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2新年,在小世界里享受生活

2020年第五周。小分队2020年第5篇作业。

转眼,2020的第一个月悄然无声过去,而从1月下半月就开始琢磨要完成的年、月度计划,竟然现在也没有整理个雏形出来。因此,很多“没时间”都是借口,只能代表“这件事并不重要”。看样子,我的新愿望要加上一笔——努力迈上知行合一的轨道。

不过,农历新年开年前十天,却让我享受到了难得的平静与安逸。当然,如果没有“新冠”这个淘气且让人头大的病毒,就更完美了。不过这是不可能实现的,有利有弊、有得有失,才是世界打开的正确方式。

说实在的,从上月23号到29号(也就是大年初五)心态总体不够平静,过多精力关注于朋友圈和Q群的各类信息,偶尔采集数据用于工作报表。感觉这个假期如果就这样过去,和其他的长、短假也没什么不同,只是消磨时间的地点不同而已,要么在办公室、要么在家里。

疫情的发展和未知,导致假期一再延长。在家过了近十天,休养生息节点过后,行为开始有了变化。

第一,能耐心看书。微信读书“大师推荐”文件夹里躺了N久的书,终于被翻出来,刚开始属于硬着头皮读,接下来的两天越读越有趣。《被讨厌的勇气》和《腾讯传》基本看完,《自私的基因》由于实在太过于专业和枯燥,走马观花翻了主要内容。读《被讨厌的勇气》,很容易把自己代入到各类角色中,仿佛从镜子中看到那个裹足不前、缺乏勇气的自己,或许,“看见”自己是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希望能持续以书为镜;《腾讯传》则让我温习了初入社会至今的点滴经历,比如花大价钱买的很少被呼叫的BB机、比如第一台硬盘只有4.3G的拨号上网电脑、比如曾经热络目前却找不到踪迹的写字平台……有一些在记忆中模糊、本以为忘却的往事,当与书中内容契合时,清晰被调用出来,且有新的感悟。长假把读书的习惯找回来,真好。

第二,能按计划做事。每天固定又没有日常工作“打扰”,让我感到时间飞逝,到目前为止,还不能理解朋友圈里“闲疯帝”们的感受,不过看他们创造出来的种种解闷方式,倒也认为很有意思,不失为开脑洞的好机会,参差多态确实是幸福的本源。至于喜欢“家里蹲”的我,早上醒来不用急着起床,从“学习强国”到“友邻优课”,结束后就着早餐看一会儿玄幻小说,一上午竟然没剩下几十分钟;下午完成“流利说”开始看书,实在想换花样就听听网课或音频,四点跟着视频做一下“老年健身操”(跟了两节运动类型的,体力不支且环境不允许,就偷懒选简单的,哈哈),转眼就要吃晚饭了。收拾完毕后看一部电影,再看看书,经常已经到了半夜。所以,2020计划到现在还没有梳理完毕,很大程度因为要动脑筋,排序太过靠后,一直没提上议事日程的结果。

第三,能有一点点独立思考的意识。朋友圈的波涛汹涌和自己的平静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我深知这样的生活并非岁月静好,而是有人在前线负重前行,因此,即便再不喜欢主动沟通,也要对身边的人、特别是对那些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更加好一点;这次突发事件,倒逼自己静下心想一想:到底怎样的生活才是喜欢的,如果目前状态能满足条件,是否还要继续努力;进而,明知道努力后仍然保持原地踏步,是否还值得投入时间和资源成本?目前的答案是:要努力、要投入。

用今天看到老唐的一段话表达观点(惭愧仍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总结心情,只有继续“抄袭”):

人生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有得选。我们的学习、研究和思考,本质目的其实也是为了给自己、给自己所爱的人多一点选择的机会。面对上面这个男人的困境(32岁怀孕的妻子因无钱医治新冠病毒逝世,而同期住院的老人家渐渐痊愈),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资格,也不应该去搞所谓的“富有富的过法,穷有穷的过法”的自我麻醉。

如果顺利,2月会重返繁忙的工作和生活。意外赐予的“急刹车”机会,或许是大自然提醒我们,生命脆弱、且行且珍惜。对今后的选择,或许也会有未可知的影响。而我的小小收获,是认真学习活在当下,无论前路如何,都享受每一个白天黑夜,继续保持前行、接纳不完美的自己,尝试拥有给自己幸福的勇气。

PS:各类消息满天飞的背后也隐藏着好处,意外收获两个喜欢的公众号(回形针、何加盐),初中同学主动联系并约定今年下半年见面。努力挖掘,会遇见更美好的生活。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2.2新年,在小世界里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