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为什么结婚又得到了什么

很多女人结婚是为了堵住父母和亲戚的嘴,向世俗的偏见低了头。

到了一定岁数还没谈对象,父母就开始着急:怎么还没对象呢,你看谁谁前年结了婚,有了孩子,谁谁今年结了婚,对方经济条件还特别好。

父母开始喋喋不休,心疼你是真的,抱怨也是真的。

心疼你还单身一人,要是结婚了两个人一起可以互相有个照应。

抱怨你这么大了连个对象还没有,亲戚邻居问起来脸上也挂不住啊。

尤其是身边的亲戚邻居也会跟着问,哪壶不开提哪壶,更是让父母急火攻心。

于是在父母的各种施压下,走上相亲的道路。

举个我的例子,在我没对象的时候,爸爸见我没进展就一脸愁容,他本身就是悲观主义者,觉得女儿这么大了还没对象,外人也得看笑话。根深蒂固的偏见思想。

爸爸一有事情发愁了就给姑姑打电话搬救兵找说客,开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诉说,然后姑姑就给我打电话,说,你爸爸又哭了,他是为你好啊,你一个人在外面不放心你,有个人照顾你他也就放心了。该谈对象了就得谈啊,越岁数大越不好找。

这话不假,这份心意也是真的。因为爸爸总是跟我说,你看谁谁,跟你一样大,孩子都能端茶倒水了,你要是累了,有个孩子这样心疼你,给你倒个水端个饭,多好啊。

爸爸也是真心为我考虑,真心心疼我。

哎,可是我也得遇到一个能够理解我,懂我的人呀。

有的时候,在父母这样的攻势下,为了让他们少操心,找对象的步伐总会加快不少。因为工作在外,难免孤独,尤其遇到难事,总会想,有个对象也挺好的,可以照顾你安慰你,而且总不能单身一辈子吧。

最初想的婚姻是两个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互相爱护,互相鼓励,为了美好的日子一起打拼。或许在结婚初期还是这样的想法与愿望。

可是随着结婚后的相处和生活,发现婚姻绝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更精准的说,应该是是一个女人和婆家这样一个陌生家庭的事情。感受就是:累,烦,痛苦。

和老公一个人的观念不合倒不要紧,你可以和他闹,和他吵,和他撒娇,最后他因为疼你,总会安抚你的心情也会理解你的想法。但是和他的家人有分歧之后,就不是这样的结果了,他们不会包容你理解你,而是让你去强行适应他们的家。

婚姻给女人带来的就是一地鸡毛。生孩子,不生孩子就会遭白眼,抚育孩子,生了就要养,你是妈妈,理所应当要自己把孩子照顾好。还要挣钱补贴家用,谁不是一边带娃一边挣钱呢,更别说什么帮你洗衣做饭了。

一边带娃一边挣钱一边做饭一边洗衣,这就是我们从婚姻中得到的。有什么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免谈,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进了这个家庭就要适应这个家庭的一切,我们适应不了你,你就得适应我们!这就是婆家人的观念。

所以说女人在婚姻中得到了什么呢。好相处的婆家给你尊重和温暖,难对付的婆家给你一肚子气和失望。能干的老公给你衣食无忧的保障,窝囊的老公只能给你深深地不安全感和焦虑。

哎,不管为了什么而结婚,也不管从婚姻中得到什么,都要照顾好自己的感受和身体,要有个谋生的职业,要有收入来源。

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真实的。安全感往往是自己给自己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女人为什么结婚又得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