他说的好还是不好,声情并茂还是有理有据,打动人心还是娓娓道来。但真正决定访谈质量的并不是回答而是提问,大家认同吗?不是答的好更多是问的妙。因为提问主导的是大方向,是中心思想,还有就是提问其实是基于访谈者对访谈对象的全面充分的了解的基础上做出的,而且他会根据对访谈对象的这种了解在实际谈话过程当中去对问题做微调。我们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也是一样,基于我们对自己孩子性情特质方方面面的了解,我们在这种了解的前提之上,要用问话去开启孩子的思考表达想象,调动他们在沟通当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你要知道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非常蓬勃,你善用提问的话,他时常会带给你非常多的惊喜。而且他也会成为一个非常善于通过提问去沟通的人。比如我跟我儿子,很小的时候都是我去问他,现在多半就是他来问我,然后是我们互问互答,这就是我们的亲子日常。4.亲子沟通不是有问题有事情才沟通,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不拘于语言也不拘于时空,也可以无声胜有声。只要你可以对孩子有无条件的爱和高质量的陪伴,相信你会随时随地找到可以跟孩子沟通的话题和时机。不管有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我们每天都可以拿出一些时间跟孩子做简单的沟通交流,时间可长可短内容可多可少。这样你才能通过亲子沟通对孩子成长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更充分全面地了解,把一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患于未然。

      接下来,我们对前面所说的内容做一个梳理总结:我们首先讲到亲子沟通的重大意义,它是保障一切教育方法最终实操落地的一个重要环节。然后我们讲到沟通的前序工作,主要是要让自己和孩子都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我们还讲到让自己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要在亲子沟通之前问自己四个问题:1.我跟孩子进行这次亲子沟通,我的目标是什么?2.我跟孩子进行这次亲子沟通,我希望孩子达到的目标是什么?3.我跟孩子进行这次亲子沟通,我希望为我跟孩子的之间的亲子关系做些什么?4.我应该怎么去做?让孩子有一个好的情绪状态就是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先着手去处理孩子的这个情绪,然后再去关注事情。我们要让孩子的情绪水平降下来再去跟孩子沟通。第二、我们讲到在亲子沟通过程当中需要怎么做。首先,就是我们在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时候,既要关注我们的谈话内容,还有关注沟通氛围,做法就是我们在谈话过程当中要去密切关注孩子的反应,判断他此刻的状态,同时呢对自己的言行等也要时刻保持觉察,要放下我执。我们在这介绍了一个55387定律。最后,我们提示了亲子沟通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四个事项:1.首先就是如何启动我们跟孩子之间的亲子沟通。2.其次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少说,把主场给到孩子。我们一定要做会倾听懂倾听的父母。3.无论什么事情什么话题,在跟孩子进行亲子沟通的过程当中,都多用不着痕迹地问话去启动和推动沟通的进行。这就要求我们做父母的具备非常强的提问意识。4.亲子沟通不是有问题有事情才沟通,而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最后,我想说的沟通是一种能力,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学习不断提升的一种能力,是我们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学习摸索,思考体会并加以改进和提高的傍身技能。孩子的当下和未来都把握在我们的手中,和孩子进行美好的亲子沟通织就着我们当下美好的亲子时光,也铸就着孩子未来对我们父母和家庭的爱还有眷恋。泰戈尔的飞鸟集有一首诗说:白天的活干完啦,我的脸藏进你的臂弯,妈妈,让我做梦吧!冰心也有一首名为《母亲》的小诗这样说: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希望我们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努力,在一次又一次的亲子沟通当中,给孩子营造一个很安全很有爱很放心去信任的家庭氛围,未来无论孩子身在何方离我们是近是远,哪怕他累了他经历了人生的风雨,都可以想到我们的爱和温暖在他的人生中须臾未曾远离!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子沟通如何展开及其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