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所有设备都可以接入我们的互联网。想想看只要有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操控所有的设备,也可以获取到所有设备采集的信息。不过,并不是所有设备都支持HTTP协议的,而且让设备支持HTTP协议也不现实,因为对于设备来说,这个协议太重了,会消耗大量的带宽和电量。于是CoAP协议也就运应而生了,我们可以把它看为超简化版的HTTP协议。而Californium框架,就是对CoAP协议的Java实现。
在阅读Californium框架之前,我们需要对CoAP协议有个大致的了解,已经懂得了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本章节。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CoAP协议的报文是长啥样的:
Version (Ver):长度为2位,表示CoAP协议的版本号。当前版本为01(二进制表示形式)。
Type (T):长度为2位,表示报文类型。其中各类型及二进制表示形式如下,Confirmable (00)、Non-confirmable (01)、Acknowledgement (10)、Reset (11)。在描述的时候为了简便,会将Confirmable缩写为CON,Non-confirmable缩写为NON,Acknowledgement缩写为ACK,Reset缩写为RST。比如一个报文的类型为Confirmable,我们就会简写为CON报文。
Token Length (TKL):长度为4位,表示Token字段的长度。
Code:长度为8位,表示响应码。其中前3位代表一个数,后5位代表一个数。如010 00000,转为十进制就是2.00(表示时中间带一个点),其意思可以理解为HTTP中200 OK响应码。
Message ID:长度为16位,表示消息id。用来表示是否为同一个的报文(重发场景下,去重会用到),或者CON请求报文和ACK响应报文的匹配。
Token:长度由TKL字段决定,表示一次会话记录。用来关联请求和响应。有人可能有疑惑,Message ID不是可以将请求和响应关联吗?的确,CON类型的请求报文与ACK类型的响应报文可以用Message ID进行关联,但NON类型的报文由于没有要求是一对的,所以如果NON类型的报文想成对,那就只能通过相同的Token来匹配了。
Options:长度不确定,表示报文的选项。类似为HTTP的请求头,内容包括Uri-Host、Uri-Path、Uri-Port等等。
1 1 1 1 1 1 1 1:Payload Marker,用来隔离Options字段和Payload字段。
Payload:长度由数据包决定,表示应用层需要的数据。
CoAP协议是虽然是建立在UDP之上的,但是它有可靠和不可靠两种传输模型。
可靠传输模型
如上图,客户端通过发起一个CON报文(Message ID = 0x7d34),服务端在收到CON报文之后,需要回复一个ACK报文(Message ID = 0x7d34)。通过Message ID将CON报文和ACK报文对应起来。
确保可靠传输的方法有俩:其一,通过服务端回复ACK报文,客户端可以确认CON报文已被服务端接收;其二,超时重传机制。若客户端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ACK报文,则认为CON报文已经在链路上丢失,这时候就会重传CON报文,重传时间和次数可配置。
不可靠传输模型
如上图,客户端发起一个NON报文(Message ID = 0x01a0)之后,服务端无需回复响应,客户端也不会重发。
由于存在可靠与不可靠两种传输模型,那么对应的也会存在两种请求与响应模型。
CON请求,ACK响应
如上图,客户端发起了一个CON报文(Message ID = 0xbc90, Code = 0.01 GET, Options = {“Uri-Path”:”/temperature”}, Token = 0×71),服务端在收到查询温度的请求之后,回复ACK报文(Message ID = 0xbc90, Code = 2.05 Content, Payload = “22.5 C”, Token = 0×71)。也就是说服务端可以在ACK报文中,就将客户端查询温度的结果一起返回。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服务端可能由于某些原因不马上返回结果。如上图,客户端发起查询温度的CON报文之后,服务端先回复ACK报文。一段时间过后,服务端再发起CON报文给客户端,并将温度的结果一起携带,客户端收到结果之后回复ACK报文。
NON请求,NON响应
如上图,客户端发起了一个NON报文(Message ID = 0x7a11, Code = 0.01 GET, Options = {“Uri-Path”:”/temperature”}, Token = 0×74),服务端在收到查询温度的请求之后,回复NON报文(Message ID = 0x23bc, Code = 2.05 Content, Payload = “22.5 C”, Token = 0×74)。
可以发现,CON类型的请求报文与ACK类型的响应报文是通过Message ID进行匹配,NON类型的请求报文与NON类型的响应报文则是通过Token进行匹配。
至此,咱们的CoAP协议初学之路已到了终点,如果还想详细研究的同学,可以查阅RFC 7252,这里就不再做详述了!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对Californium开源框架一探究竟吧!
