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2.11】——君臣父子 各就各位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讲得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感悟】

朱子《集注》:“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是时景公失政,而大夫陈氏厚施于国。景公又多内嬖,而不立太子。其君臣父子之间,皆失其道,故夫子告之以此。”

李泽厚《论语今读》:“这是视为经典的著名篇章,以前常被用来维护传统念伦常。今日意义则在其抽象性,即强调社会群体必须有结构秩序,人毕竟生活在群体中,任何个体均以这种群体秩序为生存前提和条件。原子式的个体“绝对自由”,永远是幻想。”

一、齐景公问政背景

齐景公是齐国历史上的一位有抱负、有作为的国君,他在位期间与鲁、郑、卫等国结成反晋联盟,重新建立了齐桓霸业。然而他在内政方面却多有失误,致使国内各种矛盾不断激化,危机四伏。齐景公在生活上贪图享受、奢侈淫逸,百姓税赋负担很重。

而齐国的陈氏集团则采取大斗贷出、小斗收回、山林鱼盐不加利等手段厚施于民、笼络人心,百姓称颂其德,争相归附。

此外,齐景公内嬖甚多,晚年却一直讳言立嗣之事。 国君晚年立嗣,是维持政权顺利交替的一件大事,齐景公恶言嗣事,为此后陈恒弑君埋下了祸根!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虽然当时齐国国内矛盾尚未激化,但已初显端倪,特别是鲁昭公失政的惨痛教训让他有所警觉,故而有此一问。

孔子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四组叠字作为回答,言简意赅,意味深长。叠字的前面一个字是名词,“君”即国君,“臣”即臣属;后面一个字则是对事状进行描述的形容词,“君”即君之名象,“臣”即臣之名象。所谓“君君”就是国君要有国君的行止,“臣臣”则是臣属要有臣属的名分、行止和样子。

二、缔造良性的社会结构和秩序

孔子提出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既是对鲁国君臣失位惨痛教训的深刻反省,也是对齐国政坛潜在危机的深重忧虑。齐景公厚敛于民、渐失民心,陈氏则厚施于民、日益坐大,齐国已然是“君不君,臣不臣”的局面了;而齐国立嗣之事久拖不决,群公子名分不清、行止不当,这也是“父不父,子不子”所致。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早解决,日后必将祸起萧墙、贻害无穷!

孔子总是站在宏观的角度看问题。人要形成整体力量,就需要缔造良性的社会结构和秩序,各就其位。现在管理上常讲“把本职工作干好”即是此意。孔子化复杂为简单明了,八个字,就确立了一个国家上至君主下至百姓的结构秩序。字字千钧。

    三、孔子是推崇君权、父权、夫权,提倡愚忠吗?

有些人批评孔子:推崇君权、父权、夫权,等级森严,不容僭越,是提倡愚忠、愚孝 、专制、不平等。

“君、臣、父、子”是人类社会自然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孔子只是提出一套和谐处理这种社会关系的解决方案,是正常的社会伦理,而不是问题的制造者。

批评者以“人人平等”为借口,不知其所说的这个平等是指什么?是指家庭不需要父子关系?国家不需要设置官员和领导者?还是自己为所欲为?不知道把这些都去掉了的人类社会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是“愚忠、愚孝”,也是批评者自己编织的绳索。

君应如何对待臣,臣应如何对待君,这是君臣之间的契约,这个契约需要双方共同履行。

孔子提倡的不是专制,而是礼制。在春秋时期极权制度下,孔子能够敢于对君提要求,是一种正义感的大义凛然。

提高自己事业的修养才是正事。否则,儿子像皇帝、老妈像保姆,这样就平等了吗?

没有“礼制”的“平等”,只能是空想。当我们批判某一观点时,先要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反对孔子的“ 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认为这是愚忠,是专制,是封建,是不平等、是落后……,  请问,您的“平等”与“先进”如何体现呢?

学习《论语》可以修心养性!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与福气,我已经在“”发表了百余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2.11】——君臣父子 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