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有哪些不注意的小习惯,长此以往会有害?

以下的场景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容易遇到,甚至可以说是比比皆是:

跑步的时候,手脚在动,脑子却在考虑明后天的安排;

吃饭的时候,嘴巴在动,眼睛却看着手上的手机或者眼前的电视

睡觉的时候,身体不动,思绪却像瀑布一样倾泻而出……

这些场景司空见惯,俗称分心、开小差,不过我们可能根本不觉得这是个问题,甚至还对自己能一心二用而沾沾自喜。

--《认知觉醒》周岭

但是走神会让我们的生活质量变差,因为走神时,我们要么沉浸过去,要么担忧将来,要么幻想不可能实现的情况,走神可以让我们活在任何时候,唯独不能让我们活在当下。

分心走神还会造成拖延和低效,因为情绪总是滞后于行为,所以人们做事时进入状态往往很慢,需要情绪过渡。

书中还提到: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第一次相识的时候,盖茨的父亲就分别给他们一人一张卡片,让他们在上面各写一个词,描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自己。结果两个人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样,都是专注。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能让我们再次思考下专注的重要性:

一位行者问老和尚:“您得道前在做什么?”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问:“那得道后呢?”

老和尚说:“砍柴、担水、做饭。”

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

老和尚说:“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

我们需要收回分散的注意力,回归到当下的感受。让跑步就是跑步,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为什么当我们是孩童时,学习什么都很快。因为那时候我们善于投入,敏于接受,平和无忧,灵性十足。

随着行动越来越熟练,我们在行动上集中的注意力越来越少,分散在其他地方的注意力越来越多,于是我们不再去耐心感受行动。

我们在躯壳内装了一个混乱的灵魂,这个灵魂总是“做A想B”:刷牙的时候走神,走路的时候走神,洗澡的时候走神……无时无刻不在走神。

走神时,行动失去了感知,注意力也因为缺少了感受而无法形成反馈闭环,因此身体和动作开始不自觉地变得麻木或走形。

不信的话,你现在就可以感受一下:走神时是不是身体有一部分始终是僵硬的,神情有一部分始终是紧绷的?

感谢《认知觉醒》的周岭老师让我意识到分心走神是一件很有危害的事情,如果我的这段文字也引起了大家对专注力的重视,那就是有价值的。

避开枯燥的干货内容,关注东山东复东。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时有哪些不注意的小习惯,长此以往会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