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生谈美食之老北京炸酱面

在京漂泊十余载,因工作关系,走遍中国大江南北。每到一地都要抽空尝一尝地方特色美食,感受下当地特有的饮食文化,今天开始,我用一个系列来分享我对各地饮食的理解,不足之处,还望指教。

在北京时间最久,先从北京的一些特色开始说起,豆汁、炒肝、卤煮、炸酱面等等以及各种小吃,我从炸酱面说起,是因为北京炸酱面未必是各位朋友的最爱,确是北京特色饮食中大众接受度最高的。

现在老北京炸酱面可以说是遍地开花,单说北京各旅游景点,挂着复古的招牌,店内装修的古香色,服务员也穿着大褂,肩上披着毛巾,用地道的京片子道:“客官,您里边请”。感觉真不错,单着氛围,就值会票价,谁还会在乎面呢。

之前和很多北京本地朋友探讨过关于炸酱面的问题,朋友的回答和大多外地朋友的感觉基本一样:“谁(饭店名称)家的炸酱面地道,八小碟菜码可以,够正宗、谁家的酱炸得好,肉多,厚道、谁家的馆子有传承,开了几辈儿了……”虽算众说纷纭,却也无法说服我。最后,在我奔走于北京各个胡同与各种老大爷请教中,结合自己的理解,得出了什么是所谓的“正宗”老北京炸酱面。

先说五花八门的菜码,之前我吃过六种的,八种的,甚至十二种的,里面无非是黄瓜,豆芽,萝卜丝等等,几种的正宗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菜码的由来:“早年间白面在百姓家中是稀罕物,老百姓家里一个月能吃上一次,开心的跟过年似的,多数家庭又是人多面少,不可能敞开了来吃,尤其家里有半大小子的,一大碗面也就三口五口就没了,吃的太快,没饱腹感。基于这种情况,我们充满智慧的前人便发明出一个叫菜码的东西,把应季的蔬菜切成丝,拌到面里,这个北京俗话叫挡口儿,拌了菜码的面吃的没有那么快了,就很容易产生饱腹感,有现在的解释胃的反射弧在十二分钟,你要给大脑一个反应时间”。这便是菜码的由来,有的人可能是真的喜欢吃菜码,有的人可能因为所谓正宗才吃的菜吗,总之,我不爱吃菜码(影响我发挥,吃不过瘾)。

接下来便是炸酱了,好多馆子都有自己的炸酱配方,都说祖上传下来的,这里我不多做解释,我给分享个我自认为很好吃的做法,以供大家参考:“五花肉切丁,用姜片料酒加水浸泡一个小时去腥,干黄酱加水稀释后加入同等分量的甜面酱,锅里烧油,油温六成热加入五花肉丁煸炒,出油后加入葱花煸出香味,放入调好的酱,烧开转小火熬半个小时,出锅”这个做法是我自己平时在家用的方式,因为我对吃很执着,举个例子,单单酱油我家厨房就放着七八种。感觉麻烦的朋友可以不放甜面酱,加点糖或者不加也可以。这个做法没放其他调味料,只有两种酱,重点在于煸、熬,两个字。


个人认为饮食,无所谓正宗与否,好吃才是硬道理。

中餐饮食文化,是祖祖辈辈智慧结晶,又岂是正宗二字可以概括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袁先生谈美食之老北京炸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