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了千年“奸雄”的骂名,恰恰证明了他很红,是俺学习的好榜样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三国演义里曹操的经典名句。骂曹操是奸雄的,大都源于这句话。然而三国演义毕竟是本小说,且是站在蜀汉为正统的道德制高点上写出来的,对曹操、周瑜等人的诋毁是尽了最大努力的。对刘备的假仁假义(至少三国中显的很假)着重粉饰,甚至把诸葛亮变成了神机妙算的上仙。

虽不能说罗贯中是个捧臭脚的好手,至少三国演义寄托了老罗深厚的个人感情。演义嘛就演呗,故事里刘备才是老罗的真爱,绝无可能劈腿曹操或者孙权。这倒也无可厚非,故事必然有正义与邪恶,真假不重要,夸张点才热闹。

翻一下正经史书,如三国志等,曹操是没有说过这句招人嫉恨的话的。至于杀好友吕伯奢一家,也是为了达到小说人物塑造效果的桥段而已。抛弃三国不谈,历史上真实的曹操绝对是百年不遇的大才。总结起来,曹操至少有七大成功者常备的素质。

一曰:刚正不阿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文: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夡,莫敢犯者。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解读:一个人是否刚正不阿,不能在他位高权重的时候来评定。曹操刚入职场的时候,当着一个不入流的芝麻小官。别看官小,胆子不小,不仅敢于打击豪强,皇帝身边的红人也照杀不误。这些栽在他手上的人,叫屈无门,因为人家曹操占着理。刚正不阿很重要的一点是,依法办事不徇私情。

虽然曹操也有较深的家族背景,但越是有这种背景的人,其实顾忌的越多。反而不敢明令典刑,更不愿意招惹权贵,因为自家也是权贵,七大姑八大姨数一遍下来,说不定还有姻亲关系。曹操的老爹肯定要大骂曹操这个混账小子,惹谁不好,皇帝的胡须都敢捋一捋!曹操的刚正不阿实至名归。

二曰:胸襟开阔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文: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张绣降,既而悔之,复反公与战,军败,为流矢所中,长子昂、弟子安民遇害。……冬十一月,张绣率觽降,封列侯

解读:张绣和曹操有不共戴天的仇。张绣第一次投降,结果后悔了,再次造反。他这一折腾,曹操被箭矢射伤了不说,自己的儿子曹子昂,侄子曹安民不幸归了天。换做一般人,对于张绣这种反复无常的小人,恨不得千刀万剐。而曹操当然不是一般人,N年以后,当张绣再次来降,曹操若无其事的给他封了侯,若没有这份大胸襟,战斗还将继续,张绣也绝不会再次投降。张绣是吃准了曹操能容得下他。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文: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解读:魏种是曹操看重的人。他甚至夸下海口,即使天下人都离他而去,魏种也绝对不会叛变。结果魏种用实际行动打了曹操的脸。曹操大概会有一种被最好的朋友卖了感觉,愤怒可想而知。后来,魏种被活捉,曹操不仅放了他还要用他,理由很简单“这个人很有才啊!”。“宰相肚里能撑船”,曹操有这份胸襟和肚量,这大概也是他身边人才济济的原因之一。

三曰:眼光长远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文:初,绍与公共起兵,绍问公曰:“若事不辑,则方面何所可据?”公曰:“足下意以为何如?”绍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觽,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公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解读:袁绍的失败是早已注定了的。两人早年的这番对话,高下立判。后来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是见证之一。袁绍虽然出身于“五世三公”之家,视野相比于曹操来说,不在一个层次上,袁绍到头来也不过是一个诸侯,而曹操确是天之骄子,挟天子以令诸侯。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文:程昱说公曰:“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觽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解读:曹操何尝不想除掉对手刘备,他选择用光明正大的办法,而非阴谋诡计陷害。曹操是真君子,相比之下,刘备的种种作为其实更像一个伪装的天衣无缝的君子——伪君子(仅指小说)。曹操不除掉刘备,表面上是不想落下谋害忠良的口实,其实更是眼光长远的绝好表现。他不会因为一个刘备失去得到更多人才的机会,更不会因此而冒失去天下人之心的风险。

都说“一颗老鼠屎,毁掉一锅粥”,试想,哪个组织中没有几颗老鼠屎存在?高明的领导绝不会因为老鼠屎的存在而惴惴不安。曹操的高明在于,他不仅要用好刘备这颗“老鼠屎”,还有能力防备这颗老鼠屎毁掉自己的一锅好粥。

