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个体会
还记得五年前的自己,曾发下过所谓的宏深誓愿,要在自己有生之年通读一遍〖大藏经〗。
只是五年过去了,别说〖大藏经〗所涵盖的典籍读了几本,就连广为人知的〖佛教十三经〗,都没能全部读过。
不过,对于个人而言,我既不想将之视为必要的学术去纵深探索,也不想将之视为宗教徒般方式,透过念经去获得启示。
我更希望是自己,每当在深陷价值真空以及意义迷惘之际,透过研读佛法,能让我洞见世界的真相,从而对现世所发生的一切,能够有所宽慰与淡然。
那这一次之所以阅读,索达吉堪布上师的这本著作,同样也是出于这一缘由。
在阅读完之后,虽不能抵达佛陀所言的究竟之境地,但至少已然对自身所探究的问题以及困惑,多了几分释然。
因此,个人也想将自己在阅读本书时的三方面体会分享给诸位朋友,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帮助。
第一个方面的体会,就是索达吉堪布上师研究以及讲述《金刚经》的方法。
索达吉堪布上师,作为当今在世界上久负盛名的藏传佛教高僧,其本身深入学习了所有藏传佛教传统哲学论典课程,并系统接受了藏传佛教密法的完整传承。
(包括:五部大论之中观、般若、俱舍、因明、戒律,以及大圆满、时轮金刚、麦彭仁波切的《密藏续》和龙钦巴的七宝藏、三大休息。)
在这里我个人,简单解释一下,中观这一专有名词概念。
之所以解释一下这个概念,一方面,有助于我们理解金刚经文本义涵,另外一方面,也有助于我们具备理解佛法义理的深层义涵。
所谓中观,即按照释迦牟尼提到的中道为修行方法。
所谓中道,按昭慧大师的研究可以分为四类理解:
第一类,形容道路中途。
第二类,在讨论佛法义理时,中道与缘起、十二缘起一同出现,这三个概念紧密相关,因此可称为缘起中道。
第三类,当在讨论实际修行时,中道与远离苦、乐两边一同出现,称为苦乐中道。
第四类,与八正道一同出现,因此又称八正道中道。
这个概念的出处,根源于《杂阿含经》与大乘佛教般若经传统,后龙树撰写《中论》来阐述中观思想与修证。
在龙树普萨看来,以般若智慧观察一切法,了解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皆是假名,皆是空,了解一切法无自性,就能够了解世俗谛,因此远离颠倒戏论,得知正确真实的因缘法,证入胜义谛。由中观,得致正见,得致涅槃。
那龙树菩萨的这个见解,很是重要,因为在索达吉堪布上师看来,认为理解〖金刚经〗义理,特别重要的,就是要分清楚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区别。
关于这一点,我在后文会结合金刚经文本,详细探讨一下这二者之间的分别。
02 研究方法
那从他本身的学习经历而言,就可以知道他解读金刚经的方式,必然不同于汉传高僧的讲法,肯定会带有深深的藏传佛教的烙印。
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因为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在具体阐发义理以及修行实践过程中,有诸多差异。
那在这差异对比中,倘若我们借由汉传与藏传不同的视角去认真理解金刚经本身的思想内涵,那肯定会让我们对该书理解的会更深入。
只是,索达吉堪布上师不止是从藏传佛教义理的角度去理解金刚经的思想内涵,他对于汉传高僧大德鸠摩罗什翻译的金刚经文本,似乎也有不同看法。
他在本书中认为,唐朝义净法师的译本,与藏文对照最为接近,鸠摩罗什法师的在某些地方有一定出入。
而且,他发现藏传佛教的翻译本是一致的,并没有像汉传佛教一般翻译版本,大体略有出入。
因此,他在讲金刚经时,特别注重这个不同翻译版本语言文字的差异。
但,令我没想到的是,在本书出版后的三年,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内部讲解鸠摩罗什翻译的《法华经》时。
居然直接把藏文版法华经的段落,添加进了汉文版的法华经中去,并依藏文版去改动了汉文版的顺序。
那这件事引起了当时,诸多汉传佛教高僧的不满,纷纷撰文,从不同维度批判索达吉堪布上师这一做法。
他本人虽然在微博上对此事的回应,表以歉意,但其举例论证的内在逻辑,却依然觉得此事,并非所谓的错误之做法。
从这件事当中,也可以进一步论证,索达吉堪布上师,在对待汉传佛教典籍时,深受其内在藏传佛教训练过的思维框架的影响。
这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来看,索达吉堪布上师解读金刚经的方法。
那从义理上而言,由于其所受系统的藏传佛教训练,因此,在以经解经的过程中,会习惯性的援引藏传佛教中记载的高僧大德的观点。
比如,在解释〖金刚经〗核心思想纲领时,他援引了莲花戒论师的观点,即全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最初如何发菩提心? 中间如何修持六波罗蜜多(又名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六种可度脱生死、获得涅槃的大乘法门)?
