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的极简生活

图片发自App

  几年前,偶然读到了一本书,山下英子女士的《断舍离》,当时对它的主旨与意义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只是对这种 有舍才有得 哲学思想念念不忘,日常生活也会偶尔去实践,只是云里雾里不明所以。

  在韩国留学时,偶尔会打开豆瓣知乎关于断舍离 关于极简主义的帖子,看着他们简洁干净的房间,不禁羡慕,只是不觉得自己也有一天能过上这样的生活。尤其是因为在韩国这样的化妆品之都,感觉每一个人都在和你说,快去买化妆品,快去化妆,你要买各种各样的产品试验,你要不断的增强你的化妆技术,你要在韩国不停的变美。身边的人也是张口闭嘴都是粉底液 都是口红色号 都是各种名牌。我承认那时候的我完全沦陷了,变得疯狂起来,在各种化妆品店流连忘返,花了几千甚至上万元,买了一支几支十几支口红,买了一盒几盒十几盒的眼影。看到镜子里那个面若桃花,妆容精致的自己,大家都和我说,你真美。嗯,于是我也觉得自己真美。

  只不过,我始终觉得,我不开心啊,我疯狂购物之后并没有多少幸福感,反而是对帐单有一些忧虑,买了那么多化妆品,每天使用的不超过十件,看到那些买来又不使用的物品更多的是后悔与遗憾。我也始终不敢欣赏自己这样的美感,那种一边熬夜一边敷面膜的苍白的皮肤,那种不经历运动只是瘦弱的身体,那种不读书不努力上进却画着精致眼妆的眼神。这,好像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

  只是我总是不能下决心改变,我自认不是一个坚定的人,我自认不是一个不在意他人看法的人,我总是企图合群,把自己变得和大家一样,我不敢去行动,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唯恐别人的一句质疑就打破了我的理想,于是我就一直将就着过,将就着活。

  转机出现在我回国回到山大,回到那个之前我住了两年的宿舍里,(因为之前我计划在韩国交换半年,所以宿舍里的东西都没有带走)。我站在宿舍的书桌前,看着满桌子的杂物,没有一点关于它们的记忆,我忍不住问舍友 这些都是我的东西? 在得到肯定回答之后,我才从记忆深处找到它们的一点痕迹。每打开一个抽屉,都是一场奇妙的冒险,除了它们的所属者是我的名字,它们与我没有任何关系。突然脑子里冒出一个想法,这一年间我一次都没有使用过它们,我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甚至比以前更好,那么它们是不是没有什么用途的,是我可以丢弃的。这是第一次,丢弃这个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

    像日剧《我的房间一无所有》里女主一家以地震为契机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在山大的生活就是我改变的契机。刚回国,带着新鲜劲决定认真的生活,本想着也和以前一样是三分钟热度,几天之后就会回到原本的生活轨迹。但是这次改变心态的我,在略显简陋的宿舍里,哪怕面对的只有一桌一床一衣柜,却也能体会到生活的幸福与充实。不再沉迷于手机浑浑噩噩得生活,每天早睡早起,每天运动身体哪怕只是几个瑜伽体式,每天洗好水果放在桌上,体验那个一天比一天更好的自己。这一次小小的胜利,让我获得了小小的自信,仿佛让自己看到了希望,自己也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并且,在这个时刻,我突然感觉到了山大这所学校独特的魅力,曾经我深恶痛绝的单调乏味的校园现在看来反而给人自由自在选择自己生活的可能性。

    这个时候大概是上天的机遇与缘分,偶然之间更深层次得了解到了极简主义,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时,内心的激动与感动,彷佛遇到真爱一般的心跳加速,心里一直有一个声音,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这就是我一辈子想过的生活。中午回到宿舍,我便开始了我的丢弃之路,向着扔东西变态的方向努力。一橱子的旧书,几大包旧衣服,几箱子不常使用的生活杂物,几包电影存根、机票 汽车票 门票存根和各地的明信片。到最后看到收拾出来的那么多不需要的旧物,自己都感到惊奇,原来我的身边有这么多不需要使用的物品。其实收拾的过程,并没有想象中的困难与不舍,可能我本身就是一个可以把物质和精神分清的人,又可能我明白我想过的生活是重精神轻物质的生活,所以干脆利落的和过去的混乱说再见。下面就是我从开始到现在的心路历程和体验感受,算是对自己的总结与日后的参考。



收拾后的房间



  极简主义的目的

1、不要留恋于过去,不要执着于未来,关于现下的每一刻,活在当下。

2、如果任何物品都只有一件,那么就会无比的珍惜它。享受珍惜每一件物品的快乐和满足。

3、消费主义造成了购入太多不用的杂物,看到它时总会有遗憾后悔,不如把买很多不用的物品的金钱来购买一件自己真正想要的,每次看到都会由衷开心,想拿着它把玩想使用它的价格昂贵的商品。简而言之,就是你值得最好的。

4、因为物品少,剩余空间多,所以房间看起来整齐,并且好收拾打理,物品有自己的位置。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理想的极简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