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群”拒绝“捧杀”

人浮于世,怕尚处于格局有限之时,茫茫然遭遇夸奖淹没,或因稍有姿色,稍备才华,一时才思,被从众“捧杀”,继而困顿枯竭,泯然众人矣。处于山脚之下,拾级而上,便当窥见了天光,再无力前行。古有文言“长吏马肥,观者快之,乘者喜其言,驰驱不已,至于死。”当今则是社交“夸夸群”大行其道2019年03月22日太平洋电脑网《夸夸群火了!夸人收费10分钟竟然就要收三百!》从百度指数上看,关于“夸夸群”的搜索指数从3月份开始就一路狂飙,峰值逼近15000。形似积极向上,实则暗藏汹涌,教人停滞。

一是“夸夸群”井喷式兴起,变相“捧杀”成人性隐患。“夸夸群”本着“万物皆可夸”的原则鼓舞人心、受众颇广,却不知何时黯然变味,终是因人心脆弱有助其负面滋生的土壤。忠言逆耳,实话总是难听,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辞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虽有文人夸张之意,但喜顺恶逆原本便是心之所向,“夸赞”的确能给予人们力量,但过多的脱离实际的盲夸实则渐渐将人引入“捧杀”怪圈,甚至有悖道德法律。打个比方,假如一个抢劫犯在“夸夸群”留言“今天又抢了多少钱,求夸”,群内大众是夸是不夸?不夸是违背群内夸夸原则,夸了则是对法律的不敬,对人性的扭曲。当然这是是非显然的比方,但如果前提是模糊了道德伦理,大家是否还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蜷缩在“夸夸群”内,吹嘘之言,恭颂之音时时迸发,虚虚然处于半空中,再无所谓现实压力,外界凄风苦雨与群内有何干系。何其荒谬,其中潜移默化简直就是对于自小养成的正确是非观的颠覆,思维僵化,遇事不加思考,见消息就夸,这本就不是高情商的体现。言之太甘,其心必苦,梦醒时分,呜呼哀哉,再如何承受生活之重,如何面对现实生活可能遭遇的不如意。面对“夸夸群”这把温柔而无形的双刃剑,拒绝“捧杀”;理智看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拒绝人云亦云。

