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有一个人我们不应该忘记, 他就是拯救了中国3亿多人口!让人们熬过数次大饥荒的“红薯之父”陈振龙!
400多年前,陈振龙出生在了福建省的一个书香门第的富庶家庭,在家庭传承的思想熏陶下,让他考取功名成了父母对他最大的期望。因此,他自幼就熟读经典,以读书为出路,每天刻苦学习,誓要考取功名。不到20岁便凭借着聪慧的头脑,考中了的当地的秀才,当时看起来,他以后会在官场中也是前途无量。但后来的乡试却一直屡试不第,在多次考取都没有成功后,他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功名,另寻出路。
经数次的考察与机缘的使然下,陈振龙发现了出海贸易的商机,于是他便带着家人移居到当时的闽县,也就是如今的福州做起了海外贸易的生意,闽县作为当时我国沿海的商贸重镇,多年来,一直承担着面向东南亚的进出口贸易。当时西方殖民者的殖民步伐已经逐渐迈开,虽未影响到我国,但在东南亚的好多岛屿上,已经出现了许多殖民者的身影。
我国称之为的吕宋,也就是现在的菲律宾,就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攻击,沦为了西班牙人的种植基地。陈振龙在去吕宋做生意的过程中,发现了当地一种非常神奇的食物。红色的外皮,内部多汁鲜甜,是当地人民重要的食物来源。这种食物就是番薯。
回国后,陈振龙询问了好多的老农,并查阅了相关的农学书籍,但老农没见过这种作物,典籍中对此也无任何记载,在好奇心驱使下,陈振龙对这种农作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再次去吕宋后,当陈振龙提出要把这种作物带回中国时,却遭到了西班牙殖民者的拒绝。当时的西班牙政府非常看重这项农作物,将其当作战略物资进行储备,不准对外交易或输出。因此,在西班牙控制的东南亚诸岛上,任何人都不允许携带番薯离开,一旦抓住便会予以重罚,甚至是死刑。
实际上,番薯也不是吕宋本地的农作物,番薯的原产地在南美洲,是西班牙人在殖民过程中发现的作物,并带到了吕宋去种植的。陈振龙看到西班牙殖民者对战略物资保护的坚决态度,知道强行是带不走的,而且,很可能会让自己身处危险的境地。他需要等待,等待一个时机。
当时的中国,在小农经济下的农民,过着是靠天吃饭的日子,但明万历二十一年,全球气温出现大幅度下降,农作物产量一下子下滑,饥荒又一次爆发了,在陈振龙的家乡福建省,少地多山,原本粮食产量仅供勉强维持生活的百姓们,这个时候,甚至连基本的生存基础也没有了。大量灾民不得不开始逃荒,好多地区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人间悲剧。得知家乡消息的陈振龙,此时内心焦急,他从小接受的是为民立命的儒家教育,此时,他意识到了把番薯引进中国,救民于水火之中的重大意义。他想,如果将番薯种植在福建地区,那么家乡的饥荒问题一定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和儿子陈经纶商讨过后,陈振龙决定冒生命危险,将番薯“偷”回国内。只要将番薯的幼坯、种子、或者藤蔓带回,就有可能在中国的土地上重新生根发芽。陈振龙在和当地农民深入交流之后,决定带番薯的藤蔓回国。
首先,陈振龙让儿子找来泥土,抹在番薯的藤条上,随后,再把污泥也抹在捆绑货物的麻绳上,然后,陈振龙把藤条与麻绳混拧成一股,用外部的麻绳,包裹住里面的藤条,在沾满污泥保护下,肉眼很难看出麻绳内有别的东西。西班牙殖民者在例行的检查后,并没发现任何可疑之处,更没有注意到这根不同寻常的麻绳,于是,放行了陈振龙的船只,终于,陈振龙带着这根“救命的番薯藤蔓”,扬起了回国的船帆。但那时的航海技术,一切动力都得靠海上的风力,因此速度也时快时慢。为了避免藤蔓在航行途中枯死,陈振龙时不时就跑到甲板给藤蔓浇水,有时甚至故意将行李放到海中浸泡,让其吸收足够的水分。此时的陈振龙并不知道,番薯的生命力有多么强大,7天7夜的航行后,陈振龙终于顺利的回到了国内。
