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第361天,15.18君子义以为质

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361天

原文阅读:

15.18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译文讲解:

孔子说:“君子以道义作为根本,以礼来推行,以谦逊的态度说话,靠诚信取得成功,这才是君子啊。”

启发思考:

      前面学过,君子和小人的说法,早在《诗经》和《尚书》中就有,原本是指人的社会地位而言的,君子是士大夫以上的阶层。但孔子却对其涵义进行了改造,他用“仁”、“义”等道德范畴来标示了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意在强调人的品格层次。

        在孔子这里,君子的意思已经从有社会地位的贵族变成了有道德修养、高尚品质的人。和君子对称的小人,也不是现在修辞里用的贬义,而是泛指一般的人。这种人不一定是社会地位低下,但一定是相对缺少素养、文化水平低,特别是道德修养程度不够。所以,《论语》里的小人,并不等于是坏人、恶人,而是和君子相比,两者在思想境界、行为举止、心胸气魄各个方面都相去甚远的人。

        本章孔子提出,君子应以义为本质,然后以礼行事,言语谦逊,信用成事。李零解释说:“‘君子义以为质’,义是藏在心里的东西,属于质。质是内在的东西,他要把这样的东西展示给别人,不能张牙舞爪,一定要谦逊,叫‘孙(逊)以出之’。而‘礼以行之’,是把礼当做执行义和维护义的标准,怎么执行,怎么维护?靠的是信,说到做到。孔子认为,能做到这四点,才算君子。”

      孔子强调, “君子义以为质”,义是高尚的人格特质,是君子的核心品质。他是最早将义与君子品格搭配在一起考察的人。《论语》中也大量地用“义”来说明君子的品格和作风。孔子还说过:“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君子对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没有一个不变的主张,也没有必定的反对,一切只求合于义便可。“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君子出仕做官,也只是尽他的义务罢了。至于道行不通,早已知晓了。可见,义是由君子内在德性决定的品格和行为方式。

        本章孔子更为具体地提出了君子办事的四部曲,有学者对此做了较为详尽的解释。君子做事的第一步,就是“义以为质”,先确认这件事是否符合道义标准,不能因为对方势力大就放弃原则,也不能因为符合自己的利益就自欺欺人。怎样合乎道义,就怎样处理。这就是王阳明说的,我心光明,一切只凭着良知,凭着大是大非去做。

        君子做事的第二步,“礼以行之”。事情该不该做已经有了标准,那如何去做呢?不能简单粗暴地去做,不能自以为代表道义,就有“道德优越感”,觉得别人都不对,轻视他人。而是要有礼有节,不疾不徐,照顾到别人的感受。

      君子做事的第三步,“孙以出之”。“孙”,是逊,谦逊。出,是说出口。做事情一定会与人交流,跟人说出自己的意见,要非常谦逊地进行沟通,即便不按对方的意见办,也能谦逊耐心地倾听。

        君子做事的第四步,“信以成之”。最后怎么能成就这件事情呢,自始至终保持一片真切诚实之心,应事接物之间绝无虚伪矫饰之意。这样就能信以成之,把事办成。

          这四条指导建议,说得非常透彻。做到了这几条,才符合君子的标准,才算是君子的应世之道。办事的时候,是不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只以道义为唯一标准;确定正确的做法,充满正义感了,有没有以正义感压人;做事够不够礼貌,说话够不够谦逊,有没有照顾对方的诉求和感受;做的过程自始至终是不是至诚无息,没有虚伪矫饰。运用这几条来切己体察,对照自己,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内在品质修为和外在办事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习第361天,15.18君子义以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