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法》~阅读摘记第11天

图片发自App


第十一章  关于人生的目的

1.按理说,随着年龄增长,积累了经验,人品该日臻圆满,人格该日趋高尚,但恰恰相反,因为对健康,也就是对肉体的执着而滋长了利己之心,带来了“老丑”和“欲望痴呆症”。

2.我们死后留下的灵魂、意识体本身具有多大的价值?这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活在世上,获得了名声,获得了财产,获得了很高的地位,这些能够成为灵魂的价值吗?另外,度过了一个潇洒多彩、波澜万丈的人生,就会提高灵魂的价值吗?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在有生之年,为社会为世人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就是说,活着的时候做过多少好事善事,这才是万人共通的灵魂的价值。

3.提升人性,即磨练灵魂,这是最重要的。磨练灵魂,塑造高尚的人格,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忽略这个目标,人活着就没有意义。虽说每个人走过各自的道路,到达人生的终点,但不管哪种道路,都是“造物主为了磨练人性而赐予的道路”。我们应该这样去理解。

4.那么,为了磨砺人格,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实在太重要了,请容我反复强调:第一,为他人尽力。要努力去思考如何为社会尽力——就是“布施”;第二,戒勉自己、抑制利己之心——就是“持戒”;第三,忍受诸行无常、波澜万丈的人生——就是“忍辱”;第四,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是“精进”。我认为,关键就是要通过这四项去提升人们的人格。

5.“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这是释迦牟尼在2500年前就倡导的,目的在于塑造人格,引导人们踏入悟境。我相信,不管是否信仰佛教,这四条作为普通人的生存智慧,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好好实践。

6.我总是随身携带简便的佛教书籍,无论在飞机上或别的地方,只要有空就随时阅读。但是尽管反复学习,还是会很快忘记,不能很好地付诸实践。尽管如此,还是要坚持反复学习、反复思考、努力实践,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法》~阅读摘记第1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