四曰:胆识过人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文: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会明至。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绍遣骑救琼。左右或言“贼骑稍近,请分兵拒之”。公怒曰:“贼在背后,乃白!”士卒皆殊死战,大破琼等,皆斩之。

解读:曹操真乃大将风度!芒刺在喉,依然镇定自若。一句“贼在背后,乃白!”,英雄气概跃然纸上,三国志写的固然好,曹操的表现其实更好。曹操这样的英雄谁人还能匹敌?先说这份胆量,就已经秒杀了不知多少人。多少豪杰之士,面临死亡的时刻,心理防线会轰然倒下,更大失水准,成了历史的笑柄。这些人算不得真英雄,数英雄人物,阿满乃真英雄也。

五曰:智谋无双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文:公与荀彧书曰:“贼来追吾,虽日行数里,吾策之,到安觽,破绣必矣。”到安觽,绣与表兵合守险,公军前后受敌。公乃夜凿险为地道,悉过辎重,设奇兵。会明,贼谓公为遁也,悉军来追。乃纵奇兵步骑夹攻,大破之。秋七月,公还许。荀彧问公:“前以策贼必破,何也?”公曰:“虏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

解读:这是曹操版的破釜沉舟。在前后受敌的劣势情况下,曹操稳如泰山,将兵力上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玩弄于鼓掌,“虏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吾是以知胜矣。”,这句话从他的口中讲出来,竟如此的泰然自若。由此看来,真正的强大靠的绝不是人多,领袖的智谋才是定海神针。谋定而后动,曹操的智谋不输于名将白起、韩信。

六曰:虚怀若谷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文:于今十九年,所征必克,岂吾功哉?乃贤士大夫之力也。天下虽未悉定,吾当要与贤士大夫共定之;而专飨其劳,吾何以安焉!其促定功行封。”于是大封功臣二十余人,皆为列侯,其余各以次受封,及复死事之孤,轻重各有差。

解读:半生功劳,曹操开口便送与了跟随自己多年的小弟们。他的谦虚不是在作秀,而是用实际行动证实的。这份谦虚大抵源于他的自信和胸怀博大。佛家讲“争是不争,不争是争”,曹操已然深谙此道。

俗人喜好挣功,甚至为此头破血流,老死不相往来。然而,真正的功劳不是别人能抢走的。当一个人的功劳大到别人无法磨灭的时候,任谁也抢不走。原因很简单:天理昭昭,乌云只能暂时遮住太阳的光芒。恰如曹操,功盖三国,却不讲自己的功劳,他做到了虚怀若谷,魏武遗风更是千年不朽。

观今日之人,浮躁之气流于言表,当两天和尚就要成仙,学一点技能就敢以大师自诩,羞也不羞?真该学一学曹操,不断自我修炼,达不到佛家清心寡欲的境界,起码也有点自知之明吧。

七曰:不慕虚名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原文:评曰: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解读:三国志对曹操的评价之高,无以复加。不敢说三国志的记载是多么的公允,曹操是英雄而非“奸雄”大抵也是不争的事实。很多人存在一个疑问,为什么曹操不废了汉室而称帝?主要原因是条件不成熟。曹操打了一辈子仗,灭了数不清的诸侯,去世之前,依然是战火不断,且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客观的分析,不是曹操不想一统九州进而称帝,而是条件根本不成熟,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曹操是绝顶聪明的人,在他之前称帝的袁术早已升了天,“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是这个道理。自己手握实权,称帝与不称帝差别只在于名号,那就不如把这个机会留给后人。务实且不慕虚名,曹操做到了“识时务者为俊杰”。

曹操一生玩的是法家的霸道之法,而儒家玩的是王道,两种价值观即统一又对立,形成了中国的“内法外王”的独特思想。乱世需重典,曹操恰是因地制宜、因时而变,他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佼佼者,没有他,三国归一怕还要折腾很多年。

一个有着这么多优点的人,被骂成了“奸雄”,民间小说的流毒不浅。这些小说多是儒生所作,能够得以流传,符合统治者的要求是第一要点,因而大多是符合儒家的“人伦纲常”思想的。骂曹操是“奸雄”,是儒家为数不多的糟粕之一“正统论”在作怪罢了。几千年来,骂曹操是“奸雄”的广告,大多是儒家冠名播出的。

在我看来,曹操不但不是“奸雄”,反而是纵横捭阖的大英雄,是俺学习的好榜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背了千年“奸雄”的骂名,恰恰证明了他很红,是俺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