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昨天下班,天已黑了,人也看不清,影影绰绰觉得行在我前面的是一个女人,骑电动车带着一个女孩子。在等红灯的时候,离得近些听到了那女人说的几句话,让我很吃惊和难过。

她以一种厌弃的语气对女孩说,你从小都被打疲了,打对你来说根本就没有作用。你知道,你就是个不正常的孩子。听那语气,很像一个恨铁不成钢的母亲对孩子说的话。心里隐隐作痛,作为一个应该关爱孩子的母亲能对自己的孩子说出来这种话吗?之前在骑行中,她们走在我前面,只有微微的话音传入耳中,女人声调不高,语速较缓,我曾以为是两个朋友边走边聊天。女孩儿穿着一身深色衣服,半垂着头,一声不吭,是沉默的反抗,还是麻木到无知觉,都不可知。


这一刻,我想起小学时学校列的必读书目中那本《爱的教育》。在书里,即使考得最差的学生,也没有父母责骂痛打孩子的,富裕家庭也好,贫困家庭也罢,孩子在父母的关爱下一点点长大。丰子恺写的关于小孩子的散文,充满了对孩子天性的爱护,字里行间都是以身作则引导孩子慢慢成长的温暖。


今天的父母怎么了?为什么情绪中满是焦躁,是自己把生活中遇到的焦虑转嫁到孩子的教育上了吗?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值得反思,但不必即令即改,这个问题,应该不是现在才有,历史记载中也有揠苗助长的成语和伤仲永等故事流传。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孩子,要有爱心,有耐心,真不是一朝一夕能成之事,急不得,快不起。孩子的陪伴,是一个人人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每个人要找到自己要做的事,让内心丰盈,才是与孩子相依相伴共同成长的关键。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