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4日

早课抄了英国湖畔派桂冠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诗歌《我孤独地漫游,像一片云》。上大学时就喜欢华兹华斯的诗歌,或许是因为他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吧。很多浪漫主义的诗人都喜欢写云,无论古今中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卡带流行,那时最喜欢聽的除了邓丽君,还有童安格、齐秦。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童安格的那首《其实你不懂我的心》的歌词和旋律——“你说我像云捉摸不定,其实你不懂我的心”。那时真的很沉醉于这种浪漫、朦胧又带点小小伤感的情调。仲夏的晨曦中,抄读这样一首小诗,恰如清凉的晨风,送来丝丝愜意和宁静。

下午去看电影《邪不压正》,一直就喜欢姜文的电影,虽然姜文的作品並不是很多,但影片刚一开头,就能感觉到姜文电影的特质。我说不清楚评价一部片子优劣好坏的标准,但自己还是依稀能判定得出冯小刚作品与姜文作品的区别实际就在于格局。宪平说电影拍得好看,就是有些血腥,姜文电影一贯如此吧,这一点我也非常认同,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蓝青峰与朱潜龙对“写日记的人”那番调侃——“一个写日记的人能可靠吗,正经人谁写日记啊?……谁把心里话写日记里啊,日记这玩意本来就不是给外人看的,要是给外人看了,就俩字:下贱!”

“一个写日记的人能可靠吗,正经人谁写日记啊”,这句话弥漫着反智气息。类似的话语,总能收割最多的赞赏。 在这种语境下,任何复杂、多余或不必要的行为,比如记日记,比如忏悔,都是被嘲笑的对象。《邪不压正》错了。正经人有可能写日记,写日记也更可能让人变成正经人。但是在今天,写日记的人显然越来越少。他们都去刷朋友圈了。写日记的人正在被消灭。但那又怎么样呢?就算失去了报纸,人类也需要新闻信息。就算婚姻变得脆弱,人类也需要爱情。就算日记在世界上消失,人类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的需求,还是不会熄灭。

我从小写日记,中间虽然因日子曾过得很混乱断过一段日子,到现在也陆陆续续写了近四十年的日记了。当然“”上的“流水账”算不上日记,如果一定算,那也只能算是伪日记吧。我今年五十四岁了,虽然智商、情商一直不高,但也应当比较理智才对,然而我还是会去做一些自己不是特别想做的事情,去一些自己不是特别想去的地方,纯粹是希望能给日记增添内容。这很荒唐,但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会这么做。我相信日记作者普遍有这样的心理障碍。

最重要的不是心理健康,是灵魂健康。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年7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