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北上一湖北大冶
1953年3月初,一纸调令来到长沙一重工业部有色局中南分局。时至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期,国家在湖北大冶勘探出一大型铜矿,是国防工业急需物资。分局领导向海桥介绍了时势,及所去新冶铜矿筹建委员会的慨况,并任命为基建计划第一科长。
长沙小住三天后,坐火车北上到武昌,尔后坐烧炭的汽车一路颠波于3月7号到达大冶县城。因我当天听到新闻:斯大林逝世的消息,所以误记得是3月7号是斯大林逝世日。(后经查斯去世日是3月5号)接待我俩的管庆本,唐琰两口子,非常热情诚恳。与海桥同是山东老乡,他们是较我们早到半月筹建会主要人员,管从河南确山县委宣传部长职务调来的。还有早我们几天到此的临时党委副书记吴德华,是江西某钨矿局调来的老红军干部,一身朴素的军装,且一点架子也没有,和蔼可亲。若不是旁人介绍,会误为勤杂工。一年后王建平同志到任党委书记后,他调回江西老家了。
当时筹建会总共只有二十余人,我们租住在大冶湖边炕头的一家民房,办公室设在县铜矿局院内的二层楼里,门口掛:新冶铜矿筹建处的牌子。海桥任副主任兼基建计划科第一科长,第二科长叫陈继芳,董占魁任秘书科长,(后调黄石市委),唐琰任劳资副科长,陈增琼任财务副科长,我任副科级主管会计。走马上任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我那时己身怀六甲,仍不辞辛劳地干工作,毛毛,瑶瑶由奶娘照看,我们一日三餐在单位吃饭。海桥最辛苦,每日带工程技术人员和县公路局的人,奋战在通往龙角山的公路上,15公里的公路仅用四个月便通车。那时修路完全是人工筑路,几百人的筑路大军,大部分当地农民,待遇极低连双手套都没有,听说建大型铜矿为新中国建设出份力,热情高涨。海桥经常同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有时一周也见不到其人,只到庆功通车后才缓口气。建矿初,矿里除一辆美式吉普车外(驾驶员是郭师傅,湖南人),还有两驾马车,五匹大洋马。在初期打巷道勘探,就是用马车驮运废石外运,车把式是矿职工李英同志的父亲,河北人。矿山正式通电后,有了卷扬机,小矿车,马车成为矿里生活福利的工具,拉粮煤运蔬菜,基本保障了职工家属日常生活的需求。
1953年6月7日,在大冶县城医院,生下我们的三子。时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周期,故取名梁建,小名新建,当时生下他有八斤之重,海桥又叫他三胖子。在我刚满月子时,天气酷热后,连续一周的暴雨,湖水暴涨倒灌,街道都淹没了,家中没膝之水,无一处干爽之地,被服都是潮乎乎的,气温又闷热,孩子们身上长满痱子,天天用莆扇也无济于事。孩子的尿片衣服几天不干,无奈奶娘在家中堂内生起木炭盆,真是伏天烤火火上加油。那时通龙角山的公路,走大冶湖中的寡妇堤至小箕铺,再至马叫乡到矿上。水漫大冶城的日子里,除往北至黄石外,往南往西交通全断。为保证矿里几百人的吃喝,海桥派人租民船,亲自将生活用品运至马叫,再转运至矿里。
14,建矿者大浪淘沙
新冶铜矿位于大冶龙角山西麓,南麓为阳新县地界。故而新冶铜矿,但开采处在龙角山所以当地人又称龙角山矿。它三面环山无路通行,仅西北口为进出通道。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以来,都曾在此开过矿,山上存有老窿遗址,在山下石必贵村发现大量炼铜废渣。并有岳飞当年在此开矿炼铜,制作兵器的故事相传。(以后铜录山矿挖掘出2500年前的古矿遗址,证明了这一切是真实的)。
