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做对这四件事,过更好的人生

文 | 十点君



昨天吃完晚饭后,我意外地接到高中同学小陶发给我的微信。

我俩高中时玩得很好,随着去不同省份读大学后,虽然联系的质量高,但频率确实少了。

她说她刚加完班,等车时突然想起我,掐指一算快两年没见面了,问我最近的生活过得好吗?

我说了下自己的近况,我俩也开心地聊了一会,约好今年春节回家,创造机会见上一面。

与小陶聊完,心里既温暖又感慨,好久没看朋友圈的我,睡前特地去翻小陶的朋友圈。

我看到她3个月前的一条朋友圈,她和马上要谈婚论嫁的男友分手了,短短几个字却让我心头一惊。

差不多过了一个多月,才看见她失恋后的第二条朋友圈,她说她要“开始做些小行动,让自己快乐起来”。

此后她的朋友圈,成了她的打卡阵地。

先是开始练字,“照着字帖,聚气凝神地练字,心里觉得越来越安静”;

然后开始运动,有时是在健身房锻炼的图片,有时是简单汇报一下做了几组平板和卷腹;

上个星期开始和久未联系的好朋友聊天,她最近一条朋友圈就是关于我的。

我翻完她的朋友圈,尤其是看到最近她锻炼后气色很好,笑得灿烂的自拍照片,我打心底为她高兴。

千万别小看一个能自我调节状态的女人,她能拔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从泥潭里自拔出来,真不简单。

但看她调节状态的方法,又觉得挺简单的,就是通过一些小行动,串联起一股力量,把自己拖出暗井,提升幸福感。


与其去讲“新的一年对我好点”这类宽泛宏大的概念,不如实实在在地确立一些具体的小行动,微小的小改变。

1. 整理好着装再出门,会发现一整天都不一样

出门前整理好着装是件举手之劳,但我以前经常因为着急出门没有做好,其实改变起来很简单,要么早上做事不要磨蹭,要么头天晚上提前备好衣服。

一个人的穿着,就是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据说曾有人做过实验,当一个西装笔挺的人闯红灯过马路时,其他行人跟着他一起闯红灯的概率,是一般状况的3倍。

而且更重要的是会影响自己的心情,我有一次出门后才发现大衣上有好几根头发,领口部分还有褶皱,那天要去见客户的我,觉得不太自信。

后来当我要见重要的人或有重要的事之前,头天就备好衣服,像大衣或者西裤西服这类的服装,提前用挂烫机处理一下,第二天穿上“战袍”出发的样子,像是铠甲披身般抬头挺胸,心里更自信,更有勇气。

2. 揪出表达习惯中的负因子,换种正面的说法

发生在某位朋友身上的事,让我意识到改变说话能够改变心情。

她每次骑自行车,突然蹿出一个人,她会着急忙慌地喊“看车”!尽管是希望对方安全,但这话又板又硬,对方也会争锋相对地反问“你怎么不看路”。

后来她不说“看车”,改说“当心”以后,通常对方都能感到善意,甚至会为自己的鲁莽抱歉,两人都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动怒。

我要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表达,揪出揪出表达习惯中的负因子,换成积极、主动、正面的替换装。

比如,用“很好”来替换“不差”,用“我要”来取代“我得”,用“我都能接受”来取代“我都无所谓”,如果需要表达转折的意思,就用“并且”代替“但是”……

我们使用的语言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行动和别人的反馈,换个词很大程度上相当于换个心情。

3. 看到一个人的缺点时,赶紧想一个他的优点

我们常说不要被讨厌的人影响心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

最近我发现有个方法,真的可以心平气和地对待看不惯的人,那就是看到他的缺点时,赶紧联想一个他的优点。

像我有个女同事W超级喜欢秀恩爱,天天说婆婆对她如闺女,老公对她如初恋。

我本来看到她晒幸福就想打饱嗝的,后来当她说起老公和婆婆对她的好时,我就搜索脑中对应的正面词库,比如嘴甜,感恩。

现在我对W的反感度日益下降,甚至想学习她的优点。

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教授说过,“我们在关注人们的弱点时,也应该放等同的注意力在人们的优点上”。

这可能就是正负相抵吧,这个小改变需要自己建立一套条件反射机制,当想到一个人不好的点时,买一赠一地想一个他身上好的点。

4. 每天晚上花一分钟,想想今天值得感恩的事

我有个朋友因为遇到些事,求助了心理咨询师,心理师给她布置了一项每日必做的事,晚上写感恩日记。

我这个朋友后来跟我说,当时觉得写日记有点幼稚,但她还是照做了,拿个漂亮的小本,回想当天有什么值得感恩的好人、好事、好物。

她说刚开始写的时候甚至觉得有点难为情,也觉得没什么特别值得写的,心理师提醒她善于观察,扩大范围,她慢慢在周围人、陌生人甚至好吃的美食、好看的小物中找到素材。

朋友的状态在肉眼可见地变好,看来这个小行动还真的是幸福界的阿司匹林。

学者罗伯特·埃蒙斯认为感恩是“内心对现在生活的惊喜、知足和欣赏,对现在生活的满足,知道今天来之不易”。

新年新气象,我也要每天晚上花一点点时间,想想对自己好的人,甚至那些幽默的语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的一年,做对这四件事,过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