想要分析一个框架,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使用它,再通过debug,一步步地了解它是如何运行的。
首先在pom.xml文件里引入Californium开源框架的依赖:
1 2 3 4 5 |
|
其次,我们只要在Main函数里敲两行代码,服务端就启动起来了:
1 2 3 4 5 6 7 8 |
|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从CoapServer这个类开始,对整个框架进行分析。首先让我们看看构造方法CoapServer()里面做了哪些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
|
构造方法初始化了一些成员变量。其中,Endpoint负责与网络进行通信,MessageDeliverer负责分发请求,Resource负责处理请求。接着让我们看看启动方法start()又做了哪些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启动方法很简单,主要是将所有的Endpoint一个个启动。至此,服务端算是启动成功了。让我们稍微总结一下几个类的关系:
如上图,消息会从Network模块传输给对应的Endpoint节点,所有的Endpoint节点都会将消息推给MessageDeliverer,MessageDeliverer根据消息的内容传输给指定的Resource,Resource再对消息内容进行处理。
接下来,将让我们再模拟一个客户端发起一个GET请求,看看服务端是如何接收和处理的吧!客户端代码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通过前面分析,我们知道Endpoint是直接与网络进行交互的,那么客户端发起的GET请求,应该在服务端的Endpoint中收到。框架中Endpoint接口的实现类只有CoapEndpoint,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下CoapEndpoint的内部实现,看看它是如何接收和处理请求的。
CoapEndpoint类实现了Endpoint接口,其构造方法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从构造方法可以了解到,其内部结构如下所示:
那么,也就是说客户端发起的GET请求将被InboxImpl类接收。InboxImpl类实现了RawDataChannel接口,该接口只有一个receiveData(RawData raw)方法,InboxImpl类的该方法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再往receiveMessage(RawData raw)方法里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
接下来,我们分别对MessageInterceptor(消息拦截器)、Matcher(匹配器)、CoapStack(Coap协议栈)进行分析,看看他们接收到请求后做了什么处理。
框架本身并没有提供该接口的任何实现类,我们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实现该接口,并通过CoapEndpoint.addInterceptor(MessageInterceptor interceptor)方法添加具体的实现类。
我们主要看receiveRequest(Request request)方法,看它对客户端的GET请求做了哪些操作:
1 2 3 4 5 6 |
|
CoapStack的类图比较复杂,其结构可以简化为下图:
有人可能会疑惑,这个结构图是怎么来,答案就在构造方法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
|
回归正题,继续看CoapStack.receiveRequest(Exchange exchange, Request request)方法是怎么处理客户端的GET请求:
1 2 3 |
|
CoapStack在收到请求后,交给了StackBottomAdapter去处理,StackBottomAdapter处理完后就会依次向上传递给ReliabilityLayer、BlockwiseLayer、ObserveLayer,最终传递给StackTopAdapter。中间的处理细节就不详述了,直接看StackTopAdapter.receiveRequest(Exchange exchange, Request request)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
|
可以看到,StackTopAdapter最后会将请求传递给MessageDeliverer,至此CoapEndpoint的任务也就算完成了,我们可以通过一张请求消息流程图来回顾一下,一个客户端GET请求最终是如何到达MessageDeliverer的:
框架有ServerMessageDeliverer和ClientMessageDeliverer两个实现类。从CoapServer的构造方法里知道使用的是ServerMessageDeliverer类。那么就让我们看看ServerMessageDeliverer.deliverRequest(Exchange exchange)方法是如何分发GET请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
当MessageDeliverer找到Request请求对应的Resource资源后,就会交由Resource资源来处理请求。(是不是很像Spring MVC中的DispatcherServlet,它也负责分发请求给对应的Controller,再由Controller自己处理请求)
还记得CoapServer构造方法里创建了一个RootResource吗?它的资源路径为空,而客户端发起的GET请求默认也是空路径。那么ServerMessageDeliverer就会把请求分发给RootResource处理。RootResource类没有覆写handleRequest(Exchange exchange)方法,所以我们看看CoapResource父类的实现:
1 2 3 4 5 6 7 8 9 |
|
由于我们客户端发起的是GET请求,那么将会进入到RootResource.handleGET(CoapExchange exchange)方法:
1 2 3 4 |
|
再接着看CoapExchange.respond(ResponseCode code, String payload)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看看同名函数里又做了哪些操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
那么Exchange.sendResponse(Response response)又是如何发送响应的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原来最终还是交给了Endpoint去发送响应了啊!之前的GET请求就是从Endpoint中来的。这真是和达康书记一样,从人民中来,再到人民中去。
在CoapEndpoint类一章节中我们有介绍它的内部结构。那么当发送响应的时候,将与之前接收请求相反,先由StackTopAdapter处理、再是依次ObserveLayer、BlockwiseLayer、ReliabilityLayer处理,最后由StackBottomAdapter处理,中间的细节还是老样子忽略,让我们直接看StackBottomAdapter.sendResponse(Exchange exchange, Response response)方法:
1 2 3 |
|
请求入口是CoapEndpoint.InboxImpl,而响应出口是CoapEndpint.OutboxImpl,简单明了。最后,让我们看看OutboxImpl.sendResponse(Exchange exchange, Response response)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
通过一张响应消息流程图来回顾一下,一个服务端响应最终是如何传输到网络里去:
通过服务端的创建和启动,客户端发起GET请求,服务端接收请求并返回响应流程,我们对Californium框架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在分析这个流程的过程中,我省略了很多的细节,意在让大家对框架有个概念上的理解,在以后二次开发或定位问题时更能抓住重点,着重针对某个模块。最后,也不得不赞叹一下这款开源框架代码逻辑清晰,模块职责划分明确,灵活地使用设计模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