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改善课堂纪律——(四(1))关注积极的评价系统

妙招 28善待学生的错误

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出现错误后,是孩子最容易丧失自信心的时候,老师一定要给予关注,并且给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不要让孩子把遗憾带回家,所以要善待学生的错误,及时抓住课堂生成,改善课堂纪律,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关注并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阳光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

二、善于捕捉课堂中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教师巧妙引导,修正,辨析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更合理的知识建构,同时训练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的真知灼见,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绽放。

三、建立错误病历本。

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待同一错误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出现,教师埋怨,学生懊悔,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这一顽症,就要帮助学生建立错误病历本。在错误病历本上,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规律性,也能够改掉学生马马虎虎的坏毛病。关键是错误病历本能改变学生对待错误的态度,对待错误的态度是减少错误的观点,态度决定行为,教师只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多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正视学生的错误。智慧的运用错误,课堂错误就会成为课堂教学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妙招 29让学生自己“认错”

教师对学生犯的非原则性的错误,就不必去严厉的职责和处罚,应该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分析,使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通过让学生自己认识,达到教育目的,改善课堂纪律,提高课堂效率。

在学生犯错不认错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冷静下来,以平静的心态,激情的谈话,论长比短,正面教育,创设一种平等说理的环境,让学生有反省,思考的空间。

一、暗示法。

当孩子出现轻微过错,不要急于训斥,更不要流露出不满,可提示他想一想,这样做好吗?暗示他做错了事情。

二、榜样法。

老师做错了事,只要是孩子知道的,能理解的,就要当着孩子的面重新表示懊悔,如说“我不应该,我很难过,太遗憾了,”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习老师的榜样,知道有了过错,应该悔改,

三、鼓励法。

当孩子为过失而悔恨时,老师应表扬他勇于认错的精神,鼓励他努力改正错误。谅解本身就是对孩子改正错误的最好鼓励,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平衡和情感上的满足。

四、熏陶法。

这种方法要求在情感的基础上,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认识到忏悔是勇敢和正直的可贵品质。培养孩子的忏悔心理要耐心细致,特别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勇于自我认知,自我忏悔的决心和感愈吐露真情的纯洁心灵。

妙招 30巧设物质奖励

美国著名教育家巴士卡里雅曾经宣称:“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智障,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等生的。”他的妙方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激励目标。他给学生出的题目的难度,比该学生实际能力稍高那么一点点,保证学生通过思考一定能够做出来,这样通过思考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激发他们从学习中产生一种自发性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焕发学习干劲。

给予物质激励时,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平时不要轻易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

有一个很浅显的比方,就是动物园里的老虎和森林里的老虎的区别。在他们的身边同样放上一只小动物,但是两只老虎的态度是不一样的。道理很简单,动物园里的老虎生活优越,不缺美食,所以小动物不会激发他的干劲。

所以许多成功人士都是从艰苦环境中挣扎出来的,正是由于他们体验到了艰苦,要什么没什么一无所有的感觉,反而激发了他们的斗志,磨炼了她们的意志。现在的孩子,几乎很少能够体会到生活的艰苦。所以会产生一种假象,生活很容易。这种家庭用溺爱包围起来的理想乐园和社会激烈竞争的残酷现实相脱离的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孩子的斗志,是孩子丧失了踏实奋进的动力。

二、激励要投其所好。

用什么来表扬和奖励孩子?当然是孩子最想得到的东西。也就是说,能够成为正强化物的东西,必须是孩子感兴趣的东西,这样才能够激发孩子的动力。

三、物质奖励不能过于频繁,切需要正确引导

采取的奖励方法不能简单化,不能给了奖品就完事儿,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奖励吸引孩子到学习上,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积极挖掘学习中有趣的事,慢慢吸引孩子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

四、物质奖励,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小技巧

交替使用不同的奖励方法,奖励要及时,物质奖励应具有一定得挑战性,跟孩子达成协议一定要符合民主原则,且家长首先要遵守承诺,阶段性的总结是很重要的。逐步降低物质奖励的次数,当孩子的好习惯慢慢走上正轨后,父母就要降低物质奖励的次数,同时逐步用精神奖励来取代,鼓励孩子自我激励。

待续……

妙招 31把握好公正的天平

妙招 32善于委婉地劝诫

妙招 33 尽量不当众批评学生

妙招 34巧用个别谈话

妙招 35适度的惩罚是必要的

妙招 36把握激励的最佳时机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快速改善课堂纪律——(四(1))关注积极的评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