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最近参加了一个英语培训课程,直接在微信上学习,每日监督打卡,还有语音对比练习,以及在微信群里的翻译练习,禁不住回想,当初学习英语的条件如果有现在的一半好,也许就直接改变了个人的人生。
现在无疑是最好学习时代,各种资源通过网络走到了我们面前,只要想学,就能快捷的找到资源。想成功,想从头开始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念头又萌发在我的心头,四十好几,这个年龄大吗?人生八十岁,现在不过一半而已,以后几十年,就只是靠吃饭、睡觉来度过,对人来说,也是一种考验。更何况有这么多的优秀资源摆在我面前,人生的梦想,这个词语又出现在我的面前,还是应该努力一把,奋斗一把,不要浪费了这大好时光。
有一句互联网中的名言,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十年,还有四个十年,才会走到生命的尽头,也就是说,还可以种四次树,那么今天,为什么不把眼前的这棵树种下去呢?
我有位老师,解起书来,口若悬河,言之成章,她说五年前的她,一天到晚说不上五句话,还包括“吃饭了吗?”类似的语言,五年,年纪轻轻的她,就已经成了业内小有名气的讲书人。
十年可以树木,其实,五年我们就可以看到一棵茁壮生长的小树了,就五年,努力,刻苦,奋斗,死磕自己,能做到吗?我告诉自己,坚持五年,我还是能做到的。
二
回想起当年的室友,那位每天晚上都要聆听英语磁带的人,我们都是仅凭初中的那点蹩脚英语来到教育学院进修,他坚持了四年,每晚听磁带,每早背英语,把一盒“疯狂英语”的磁带做到了“脱口而出”,还参加各种类型的辅导班,跑到普通高校去混英语角,四年,他拿到了专八证书,成为了一位英语培训讲师。
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他早就从小学教师的岗位上辞了职,从培训市场挣得第一桶金(可能不多)之后,和家人开了一个宾馆,和朋友开了一个双语幼儿园,我们当初在寝室里大谈的梦想,他正在努力的实践着,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还看到了在异国的照片,回复他,要注意疫情防控,他回了一句,来回隔离了二十八天,就为了和公司总部签一个合同。
在当年,一同在寝室瞎聊的时候,怎么会想到朋友有今天的成就。
这样的励志故事,在互联网上比比皆是。好多刚刚毕业的年轻人,凭借他们的专研,凭借他们的快速成长,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走到了时代的前沿,用五年不到的时间,完成了个人的逆袭。
我现在跟着学习的很多老师,都比我年轻,有的甚至年轻二十岁,他们用声音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户,看到互联网纷繁的世界,也看到了朝九晚五之外,还有那么多可以尝试的东西。
说实话,在三年前,我对他们是有一种排斥心理,一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走的路不一定有我过的桥多(家乡有条贯城河,每天上下班,过桥十栋以上),凭什么要让我跟着他们学习,我的导师应该是学富五车的大学教授。
三年了,继续给自己打脸,我还是从诸位年轻老师的课程中,找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
其中有个老师叫粥佐罗,在五年前,还是一个摆地摊的小伙子,不断升级迭代,不断死磕自己,到今天成为了一个写作培训大师,有自己的公众号,有自己的公司运营团队,可以骑着摩托车到处旅游,在酒店里给我们分析成长思维,讲解互联网爆款文的写作,出版了两本书,早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他告诉我们,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用七个月的时间,静下心来,完成了一部课程的制作,随着课程的推进,自身也完成了升华,不但熟练地掌握了相应的技巧,还树立了个人品牌。他告诉我们,要立刻行动,写出东西来,如果觉得标题不行,那就马上重听标题的课程,直到自己觉得用了学到的知识为止,以此类推,对文章开头,结构,结尾,金句,进行不断的打磨,直到满意为止。
在最近的阅读中,我才发现粥佐罗老师的这两种经验可以概括为主题阅读和产品意识。
我们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就要围绕一个目标进行主题阅读,将相关的书籍进行吸收归纳,结合自身实际,形成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解和认识,并把这些知识分享出来,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也是个人提高最快的探索式学习。
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好高骛远,一口不能吃成一个胖子,那就需要我们有产品意识,用最短的时间,造成最能体现自己的产品,并及时接受反馈,及时复盘,从自己的产品中学习提高自己。
粥佐罗老师在五年前也默默无闻,立即做,马上做,让他们在五年之后,成为了优秀的成功人士。
五年,足以改变一个人。
三
与这些优秀的成功人士相比,特别是曾经同一水平的人,心里会有巨大的落差感,原来,自己错过了那么多的机会,原来自己对生活做了那么多的放弃,主题阅读和产品思维,也不是新鲜的理论,为什么自己就没有重视呢?
