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 | 成长就在点滴之间

My life is just gonna go, like that. This series of milestones
生活就是这样,像一个个里程碑。
--《少年时代》
Boyhood

有了孩子后,每天的日子都感觉特别漫长。

偶然间翻看到儿子小时候的照片,才发现原来他们竟然成长了这么多,点点滴滴的变化都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时间,真的是有魔力的。

如果能有一台摄像机每天记录生活的变化,那将会是一种什么体验呢?

周末生病卧床,终于可以偷得半日闲,看了一部长达近三个小时的影片《少年时代》。

电影记录了男孩梅森从6岁到18岁的成长历程,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几乎都是琐碎的日常。拍摄跨度同样长达12年,每个角色都坚持由同一人担任,镜头的切换自然,孩子就仿佛在我们身边,不经意间就长大了。

1.从男孩到少年

六岁的梅森躺在草坪上,苦苦冥想黄蜂是从哪里来的。终于他明白,原来是水刚好弹到空气中变成了黄蜂。

小孩子的想法都是这么天真。

梅森被第一任继父强行剃头,一脸的不情愿却不敢反抗。

他哭着向妈妈抱怨,“他连问都没问,就这么剪了!”

八年级的梅森和同伴宿营,第一次喝酒,第一次抽烟,不随大流就会被嘲笑。

十五岁的梅森收到了很多生日礼物,有爸爸送的
亲手制作的唱片,第一套西装礼服,一把家传的猎枪。脸上的稚嫩似乎少了许多。

当他听爸爸说,那辆旧皮卡被卖掉后,却十分难过。他本以为会在十六岁时就能得到属于自己的车,竟然被爸爸忘得一干二净。

沉迷于摄影的梅森整日把自己关在暗室,逃避作业逃避现实。第二任继父亲手送给他相机,但不希望他沉沦。

继父的一番说教并没有说服梅森,反而让他越发反感。

在聚会上遇到了席娜,一向不善言辞的梅森敞开心扉,对席娜诉说心里话。

想做任何自己想要做的事,不愿意被周围的人控制,不想被别人评头论足,这大概会是每个青春期的少年内心都有的真实想法吧。

梅森的摄影作品终于获得了银奖,老师向他表示祝贺。提起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梅森表示相当激动,但一半激动,还有一半是恐惧。

高中毕业,妈妈亲自为梅森举办了温馨的家庭聚会,爸爸、姐姐、外婆、叔叔等亲朋好友一齐来为他庆祝。

梅森选择大学只有一个标准,离家越远越好。

终于,他如愿以偿。

他一个人带着行李,驾车赶往新的大学。

一辆车,一个人,空旷的马路,自由的气息铺面而来,却也有一丝淡淡的伤感。

2.严肃自律的母亲

梅森的母亲奥利维亚,一个人抚养两个孩子,个中辛苦自不必说。

她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也为了提升自己,重新回到大学读书。最终取得心理学硕士学位,成为了大学老师。

和梅森爸爸离婚后,又先后经历了两次婚姻。每一次分手都是果断决绝的,从不拖泥带水。

她严格要求自己,同时也常常提醒孩子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珊曼莎和梅森都离开她的时候,她崩溃了,即使是那么坚强的一个妈妈,即使在她经历过那么多的挫折,即使她知道这一天早晚会到来。

从孩子身上,妈妈看到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孩子长大,自己老了。

3.精神导师般的爸爸

整部影片中,我最喜欢的片段就是每一次爸爸和孩子们的相聚。

老梅森没有正式工作,看似无所事事,他坚持每两周探望孩子,带他们看球、露营、听音乐、做游戏、学射击。

一儿一女争相向爸爸展示自己的成果,这画面多美好。

十来岁的梅森会和爸爸讲起喜欢的女孩,因为没有共同话题而困惑。

爸爸告诉他,要认真的和女孩说话,并真的对她感兴趣。

喜欢音乐的爸爸带着孩子们,一起唱自己亲手写的歌曲,旋律动听,歌词朴素,一家人其乐融融。

得知梅森和席娜分手,爸爸对梅森说,“你不应该把自己的自尊和控制权交给席娜,要对你负责的是你自己,而不是你的女朋友,妈妈,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一番男人之间的对话,让梅森成功从失恋的阴影中走出来。

一个男孩的爸爸,就应该是梅森爸爸这样的。

4.成长的样子

一个男孩的成长,其实是一个家庭的一面镜子。

12年,弹指一挥间。

梅森长大了,他看到看似成功的母亲也有脆弱的一面。她虽然有学历、有工作、有收入,但她依然活得很困惑。

生活究竟是什么?

是把握每一次时机吗?

是时机抓住我们。

其实,时机永远都在,只是我们不会常常抓住而已。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少年时代 | 成长就在点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