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儿子的第833封信 家庭教育不缺位

白天:

宝贝儿子好!

你的关键词:午休楼下偶吵、爸提换卧我不、起床客厅羽球、爸妹妈我各打、柠妈车坐副驾、希望爸能陪送、下午主题班会、科学期末复习、回顾澳门回归、年末新的一周、试题周三送到、苦甲水也备好。

妹妹关键词:哥卧钥匙装盒、藏放我卧床头、羽球只让爸打、周三不忘接我、睡前笑容灿烂、晨读首排精神、妈提元旦仪式、召开家庭会议、总结过去闪光、计划来年方向、祖芸教育报告、家庭责任勇挑。

爸爸关键词:下午书信两时、晚上课件成型、资通几页早睡、晨跑五公听音、祖芸高考妈妈、只是安静坐陪、妮提家会合拍、感恩天园仪式、资升引发俗念、静思手中获得、舍俗得道修身、疫紧周六顺行。

昨晚,爸爸如愿做好了,要到济南分享的《育儿即育己》的PPT。

睡前,居然还有时间,让爸爸读了一会《资治通鉴》,终于读完了《周纪一》。从古至今,人类发展上千年,还在不停重复,犯前人犯过的错误。

这可真是个,不可破除的大魔咒啊!

今天早上,爸爸在四点半醒来后,睡了个回笼觉,起的有些晚。六点,在纠结中,爸爸果断穿上跑鞋,到体育场跑了几圈,凑了个五公里。

路上,爸爸用耳机听了一遍,自己录的,分享稿音频。

早餐时,妈妈提议,咱们在元旦前夜,召开一个家庭会议,在庆祝元旦的同时,给过去的2021做一个总结,给2022做一个规划。

对此,爸爸超级赞成。爸爸跟妈妈说,咱俩一定要郑重的,向两个宝贝表示感谢,谢谢你们对爸爸妈妈的包容,感谢你们引发爸爸妈妈的成长。

爸爸妈妈新买了一块墙贴黑板,准备张贴在,厨房进门左侧的墙面上。这块黑板,既可以帮咱们当成备忘录,又可以让你们过一过,当老师的瘾。

早上,爸爸听罗胖推荐了一节,沈祖芸老师带来的《全球教育报告》。在此,爸爸做一个简要分享。

沈老师说,家庭的教育责任,一般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帮孩子适应学校。这个功能家长普遍比较重视,但容易窄化为学业成绩,而不是帮助孩子,成为全面而有个性的人,为未来做准备。

第二,帮孩子学会生活,成为有能力、有想法、能为自己创造幸福的人。这是家庭独有的责任,但却容易被忽视。

家长经常会陷入到两个行为误区。

第一种,习惯性外包。

家长经常挂在嘴边的有两句话:“没时间”和“工作太忙”。因为忙,就把学知识的事全交给了老师,把提分数、学技能交给了校外培训机构,甚至有时候还把孩子的膳食营养交给了外卖。这就叫“习惯性外包”。

沈老师,讲了一个案例。她遇到过一位高三学生的母亲,焦虑地问她:“孩子英语成绩上不去,我又辅导不了,怎么办?”

沈老师建议她只做一件事,每周空出三个晚上,不用教,就静静地坐在孩子身边,一直陪伴到高考。

后来,她真的听了建议,推掉了所有应酬,每天花一个小时,坐在孩子身边。现在这个孩子出国读硕士了。每次遇见这位母亲,她总是会跟沈老师感慨,现在儿子总会怀念那段陪伴他的时光。

第二种,经验性伤害。

“经验性伤害”,就是父母总带着,自己过去成长中的经验,去要求孩子。殊不知,教育学上,有一个“镜像传递”效应,也就是李希贵校长常说的:“孩子永远不会成为,你期待的样子,他们只会成为你的样子。”

沈老师介绍了一个,改善家庭教育行为的三级台阶。

第一级台阶,重新构建关系。

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家庭教育同样如此。

首先,亲子关系。

孩子不是成人,而是成长中的人。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的帮助。但现实是,大部分家长的批评,超出了孩子的承受力。