虽然他将藤蔓带回了国内,可究竟这个作物要如何种植,这颗藤蔓该如何利用,他却丝毫没有想法。而其他农民对于这个新引进的作物,也没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只能按照种植其他作物的方法,暂时把它安置在盆栽之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振龙让儿子陈经纶给当时的福建官员金学增写了一封信,信中讲明了番薯的重要作用,希望政府提供一片田地种植。
金学增在收到信件后,立刻对信中提及的作物产生了兴趣,眼下在毫无其他救灾方法的情况下,只能“死马当活马医”,用这个方法试一试。在政府的帮助下,陈振龙找到了一处合适的地点,便开始研究如何种植番薯。陈振龙努力模仿吕宋农民种植番薯的方法,并照猫画虎的将藤蔓种到了地里。在此后的日子里,陈振龙和儿子陈经纶每天都守试验田旁边,生怕有意外导致作物死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四个月的日夜相守,父子俩终于等来了番薯成熟的一天。一枝藤蔓就结出了许多的果实,这些外表附着着泥土的番薯,在当时却是无比珍贵的宝中宝。陈振龙赶紧将作物成熟的消息,让儿子通知了金学增。没过多久,官员们便纷纷赶到了现场。看着这些相互勾连,大小不等的果实,在场其他人谁也不敢尝试。陈振龙为了证明番薯可以食用,果断拿起了一个,洗净后吃掉,紧接着又将其他的番薯,煮熟后给官员们品尝。品尝过后的所有人都对眼前的食物赞不绝口。金学增当即下令,让陈振龙推广这种产量极高又便于种植的作物。很快,福建省内的农民便开始在各自的土地上种植番薯,没过多久,丰收的喜悦就传遍了当地的大小村庄。此前不可收拾的大饥荒,终于得到了终结。陈振龙冒死将番薯藤蔓带回祖国的经历,也随之成为了百姓口口相传的美谈。
当地人为了纪念陈振龙的功绩,自发筹款建造了“先薯亭”,以此来表达对陈振龙的感激之情。
其实,目前史学界对于究竟是谁将番薯第一个带回国内,并没有明确的定论,根据史料记载,在陈振龙之前,陈益和林怀兰都曾将番薯带回到国内,其中陈益带回的也是蕃薯藤,而林怀兰则带回了完整的番薯。但大家公认将陈振龙称为“番薯之父”,除了因为他将其带回国内的功劳外,更重要的是他对番薯种植推广作出的巨大贡献。在陈振龙将番薯引进到福建后,他并没有就此停下番薯种植的脚步,相反,在他的带领下,子孙后代都投身到了“番薯事业”之中。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在总结父子二人的种植经验后,写出了《种薯传授法则》,之后金学增又在其基础上写出了《海外新传》。而这两本书籍为推广番薯种植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不仅帮助当地人学会了番薯的种植技术,更让番薯向全国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他的五世孙陈世元为了动员百姓种植,甚至自费在各处张贴告示,亲自下地传授种植技术。
并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古代农业著作《金薯传习录》。这部典籍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关于番薯的农业专著,更记录了当时各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为后世研究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
我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来,人口规模始终大致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明朝建立的时候人口才只有6千万,而到了万历年间,人口却足足暴增到1.6亿!到了清朝康熙、乾隆年间,中国人口增长发生了历史性的突破,我国人口从几千万迅速激增到了4亿多,增加了近3亿人口
陈振龙留给我们的,除了鲜甜可口的番薯外,更有那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面对先人作出的贡献,感激与传承便是今人最好的行动,珍惜现今来之不易的生活,争取为国家和人民创造出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