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出路就在那

1964年6月,王永志第一次走进戈壁滩,执行发射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种中近程火箭任务。当时计算火箭的推力时,那时7、8月份,天气很炎热。火箭发射时推进剂温度高,密度就要变小,发动机的节流特性也要随之变化。

正当大家绞尽脑汁想办法时,一个高个子年轻中尉站起来说:“经过计算,要是从火箭体内卸出600公斤燃料,这枚导弹就会命中目标。”大家的目光一下子聚集到年轻的新面孔上。在场的专家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不客气地说:“本来火箭能量就不够,你还要往外卸?”于是再也没有人理睬他的建议。这个年轻人就是王永志,他并不就此甘心,他想起了坐镇酒泉发射场的技术总指挥、大科学家钱学森,于是在临射前,他鼓起勇气走进了钱学森的住房。当时,钱学森还不太熟悉这个“小字辈”,可听完了王永志的意见,钱学森眼睛一亮,高兴地喊道:“马上把火箭的总设计师请来。”钱学森指着王永志对总设计师说:“这个年轻人的意见对,就按他的办!”果然,火箭卸出一些推进剂后射程变远了,连打3发导弹,发发命中目标。

从此,钱学森记住了王永志。中国开始研制第二代导弹的时候,钱学森建议:第二代战略导弹让第二代人挂帅,让王永志担任总设计师。几十年后,总装备部领导看望钱学森,钱学森还提起这件事说:“我推荐王永志担任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没错,此人年轻时就露出头角,他大胆逆向思维,和别人不一样。”

逆向思维,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了,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经成为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实际上,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不一定完全从一件事完全反方向来思考,只要是思考角度或者落脚点不同,能够出其不意地、迅速解决问题,就可以算作是“逆向思维”。

在我们部门,主要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工作流程中,每个节点的结果都要用电脑来记录,也就是说,整个工作流程的每一步电脑都留有痕迹。

问题来了,一旦电脑的数据出现进行不到下一步的情况,或者是数据有缺失,需要手工录入的时候。按照常规思维,都是先确定产品制备进行到了哪一步,然后在电脑里面寻找那一步的数据是否有记录。

如果有,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或者在下一步寻找问题数据;

如果没有,那么就要在这一步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要试着检查一遍,直到检查出来为止。

那怎么运用逆向思维呢?

实际上,搞懂电脑数据流程的底层逻辑就可以很轻松地解决问题。

其底层逻辑就是,产品的中间状态一定是从进入我们部门以后,在库中;

没有在搬运单据中出现的话,库中的状态一定是在正在进行的流程关键点之前的。

所以,不需要从头一步一步地来检查,只要看人操作到哪一步,就可以轻松找到处于什么状态的产品数据,进而人工处理即可。

逆向思维就有了很多优势: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如同上面所讲的,从头来必然浪费时间,明白了关键点以后,就不需要大费周章来寻找,而是直接切中要害;

二是逆向思维在别人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致胜于出人意料。常规思维虽然是前人总结所得,解决问题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和衔接得上,但容易使思路僵化、刻板,摆脱不掉习惯的束缚,得到的也是司空见惯的答案,忽略了事物的多面性;

三是逆向思维会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供选择,从而找出最佳方案;

四是逆向思维可以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逆向思维有那么多优势,也是对人们思维和认知提出的挑战。它让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由此产生指数级别的爆炸效果。从而使人们从解决问题中创造奇迹。

你可能感兴趣的:(换个角度想想,也许出路就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