面对过去,懊悔是无益的,怎样看待过去,这涉及到对时间的态度,有的人对过去浪费的时间,过度惋惜,感慨错失了十年前种树的机会,并对未来产生一种时光已虚度的悲观情绪,无法振作,更没有重新开始的勇气,这都是不对的。
过去的已经成了历史,无论好坏,都是当时的选择,再来一次,很可能也是重复,对过去的反思和总结是需要的,懊悔却也没有必要,无论过去成功与否,都是一种经历,都是自己的财富,也许过去的失败还会触发现在的成功。
在网络上,曾经有位铁道部的新闻发言人,因为对事故的一番话,成为了网红,被键盘侠们口诛笔伐,退下来之后,却做起了政务公开的培训,他说,自己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
我们的过去,也应该用这种方式来处理,做不好的,就是一个对当下的反面教材,保持对当下的积极意义,这才是对过去的最好态度。
对未来,不要抱有宿命论的观点,认为自己就这样了,再想什么事业,想什么从头开始,对“修得庙来,和尚都已经老了”这句话,我完全不赞同,即便和尚老了,修了庙,也有一个住处,不去修庙,和尚就一直都是野和尚,老了,也没有一个住处。所以说,和尚修庙,什么时候都不算晚,更不要有那种一辈子都是野和尚的宿命论。
只要坚持,五年能有一小成,十年能有一棵树,对大多数人来说,这都是适用的。
对未来,要充满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想象理想中的样子,激励自己,坚持下去,求上而得中,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这也是自古以来的真理。
对过去少些懊悔,对未来多些憧憬,积极面对生活,找到正确的对时间的态度,这决定了我们的一生。
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都需要花五六个小时来睡觉,都需要花七八个小时来工作,还有一些无法预判的事件,满打满算,能自主支配,用来学习的时间也就是四五个小时,做好了这四五个小时,就会迎来不一样的人生,难道这不值得我们去试一试吗?
每天坚持四小时,五年之后,我们也能有巨大的改变,拭目以待吧。
从现在开始,每天坚持四小时,用于学习,用于实现梦想,坚持五年,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四
坚持四个小时,从眼下的二十五分钟开始。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最好的学习状态是“心流”状态,这种状态下,心无旁骛,专心致志,知识会像流水一样淌进我们的大脑,这个时候是最高效的,也是最充满学习乐趣的。同时,心理学家也说,人的注意力,也只有这二十五分钟的保持度,超过或减少都不能有效进行学习。
所以说,要实现人生的梦想,做好眼下的二十五分钟就足够了。
很有名的“番茄工作法”就是以二十五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完成二十五分钟高注意力,高强度的学习之后,给自己五分钟的放松时间,劳逸结合,这就是学习之道。
只是坚持二十五分钟,这就给了我们心理上一个积极的暗示,我们有能力做好这二十五分钟。这二十五分钟内被打扰的可能性不大,能保证集中精力,我们能掌控这二十五分钟。从内心,从外在,都能给梦想这二十五分钟的时间,那么我们就能离梦想不远了。
只要做了第一个二十五分钟,要继续下一个二十五分钟也就很容易了,让这种二十五分钟的学习成为了一个习惯,那么要改变自己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每天的四个小时,分成八个二十五分钟,分别用于最想做,最值得做的事情,坚持五年,有所小成,就是必然的了,所以说,实现梦想的关键就在于眼下的这二十五分钟。
五
为了能坚持五年,为了能做好眼下的二十五分钟,我给自己提了以下的建议。
第一找到最想做,最适合做的事情,为这件事愿意付出至少五年的精力。
第二固定时间和场所,让学习能进入自动状态。某一个时段,某一地方,坐下了,就能全身心的投入的行动中,做好这一件事情。
第三到了二十五分钟,一定进行休息,并适当增加体育活动,让身体保持健康。
第四把学习本身当成学习内容,怎样阅读,怎样记笔记,这都是一门学问,掌握了工具,能让学习事半功倍。
第五鸡汤是必要的,最好能天天给自己制造鸡血,保持旺盛的斗志,不断检视自己,这也是成长的必须课。
第六向优秀的大家学习,不分年龄,不分地域,不分古今,不分中外,成功不可复制,却可以借鉴。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每一个二十五分钟都是接近梦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