从建矿筹建处伊始二十余人,每天都有各路人马前来报到,有湖南水口山铅锌矿,源华煤矿,利华煤矿,锡矿山,东北青源铜矿,扬家杖子矿,夾皮沟金矿等几批技术骨干人员,加上部队转业,地方政府抽调的干部和当年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以及在当地招收的新工人,至年底己达近五百人了。看到矿山一穷二白的荒郊野外,住的是工棚,有时连青菜也吃不上,初来乍到者未免失望。我心中也怨过海桥,留在宁都或赣州,无论干什么也比这强多了,就是要北上离家近一点,思念故土之情却适得其反…。海桥比我乐观,总拿他在长春吉林做地下工作和夾皮沟战斗的艰苦岁月相比较,批评我生在福中不知福。
散落在矿区的几个小村庄,一下湧进如此多的人口,(不包括钻井勘探和井巷施工等其他人员),重不堪负,建矿者更是苦不堪言。在这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别说是一般工人干部,就是党员领导干部也都经历了一场严峻考验。就拿未见面的筹建处莫柱荪主任来说,一直掛名未履职,还有首任矿长巫成亮,矿工委副主任王梦熊,副书记吴德华均以家属不迁,本人身体不适为由,工作不到一年而调离。但以王建平,管庆本,海桥,房兴邦,黄华臣,候忠信,李昌法,胡方义,谢尊来,韩静,朱光,郭本茂,金家富,谷仕林等建矿元老,自始至终与坚强的广大建矿者同甘共苦。为新中国的繁荣昌盛普写下新篇章,有的甚至连尸骨都葬在了矿山,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吧。
1954年东北马鹿沟铜矿停产,部里决定将其设备人员均调入我矿,为此管庆本率有关人员赴东北,动员来三百人左右,拖家带口近千余人,全矿职工达八百余人,为解决这么多人的食宿,海桥费尽心思,前后组织多人到附近县市採购生活物资,桌椅板凳床,柴米油盐醋,并号召职工家属,学习延安时期的南泥湾精神,在门前房后空闲地种植蔬菜,自力更生,共渡难关。有许多北方人大多不适应这儿的生活,他们称:伏天贼热,蚊子能吃人,冬天贼冷,屋里屋外一个样。生活的艰苦加之水土不服,造成大部人员想调回。为稳军心,党委号召全矿党员干部,做好这批人的思想工作。虽有起色但还是有相当部分人最终调回东北,在这里讲一下从吉林夾皮沟矿来的翟师傅,海桥在1947年屯兵夾皮沟时就认识翟师傅,他是矿上老电工,我矿需技术骨干,选派他来矿,看见矿区的艰苦条件想打退堂鼓,海桥以老朋友身份请他来家作客,以先苦后甜的乐观思想消除了他的顾虑,并返回吉林携全家来龙角,和海桥亲如兄弟几十年。还有掘进队长傅德清师傅,山东德州人氏,有着丰富的井下作业经验,他队里也有人想走,主要是家属来后无住房。他告诉海桥后,海桥立即前去做工作,答应一年后解决,消除了想走之人的顾虑。安下心来奋战在井下巷道中。当年为抢进度打干眼施工,冒生命危险没日没夜加班加点,谷仕林,傅德清和不少人陆续都患上矽肺病,他们是劳动致残的建矿功臣,人们永远记心中。至1954年底,人员锐减至五百余人。留下人群中以后都成了矿里的中坚力量,中高级领导干部也不乏其人,如:刘华国,赵百合夫妇,于长景,史凤云夫妇等。还有转业军人张万能,黄明达,大学毕业生杨子中,潘文修,首批入矿的新人徐济克,肖田奉等优秀干部人才,为新冶铜矿,大冶有色贡献出一切。
1954年夏,筹建处搬至龙角山。在山上的一所雷神庙里,是矿部指挥所办公室。那时的口号是先建矿后安家,各路建设者在加班加点的工作,大家都分住在用芦苇席搭建的临时房里,家属小孩和女同志,睡一大通铺,有门窗。男同志都睡地席上,好在是夏季,矿上保证冬季前能住上正规宿舍。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大家都无怨无悔,精神可贵呀!