最后,如何调伏自心,获得色身、法身无别的果位?
又比如,引用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中所说:“世间上有三种功德最大:一是发菩提心,一是宣说大乘佛法,一是观想空性。”
当然,在本书中,也不单单只是援引藏传的观点,也有汉传大德的观点。
比如,援引六祖慧能大师观点:“一心念诵《金刚经》,能断除我执、断除妄想。”
又比如,引用憨山大师在《金刚决疑》观点:“四相本是如如,了此即见法身矣。故曰:能离一切相,即名为佛。此真希有也。”
那从这两个维度可以看出,倘若我等普通人对金刚经感兴趣,那么就研究理解而言,一定不能局限于文本本身。
可以多方参阅汉传或者藏传高僧大德在理解《金刚经》的思想观点,从而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自身对《金刚经》深层义涵的把握。
03 真俗二谛
第二个方面的体会,就是个人发现索达吉堪布上师在解读《金刚经》文本义涵时,反复强调要区分胜义谛与世俗谛的区别,或者称之为真俗二谛的差异。
所谓俗谛,指的就是凡夫从时间上由于经验或习惯所观察的事物原理(有)名为世谛或俗谛,圣人由究竟处体验事物的真实情况(空),名为第一义谛或真谛。
简而言之,就是世间通常所言的道理与佛所说的道理的差异。
那在这个索达吉堪布上师解读过程中,有这么几处专门提到了这一差异:
第一处,在解释《金刚经》中:“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盘而灭度之……”时。
他提到了:“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所谓世俗菩提心,就是为度化无边无际的众生,发愿求证无上菩提;
所谓胜义菩提心,指的就是没有能度、所度、度化方式的三轮体空的境界。”
第二处,在解释〖金刚经〗中:“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时。
在他看来:“没有学过中观的人,布施一点点东西,就特别执著,总认为自己以此能获得殊胜果报。
然而,闻思过中观的人都知道,名言中确实有对乞丐的布施,但在胜义中,我不存在、乞丐不存在、布施的东西也不存在,对不存在的东西去执著,没有任何意义。”
第三处,在解释〖金刚经〗中:“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时
他引用世亲论师的注解,认为:“依靠名言谛,如梦的身体是承认的,但依靠胜义谛,体连微尘许也不存在。”
第四处,在解释《金刚经》中:“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来无所说。”时
他认为:“须菩提完全通达了佛的密意,知道名言中虽然显现转法轮,但在胜义实相中,如来从成佛至涅槃,没有说过一字一句。
如经云:“我已成如来,未说一字法。”
因此,从实相而言,如来所说的法,没有任何相状,也没有任何所缘,若去妄加执著,则非究竟。”
其实,在该书中,可以列举二者差异的地方还有很多,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细心的读者自然就会发现。
那为什么索达吉堪布上师,为什么要这么费劲心思来透过真俗二谛宣讲《金刚经》呢?