二是缺乏正确引导,夸夸群”恐成为工作懈怠的温床。通过“夸夸群”在线办公,实地考察、现场实践被流于形式的精修图、过分堆砌的华丽辞藻取而代之,人人练就一身“看图说话”的技巧,群之所及,皆是大好形势;充耳所闻,都是点赞褒奖。领导群内甫一发声、晒照,点赞呼应便会刷屏界面,众人创意纷纷跟风献上褒奖之词。用心工作,实际上这本就不是什么值得夸赞的事,是工作使然,是职责所在。仅用定位和里程作代表工作实绩在现实生活中兴许会受到他人的批评指正,在“夸夸群”反而成了求夸点赞的契机,他们迫切的需要来自虚拟世界的赞美和支持,来填充日渐膨胀的虚荣心,从而达到心理上的满足。2017年12月27日光明日报《警惕党内政治生活中的“捧杀”》盖因“捧”者的身份与言辞具有很强的欺骗性、迷惑性,正所谓“大奸似忠”“口蜜腹剑”。那些善于揣摩一些领导的心思并投其所好,有些领导不知不觉陷入了精心设计的“迷魂阵”“温柔乡”中。因此,警惕和遏止无所依据的吹捧十分迫切。评论家邱茗曾指出“‘夸夸群’正是一面虚无的镜子,折射出美好却不真实的自己,其中所出现的求夸奖现象,最终或许会导致虚荣、不切实际等一系列心理问题的产生。”群内实际上对于工作真正有用的建议和思考却少之又少,工作懈怠情绪飞涨,此类为官者、为人师表者、上位者又有多少?想必如过江之鲫,前赴后继,其中危害可想而知。此类群的出现占用了大量公共资源,实际上也容易造成内部信息外泄。群内成员大多有苦难言,把“线下”的负担转到“线上”,夸奖模板不能与他人重复,得夸的有深度,自然疲于应付、不胜其烦。当然群内也有很多默不作声的,对于此类行径也是嗤之以鼻、十分厌恶。一方面,为官者、为师者、上位者,始终要保持头脑清醒,守清廉、明是非、知善恶,多闻逆耳之言,少听溢美之词,可以收人赞誉,却也当保持警醒,不断扪心自问,初心何许、使命何在?常人也当拒绝肆意蛊惑,无原则鼓吹,损人不利己要不得。另一方面,需要加快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净化网络风气,领导必须带头从谏如流、敢于直言,养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三是过分沉浸虚拟世界,影响现实交际。2019年3月13日蚁坊软件从舆情监测系统的分析看来,关注“夸夸群”的网友,转评占比达到了80%,可见参与度还是蛮高的,我们朋友圈也时常被“夸夸群”刷屏。在群内的“陌生人”面前,我们始终保持友善,宽容,极尽溢美之词。而对于显示生活中最亲密的人们,反而要求苛刻,甚少交流。我们精心打扮,带着面具去面对网络世界的陌生人,留给他们好印象。在家反而蓬头垢面,满腹牢骚,负能量爆棚。殊不知,世界上绝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捧”,那些说话都顺着你心思来的陌生人,都只不过想讨好你以谋求好处罢了。沉迷虚幻的感情慰藉,多少会少了几分辨别力,无法知道事物本身的的对错与否,更是与身边真正关爱你的人渐行渐远。人在趋于成功的大路上,总是喜欢听到熟悉或者陌生的人对于自己努力成果的认可;即使失败了,也喜欢听信外界将结果归咎于大环境。很多时候,事实并非如此,只是外部力量把那些其实没有能力站的那么高的人捧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结果可想而知,德不配位,最终频频遭遇失败一蹶不振。这也是诸如“夸夸群”之类存在的可怕之处:让听者沉醉在陌生人的赞美声中无法自拔,让其忘乎所以,无人支撑时重重的摔下来,那些曾经投以鲜花和点赞的群内看官,只会两手抱臂、冷眼旁观。当你意识到所有的赞誉只是恭维的谎言时,群内曾不断标榜正义的所谓“朋友”就是暗里埋伏的假好人。人所经历的所有事实,并不会因为它隐藏在谎言中就有所折损,如果谗言足够顺耳,那么逆耳的忠言还会听得进去吗?不要盲目的吹捧和夸赞别人。也不要听由他人的吹捧和夸赞就误以为真,与其把自己的寄托放置在群内看官的乐呵中,不如跟身边真正关爱你的人敞开心扉,拥抱真正属于你的人生。

因此建议:第一,针对不断涌现的“夸夸群”,要时刻保有是非判别之心,正如作家桐华曾说过:“有人可以将恶意藏在夸赞下,也有人将苦心掩在骂声中。对你好的不见得是真的好,对你坏的也不见得是真的坏。”免费才是世界上最昂贵的东西,当别人毫无事实依据的在“夸夸群”捧你的时候,先私下自问事实是否如此?正如2019年3月13日《新京报》所述:似乎每一个人都需要被人夸赞,一旦被别人夸赞就觉得开心,遇到挫折或心情不佳时被入夸赞,心情更是会美丽起来。这的确不假,但偶尔一试倒可以,如果依赖这样“虚情假意“的夸赞”,后果可能就不堪设想了。人有被夸赞的心理需要,但夸赞别人必须是真诚的。第二,对于“夸夸群”也可设置准入门槛,杜绝在工作群中出现该类虚伪社交模式,有效降低手机办公的复杂度,压缩在手机上浪费的时间。第三,对于网络世界中别人给予的夸赞,我们也应该保持理性,明确自己是不是配得上别人的夸赞。别人根本就不认识你,却对你说了一大堆恭维的话,并不能完全信以为真。更多的要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接触、交流,听取听取他们的宝贵意见建议:免费的夸赞不见得就是好事,所谓的好处都是要买单的,买单的当然不止止是金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夸夸群”拒绝“捧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