年底前果真如愿搬入半山坡的平房,非常简陋,土渣地面连棚顶都没有,看得出是抢建出来的。那一年矿里干部由供给制改为职务级别工薪制,工人工资则是八级工资制按级取筹。粮油粮等主要商品采取有计划,统一标准票证供应,票证不允许买卖。海桥被定为行政十四级,我为十八级。1954年12月,我请了一个月的产假回到阔别五年的吉林市,当年南下的二姑娘己是四个孩子的母亲,见到父母亲人,高兴地泪流满面,大家都为我而高兴的是,12月26号生下一姑娘,终于圆了我和海桥的女儿梦。“女儿好!女儿是爸妈的小棉袄“。因燕子南飞北往,勤劳勇敢,深受人们喜爱。大姐夫赵铸便提议起名为梁燕,排行老四,小名则叫“丁丁“。
15,大会战,三千健儿汇龙角
1955年春天似乎来的早,龙角山麓杜鹃花盛开,满山的映山红,向所有建矿者示爱。这一年矿党委成立宣传部,我被任命为副部长,从而结束了我六年的财会工作。时值社会主义改造初级阶段,没收官僚资本,国有资本得到迅猛发展,农业合作化日新月异,新中国经济一日千里,建设热潮高涨。为尽快建矿投产,党委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每周六为劳动日,下基层同工人同劳动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国内外时事。工人师付忘我的精神,热火朝天的干劲,感染着我们,写出了不少感动的人和事,并编出一些小节目,歌颂工人阶级的伟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深受职工的喜爱。
当年建矿队伍来自四面八方,有中南414地质大队,(地质勘探)有武钢矿山分公司(巷道施工),矿区厂房及家属区,则由中南冶金长沙工程公司施工,(后改为十五冶)。设计由北京,长沙冶金设计院,边设计边施工。还有铜官山矿务局和马鹿沟矿,派来安装调试各种运抵设备人员(设备多是他矿闲置或是停产淘汰的),加之黄石市大冶县派来支援建矿人员物资,昔日的荒山野岭一下热闹起来,南腔北调,东来西往,男女老少,斗志昂扬。十余单位加之矿上一千余人,共计近三千人马。
至年底,矿上初步建成了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卫生所,职工食堂,招待所,澡堂子,连理发室等生活设施都健全了。大冶县政府为加强矿区周边乡村的领导,全力配合矿区建设,在姜桥村成立龙角山镇政府,(后改为大冶县工农镇)并相继建起派出所,银行,百货,日杂,副食等商点,保障了职工的日常生活,一心一意奋战在各自岗位,加快了建矿步伐。
1956年海桥被任命第一副矿长,主管生产安全,人事保卫。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心更大了。大到生产安全,小到夫妻吵架,面面俱到。加之各种会议,经常是深夜归家。为协调各单位间的关系,山上山下到处留下他的足迹。地质队钻井的发电机无柴油,就要停钻,(本是该队自已物资供应,只是时不应急)报告海桥时,他已下班在家吃晚饭,撂下碗筷二话没说,到汽车队组织人员物资亲自送往,保障了钻机正常工作。
那时期机关干部就是支应急支队,那儿人手不够就往那派,正所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地运我矿的物资,水泥砖瓦沙及各种设备,装卸人手不够,机关干部就得上。我记得有一次井下施工用钢丝绳断了要更新,王建平书记带领我们十几个人,人拿肩扛(每人间距两米左右),硬是将近百米长的钢丝绳,送到坑口。钢绳满是油,有的人连手套都未顾及戴,捡两块破布或报纸就干开了,摔倒了爬起来,滿手满身沾满油污而不顾,有的同志眼镜掉下也不顾捡,怕影响全体步伐,这种忘我精神是时代精神,是全体建矿者的真实面貌。此事由李靖安(宣传部主要干部)以通讯报导形式发至黄石日报社,题为:主人翁精神下的新冶铜矿人,后被采用上了第一版,市委还加了编者按。此事受矿党委表场,全矿职工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