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众志成城”是什么典故?

众志成城

指万众一心,一起面对困难。意思是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成语出处】

《国语·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成语典故】

东周的第十二代天子周景王姬贵,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一年(公元前524年)和二十三年(公元前522年)时,做了两件不得民心的事情:一件是铸大钱,一件是铸大钟。

大钱就是币值高的钱,景王试图以铸行大钱的方式来收缴民间的小钱。

大钟即编钟,景王准备铸造两组巨型编钟,一组是无射(读yì),一组是大林,来享受从未有过的乐声。他打算把这两组编钟上下悬挂在一起配合着演奏。

景王身边的大臣单穆公对此很担忧,极力加以劝阻。他认为铸大钱不利于流通,是“绝民用以实王府”,是对平民百姓的残酷掠夺;而铸大钟更是劳民伤财,既得不到悦耳的美的享受,又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这么大的钟,声音一定非常响,敲起来震耳欲聋,哪里还有音乐的美感呢?再说,造大钟要耗费许多钱财,要征集许多工匠,大大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得罪了老百姓,国家就危险了呀!请大王谨慎从事!”

但景王听不进去,他想得到司乐大夫伶州鸠的支持,可州鸠也劝阻说:“音乐的声音有大小、轻重之分,各有各的界限,越过了界限,金石丝竹的声音就不和谐,以音乐的标准来衡量,你铸造的大钟是不合适的,以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来衡量,您的做法就更不合适。”

但景王还是不听,一意孤行,第二年大钟就造成了。乐人纷纷夸大钟的声音很和谐很好听。周景王叫来州鸠说:“你不是说大钟的声音不会好听吗?可是,现在它的声音却很和谐啊!”

州鸠严肃的答道:“不,陛下,您错了,造大钟,要老百姓都拥护都欢迎,才叫和谐。现在,国家花费了巨资,老百姓也怨声载道,这能算和谐吗?办任何一件事,凡事老百姓赞成了的,就一定能成功,凡百姓反对的,就一定要失败。这叫做‘众志成城,众口铄金’!”

结果,景王在第二年就死于心疾,周王朝也随即爆发了长达五年之久的内乱。老百姓都说这是他违背民意而受到的惩罚。”

“众志成城”意思是说万众一心,坚如城墙,形容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学】“众志成城”是什么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