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20200803~20200816

在某个理财培训群里看到推荐的这本书,便找来读。整本读下来,感觉就是用各种生活的现象,反复告诉我们一个经济学道理。真的我就读出那么一个,但似乎不管什么事都能解释得通。

在一件商品值不值得买,一个功能值不值得设计,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都是要从买方和卖方同时考虑。就是必须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该原则认为,当且仅当收益不低于成本,才应采取行动。因此,只有收益(以愿意支付额外费用的消费者数量来衡量)不低于成本(以增加某一功能所能吸引的额外消费者数量来衡量)的时候,才可能增设该功能,值得做那件事,值得生产该商品。

当然,书中作者也说了,有时候现实总是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用这个规律解释不通,那就是例外。但不能因为例外,就说生活中没有规律,而应该这样看,例外是来证明规律的,有规律就有例外。

当愿意以市场主流价格购买该产品的消费者数量,与愿意贩卖该产品的生产者数量相当时,特定产品的市场处于平衡状态。这一平衡价格,也叫做市场清算价格。但这个清算价格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经过一个过程最后所达到的一个平衡状态下的价格。

一家公司的最大价值,并不在于它可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生产率,而在于它到底创造了多少利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新技术所节省下来的成本,并不会给生产者带来更高的利润,而是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使消费者受惠。因为他只有受惠于成本降低优势,降低价格来吸引更多消费者,这样才能创造更多利润。如果你不降,时间长,别人也会降,最后这个差距只会让消费者跑到竞争对手那里去。这里又有个叫一价定律。

“一价定律”指出,任何试图利用富人愿意多花些钱的想法的供应商,都会给竞争对手创造出直接的获利机会。

对特定产品的需求,是衡量有多少人愿意买它的一种尺度。特定产品的供应量,则是有多少生产者愿意提供该产品供出售的一种简明尺度。

一种或者一类产品,不是只要有价格差,就会出现套利行为。因为一开始就说过了,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必须是效益大于成本。就好比楼下小便利店11块钱的毛巾,和三公里外超市10块钱的毛巾,虽然有1块钱价格差,但因为路费,使得这件事效益被抵消,无利可图,不会形成套利。

不是所有垄断性生意,都能随意提高价格,或者随意区别价格卖出,比如爆米花,高跟鞋,因为如果区别价格卖出,也会形成转手套利。

虽说转手套利的可能性限制了卖方对同一产品索取不同价格的可能,但为了突破这一局限,他们想出了各种机智对策。不少诀窍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卖家允许顾客以折扣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顾客必须首先跃过某种门槛。最常见的例子是短时贱卖。愿意付出此种努力的买家,得知打折开始,就不怕麻烦地专门赶过去买,从而享受折扣价。不愿费劲的顾客则要支付较高的价格。

在实际的产品(尤其是昂贵产品)市场中,套利的可能性限制了垄断者向特殊买家索取高价的能力。

卖家允许顾客以折扣价购买,但前提条件是顾客必须首先跃过某种门槛。

凡是具有规模经济生产流程的卖家,都必然会用到设置折扣门槛这一工具。对价格敏感的买家打折,同时无需对其他顾客降价,能推动生产者扩大规模,降低平均生产成本。

在某些情形下,折扣门槛只不过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一旦你掌握了这种信息,就能享受到较低价格,又无需付出额外努力。

有时,卖方似乎有权索取较高价格,或是因为客人取消服务而收取罚款,然而,出于策略性的考虑,他们并不这么做。

书中还有几个例子,生活中常规逻辑可能无法接受或理解。如对于一块地,原本主人长期不出现,甚至无法或难以追溯其原本主人,那么在一个人使用其足够长时间,则可断为该人。这就是强制执行产权的艰巨性,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以某种方式管理资源比其他办法更有效。(或许你会觉得这是强盗行为,但对于这个地区发展而言,与其保护不知道是否存在的原主人权益,让这块地成为荒地,不如保护这个在这里开荒多年的现拥有者)

还有一个现象,生活中的我们,为什么总讨厌某领导人贪污腐败,因为为个人有限利益服务的行为,往往会伤害到个人所属的群体利益。资源的有限,80%给了一个人,那意味着其他人会遭受损失。

回归平均现象。一个人运气,能力各种综合因素爆发,取得了一个很高的成绩,那么很可能下次就会下降,因为不管什么,总是一系列综合后的平均,有高肯定有低,不是说他退步了,只是回归平均而已。

无法造价信号或造价成本高信号。在有限信息下采取行动,比承担掌握充分信息所需的代价更划算。“难于造假原则”,也就是说,倘若潜在对手之间的某个信号真实可靠,那必定是难于造假(或因成本太高而无法造假)的。

生活中对一个现象不理解,则用成本效益去考虑,挖掘,就会明白其中为什么这么做。成本效益原则有时候能帮助我们理解表面上毫无意义的信息。(如张贴导盲犬入内海报,导盲犬看不懂,盲人看不到,所以它是贴给健康人看的,这样人们只要看到有狗进去,就知道那是一只导盲犬,店家也不用再去解释)

你可能感兴趣的:(《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20200803~20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