沈老师谈了一条原则:“随时表扬,定期批评。”也就是说,家长要不遗余力地表扬孩子,激励他们产生更多的积极行为;而对于不良行为,要善于转移视线,抓关键问题,在特定时段,正式地向孩子提出改进建议。就是这一条,对家长来说,实在是太难做到了。

常态下,孩子良好的行为占85%,不良行为占15%。当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可表扬的优点时,请记住,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正如李希贵校长所说:“孩子不是因为优秀才鼓励,而是因为鼓励才优秀。”

第二,和学校老师的关系。

润滑孩子与老师的关系,是家长责无旁贷的任务:一方面家长要经常,向孩子传递老师对他的认可;另一方面也要向老师,传递孩子对老师的喜爱,通过与孩子聊天,获取孩子对各科老师的细节性认可,再以各种方式传递给老师。请注意,真诚是赞美的生命。

第三,和爱人的关系。

夫妻可以坐下来,讨论各自对孩子的期待;一起确立在新的一年里,要为孩子做的几件实事儿;也可以摆一摆孩子的优点,看不惯的地方,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记住只有父母改变,才能带来孩子的改变。

第二级台阶,尝试做不可替代的事。

家校合作,不只是家庭配合学校,而是要各司其职,各自做好自己不可替代的事。学校要关心孩子的学业成就、综合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形成。

而家庭呢,要和学校错错位,做一些学校不能做的事。

除了培养孩子的习惯,为孩子创造丰富的生活经历,沈老师还告诉你我们一个,不可替代的家庭作为,就是孩子社会性情感能力的培养。

社会性情感,是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的重要能力,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交往技能和负责任地决策五个方面。

社会性情感能力的培养,主要就靠家庭。学校最多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暴露出问题,加以引导。而在家庭里,一个情绪化的爸爸妈妈,很难培养出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孩子。

沈老师教给家长一招,非常好落地:“少行使权力,多使用规则。”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规则,比如家务分担规则、家庭阅读规则、家庭消费规则,等等。

规则不要多,半年确立四五条,贴在家里的醒目位置上。

请注意,这些规则,所有家庭成员都要遵守。

出现问题,大家要做的不是互相批评,而是回到规则,一起再来学习。

坚持这一招,家长就会发现,孩子和大人的社会性情感能力都会提升。

第三级台阶,家庭战略管理。

《高效能家庭的七个习惯》的作者,斯蒂芬·科维说过:“随波逐流会给家庭带来灾难。”

如果家长看到“双减”以后,其他家长还在暗地找补习班就心慌;看到隔壁在鸡娃,就自责不够称职;看到别人家孩子的时间被占满,而自己孩子悠哉悠哉就紧张起来……这就是随波逐流,是缺乏战略的表现。

要知道,家庭有定力,孩子才安全;家庭有目标,孩子成长才健康。战就是方向,略就是舍弃。明确了方向,又知道了哪些肯定不去做,再加上长期主义精神,战略就浮出水面。

最后,沈老师又讲了一招,就是召开家庭会议。

一个家庭会议,可以是家庭关系的纽带。更重要的是,会议上收集到的大量信息,会为制定家庭战略提供资源,帮助家长理性决策,进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但愿咱家的家庭会议,尽快开起来,并形成惯例。咱家的令外一个短板就是,没有制定家庭规则。看来,需要爸爸妈妈做的,还有很多啊!

上午,爸爸在单位,和同事讨论了一个问题。对方的思想,让爸爸疑惑了好一阵子。

正好,今天爸爸又听吴军老师,讲了一次古罗马五贤帝之一的马克.奥勒留,以及他写的《沉思录》。

奥勒留的思想,瞬间让爸爸释然。于是,爸爸在晚上回家后,赶紧从书柜上,取下《沉思录》,读了几段话,并分享到了朋友圈。

下午,爸爸收到孙老师的微信,说周日的分享,需要全程脱稿,让爸爸好好准备。

每一次挑战,对爸爸而言,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爸爸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爱你的爸爸!

2021.12.20

你可能感兴趣的:(给儿子的第833封信 家庭教育不缺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