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2022.6.7)

静坐前,刚读了两段张居正先生解读《孟子》的内容,里面有「夫仁之为道,论其贵,则为天之尊爵,论其安,则为人之安宅」。静坐时,老师问道,正在思考什么的时候,当对想的正是这两句话。为什么人要处仁?为什么人心里不安,就是不合理的呢?想到根源处,象是看到了真相,不觉有些心惊胆颤。因为不安的地方就是不仁的地方,就是不合天理的地方,就需要看清楚了解透彻。

让自己感觉心惊胆颤的真相是,自己并不真的爱人,也并不真的爱自己。真的爱自己,就不会让自己时时处在不仁中。司马牛问仁,子日:「仁者,其言也讱」。仁者,言语是应该非常慎重的,司马牛的状态大概就是自己平日的状态,心是放纵的言辞是急躁的,所以老师才会说,让自己学着带着心性来讲话。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句话路平觉得会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持敬」,第二是行为上自己不愿被怎样对待,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对侍别人,第三是平时不要有抱怨的心理状态。会想起很多与人相处的场景,汗颜自己平日里很多粗暴地对待别人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对待教授和老师们诸多不敬的的地方。

还有一点儿不安是,晚上静坐完后,自己明显感觉身体的能量在涌动,会对这种能量的无法控制有不安。大概是对自己的心性修养以及修养的路径没有信心,会对老师心理上有依赖,因此有担心。

路平谨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相(202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