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每时每刻都在骗你,你知道吗?

你好啊,今天我们来简单学习《认知突围》第一章第一小节的内容。

《认知突围》这本书是从六个方面、六个维度对认知做了梳理,我们在原来认知僵固的情况下,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去达到认知的突围。

第一章题目是“重新认识自己”
先学习第一小节的内容
主旨包括三个模块:无法正确看清自己证实偏差记忆不靠谱

一、无法正确看清自己

你认为你了解你自己吗?
你确定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嘛?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个诚实的人,你会做到从来不骗人吗?
回看自己,我想我是一个既自信又自卑,既外向又内向,既有趣有无趣,既害怕孤独,又享受安静,我是一个矛盾结合体啊,那么哪个才是真的我呢?
我能认清我自己吗?
如果我发现了这些问题,给自己制定原则去实施,可以把自己训练成一个确定的人吗?答案是不可能。
试着回答一个问题:你能完全控制你的大脑吗?

二、证实偏差

先解释一下,什么叫证实偏差
证实偏差简单来说,就是当你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某个预设立场或当你倾向于得到某个结果时,你就更容易在搜寻证据的途中不知不觉地偏离“公平”。
举个例子:当你认为肥胖的原因是不运动时,你会从网上去寻找各种关于缺乏运动导致肥胖的例证,这样更加深了是不运动导致你肥胖的这个结论。但是肥胖可能是由各种各样的原因形成的,可能是身体机能问题,内分泌问题,饮食问题等。但是当你认为是运动问题时,其他的问题都变的不是根本问题了。

三、记忆不靠谱

你觉得你的记忆靠谱吗?
如果让你再描述一遍昨天某个时间段发生某事件的场景,你能详细的描述出来吗?
大家都认为自己的记忆是准确无误的,根深蒂固的。当发生记忆偏差时,也是相信自己脑中的记忆的。
但是你的记忆真的靠谱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在《社会性动物》这本美国社会心理学“圣经”里写道: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它不会像录像带或者录像机一样记录客观事实,它在生活中不停地被过滤和改造。
什么是客观事实?你看到的就是客观事实嘛?其实不然,你看到的只是事物的某个角度某个方面,站在其他角度的人,在跟你看同一个事物时,可能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让我们再回到说记忆的问题。我们大脑的工作是在做记录吗?记忆的内容是记录客观事实嘛?(在这里,我们假设,我们看到的就是客观事实)像埃利奥特·阿伦森说的,我们记忆的可能是一种感觉,可能是一个场景,当我们去复述的时候,可能跟当时的事实有细微的出入。大脑的记忆讲求调取的便利性,所以它会只记忆核心的内容,旁枝末节有可能会大相径庭。但有时就是这样微小的偏差可能也会造成蝴蝶效应,比如警察破案时,不能听信一人之言。

最后,大家可以从以上三个方面,重新再认识一下自己,这是认知突围的第一步。

以上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是《认知突围》中“大脑每时每刻都在骗你”的学习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END—

参考资料:蔡垒磊的《认知突围》,副标题:做复杂时代的明白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脑每时每刻都在骗你,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