个人认为可以借用多识仁波切在〖爱心中爆发的智慧〗中一段话以作说明,在他看来:“
读了《金刚经》中的“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这样的经文,如果不分理谛(真)和事(俗)谛,就会认为佛法说的都不可取,学了干啥呢?佛说的不可取,那什么可取呢?……
从理谛的角度来说,一切都是空的,佛什么也没有说,没有法,也没有佛,也没有可说之法,也没有说法之人。
还另有一种理解就是佛说的般若,是通过自己证得的东西,所以佛没有说,说了没有用,说了也等于白说。”
也就是说,很多人你光从字面意义上去理解〖金刚经〗文本,就会发现佛所言自相矛盾,那这个问题到底是佛自相矛盾,还是我们自个没有理解透彻呢?
那在索达吉堪布上师以及和多识仁波切看来,就在于我们自己没有理解透彻,而之所以没有理解透彻,就在于没有分清与把握好真谛与俗谛的差异。
而且在很多高僧大德看来,佛家的观点就是建立在真俗二谛的基础上的,如果理不清这个基础,那就基本难以深入佛学之堂奥。
在龙树菩萨所著的《中论》里面说:“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一以世俗谛,二以第一义谛。若人不了知,分别于二谛,则于深佛法,不知真实义。”
月称论师,甚至认为:“谁若不懂二谛义,必然随落邪道门”。
当然,关于二谛的解读说法很多,在这里无法详细阐述,只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就像我们常说的“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亦是此番道理。
04 无相无我
第三个方面的体会,就是透过本次阅读索达吉堪布上师解读的《金刚经》,让我对人生以及世界有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第一处,来自于《金刚经》中所记载的:“何以故?此人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索达吉堪布上师认为:“对自己的执著叫我相;对他人的执著叫人相,如“这是我们佛学院的人”“我们都是四川人”“人类应该怎么生存”;
对众生的执著称为众生相,如“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众生”;
执著自他的寿命是寿者相,如很多人都特别怕死,开法会念长寿佛心咒时,大家特别认真,还没到统计的日子,有些人已经念完十万多了。”
这段话,对我个人而言,很有启发,比如,你觉得自己看到的东西很好,推荐给别人,别人不领情,自己很烦恼。
难道,不就是执着于我相,人相么?或者希望更多人知道,不就是执着于众生相么?从真谛的角度而言,有这样一个实有的相么?
第二处,索达吉堪布上师在《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认为这句话涵摄了中观最殊胜的要义。
按照他的理解,“应无所住”是讲空性方面,万法没有能缘所缘,跟虚空无有差别,故应对其断除实执;“而生其心”是讲空性的同时,显现不灭。
若用大圆满来解释,则“应无所住”是本来清净,“而生其心”是任运自成。
对于这段话,要深入理解起来,其实还是比较困难的,那个人的体会,那就是还得“心上学,事上练”。
也就是说,当我们遭遇苦恼、愤怒、伤害、害怕等相关事情时,我们是不是能够无所住,而生其心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免不了是有所住,一直执着,或者在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中翻腾。
但倘若能够在遇到事情时,不觉想起《金刚经》中无所住,而生其心时,心里或许会有所慰藉。
第三处,索达吉堪布上师在解读《金刚经》中:“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时
认为:“佛陀宣讲的八万四千法门,暂时可帮我们积资净障,获得解脱的果位,但究竟而言,对这些法的执著也要远离,更何况是外道的非法了?”
其实,这番话对于我而言启发有两点:
第一点,那就是对于自己所看的书以及所听的课,都不要过于执着认为它就一定是这个世界的绝对真理。
第二点,就是看我文章的人,是要把我所阐发的内容,当成自己进一步去探索的一个路径,而不是止步于此。
月称菩萨在《显句论》中认为:为了舀水,必须要准备水器,但水得到之后,水器就没有用了。
对于《金刚经》而言,千百年来解读它的高僧大德不胜枚举,我们既需要借助这些大德的思想去理解它,但也要注意佛在《金刚经》中所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参考资料:
[1] 索达吉堪布,《能断:金刚经使你强大》
[2] 多识仁波切,《爱心中爆发的智慧》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在后台留言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