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的育儿观,值得每个父母学习。

    我的儿子    

    我实在不要儿子,

  儿子自己来了。

  “无后主义”的招牌,

  于今挂不起来了!

  譬如树上开花,

  花落天然结果。

  那果便是你。

  那树便是我。

  树本无心结子,

  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

  我不能不养你教你,

  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

  并不是我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

  这是我所期望于你:

  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

  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

不经意间看到了胡适的这首诗《我的儿子》。想必对于胡适,我们都不陌生,他是近代史上自由主义的倡导人,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

而这首我的儿子也充分体现了他的自由主义思想。在这首诗发表之后呢,汪长禄先生,给胡适写了一封信,主要提出了三点疑问。第一,父母养育孩子,却不是对孩子的恩人,是不是会养成一个白眼狼呢?第二,关于亲子关系,辛辛苦苦的养育一个孩子,最后,却同朋友一般看待,这样的亲子关系是不是也不太正常?第三,说不要做我的孝顺儿子,是不是把这个做人的信条立在了相反的地位?

其实关于汪长禄先生的这三个疑问,我相信在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到底该怎么摆正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到底该把孩子放在家庭的什么位置。

我们来看看胡适是怎么回答的?

第一,不说恩情,更多的是一种责任,其实在胡适看来,养育孩子是每个父母的一个责任,把孩子生下来,就有责任养育他,抚养他成人,可是这并不是一个父母对孩子的恩情。所以孩子对父母来说也并不存在报恩这一说。对他的解释,我非常赞同,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不必把养育孩子当作一种对孩子的恩情,老人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叫,孩儿生日,娘苦日。可是,如果过分把父母养育孩子,当成是对孩子的恩情,那无形中也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这样其实是一种不太正常的关系,太容易引发亲情绑架。父母养育孩子,更多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一种恩情。就像胡适在诗里说的那样,是一种人道的义务。

第二,父母不要把自己当作放高利贷的债主。针对第二个疑问,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个体,而不是以孝道来要求孩子报恩。如果一味地拿孝道来要求孩子的话,那就是愚孝了。对于父母,不做孩子的债主,不能把所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一切都强加给孩子,而同时又期待着能有所收获,能从孩子身上获取应有的回报。

第三,做一个堂堂的人,这里胡适先生所说的堂堂的人,是一种信条,一种做人的基本原则,而不是说,对于父母的愚孝。其实这一点与上一点是相承的,如果孩子成长为一个堂堂的人,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就不会被愚孝所绑架。他举了一个例子,说是"我把我儿子应得的遗产都拿去赌了,使他前食不能完全,教育不能得着,他应该爱敬我吗?又假如我卖国主义,做了一国一世的罪人,他也要爱敬我吗?"

胡适的育儿观,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亲子之间的最佳关系。孩子之于父母,是自然赋予的一种亲密关系,而在维系这个关系的过程中,彼此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父母对孩子的生育如花开结果,自然而得,而对孩子的养育,是责任所使,也是履行自己的义务。而父母之于孩子,是成长路上的陪伴者,亦师亦友,而孩子,终究要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不必被爱所缚,努力寻求生命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胡适的育儿观,值得每个父母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