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村多了一口人(1)潘瑜

图片发自App

潘瑜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教与学》荣获中国第十五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女性类银奖。作品《成都印象》获“最美成都”一等奖。多幅作品在国际摄影大赛中入选、展出并获奖。

潘瑜,致力于研究王金庄文化,被授于王金庄村民”称号。我这个真村民,世世代代在这里居住,只能算作王金庄四街村民,她这个假村民却成了五道街共同的村民。她的证书上有五个村的公章。

老书记对潘瑜说:“王金庄五道街,你随便住,随边吃,这里就是你的家。”

留住潘瑜,留住历史的记忆,留住王金庄人的爱恨情仇。

老奶奶说,“潘瑜给我钱来,”

潘瑜说,“老奶奶一直记着。”

老奶奶又说,“我让潘瑜喝豆沫汤来。”

喝一碗王金庄的豆沫汤,吃一碗王金庄的小米饭。潘瑜老师,你是王金庄的好女儿。王金庄这片热土上,曾经留下你的足迹。

用形体去表达、用文字去表达、用影像去表达,潘瑜是一个性格温和却擅长表达的人。在热爱摄影的早期,她就对人文纪实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用镜头记录这个世界;用影像表达自己对社会的认知。

潘瑜拍过很多出彩的人文摄影作品,《最后的马帮》《川剧》《香火》等等。近期还代表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进行了对中国科学院四川分院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张丹的摄影专题报道,记录了女科学家鲜为人知的一面。

潘瑜有很多响亮的标签: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女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但是她最喜欢也是最自豪的是“教师”这个标签。

潘瑜做过5年的舞蹈老师,后来一直从事教师培训工作。潘瑜跟摄影的缘分也是源于“教育”。因为一个偶然也是必然的的契机,潘瑜到了大凉山,到了那里的学校,和大山里的小孩儿有了交流。潘瑜看到了很多让她感触的画面,她想把这些都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大凉山,看到这里的孩子们。

位于川西南的大凉山是中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这里被称为中国贫穷的样本,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贫困困扰着这里,也阻碍着大凉山的孩子们读书受教育的机会。

从2000年开始,潘瑜多次深入大凉山腹地,用她手里的相机拍摄了《印象凉山》系列作品。

从县城到曲布小学,大约有六、七十里山路。沿途潘瑜总能看到背柴的妇女和放羊的儿童。

一行人驾着车闯过各种水坑土坡、跨过坍塌的山壁,艰难地行进在大凉山的路途上。

走进寨子,一群孩子用怯生生的眼睛打量着她。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背着不到周岁的妹妹,小姐姐眼睛清清亮亮的。与其他孩子相比,眼神多了一份与她年龄不符的懂事与担当。”

回忆起当时的画面,潘瑜感叹,第一次看见这样的教室:低矮的土胚房,门窗已经朽坏。教室里暗暗的,没有电灯,幸好屋顶少了几片瓦,阳光斜斜地照进教室······可是吹风下雨怎么办?教室里全是坑洼的泥巴地。

孩子们听课也很随意,有站着的、坐着的、进进出出的、门外探头探脑的、还有背着妹妹来上课的,除了上课,还要时不时哄哄哭闹的妹妹。

以温暖的视角,传递爱心,体味行走的力量。潘瑜除了身体力行地去做了支教工作,还用影像为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发声”!

《凉山娃》等摄影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作为第一批深入大凉山,用影像呼吁社会的教育工作者,潘瑜是自豪的。

越来越多的教育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开始关注大凉山,关注这些贫苦而向往学习的孩子们。他们的教育设施和师资得以改善,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坐进干净明亮的教室学习、成长。

潘瑜说,大凉山,她会一直走下去。

潘瑜把教书育人的热情和真切投入到拍摄当中。可能是女性摄影人,也可能是教师的工作经历,潘瑜的作品不是大山大水的轰动,而是温暖细腻的感动。

未来,期待潘瑜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柔软而有力量的影像!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村多了一口人(1)潘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