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鸦片战争为什么发生?
2.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为什么失败?
3.如何评价帝国主义侵略?
4.为什么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维新失败?
5.为什么中国维新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
6.辛亥革命爆发历史条件
7.武昌起义成功原因
8.辛亥革命果实为什么被窃取?
9.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10.新文化运动兴起原因与内容
11.五四运动的原因与意义
12.中国知识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
13.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14.井冈山道路的主要内容
15.为什么要走井冈山道路(工农武装原因)
16.如何从革命新道路看毛泽东的历史性贡献(毛在开辟新道路中做了哪些事)
17.井冈山精神的内容和时代价值
第六章
18.为什么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彻底抗日?(日本的殖民统治威胁中国生存)
19.国名党在抗日的作用
20.中国共产党抗日作用
21.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第七章
22.解放战争爆发原因
23.共产党胜利原因
24.为什么新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而不是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八章
25.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6.改造成功原因
27.改造成功的经验
第九章
28.如何评价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取得的理论和实践成就
29.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出现曲折的原因
第十章
30.为什么要改革开放?
31.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32.如何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性贡献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答: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因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答:(1)在错综复杂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在两种矛盾的作用下,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 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 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
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4、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原因: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首先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决定的。其次,是国家经济特别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 教训:落后就要挨打,但是从根本上来说,不推翻腐朽的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腐败社会制度,要想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去进行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不可能的。
5.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包括哪4个方面?谈谈你的认识。
军事侵略:1.发动军事侵略,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劫财富
政治控制:1.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2.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3.扶植收买代理人
经济掠夺:1.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2.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3.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4.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文化渗透:1.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2.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6、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第一,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第二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第三,打击了外国侵略者,阻滞了中国半民地化的进程。第四,太平天国的反抗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意志。第五太平天国革命也是当时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一部分,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同时也震动了欧洲大陆 。
7、《天朝田亩制度》的相关内容。(书38-39)。
8、洋务运动的口号与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自强 求富
9、如何认识维新运动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意义:1、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2、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3、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失败原因:1.维新派自身的局限性
b.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惧怕人民群众
2.以慈禧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历史教训:1.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2.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在双半社会的中国走不通,必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意义、失败原因和教训是什么?
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政治: 1).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革命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形成了民主主义观念。思想(3),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之门。社会经济 (4), 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国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失败原因 (1)领导革命的资产阶级在理论上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在行动上不愿也不敢正面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推翻封建势力。在思想上识别不清真正的朋友和真正的敌人。 (2)资产阶级革命派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教训(1).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中国的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2).中国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走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 3).中国革命不能依靠少数人,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起来革命,革命才会胜利 。(4).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
中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
综述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1、 为什么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答: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三者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此期间,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协定,在中国享有各种特权,在经济上更是企图垄断中国的重工业,交通运输业,控制中国的财政金融。他们肆意的蹂躏我们的人民。而封建主义通过地租,商业投机,高利贷资本,苛捐杂税等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官僚主义则使得官僚资产阶级利用政治特权,从事金融,商业投机,发行法币等,扩大自己的官僚资本,造成经济混乱,又对工业实行垄断性掠夺,使人民无法生存下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因此推翻这三座大山的压迫,使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任务。
12、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
答1.三种政治力量。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13、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和政治两面性的特点?
在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中成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自身经济实力的发展上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也被资本主义列强的商品输出所遏制;本国的自然经济与统治者是限制民族资产阶级成长的内因。这些条件使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与外国资本主义一样强大的经济实力,决定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并自始至终存在着。
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双重压迫,具有革命性 生产发展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与本国封建统治者,具有妥协性。
生长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希望改变为使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社会。 自身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既不敢也无力推动社会变革。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4、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 (1).十月革命给予中国一个启示: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道路. (2).十月革命诞生的社会主义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并以新的平等态度对待中国.有力的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 (3).十月革命中俄国工人,农民和士兵的广泛发动并由此赢得胜利的事实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推动他们去研究这个革命所遵循的主义. 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的比较,推求,才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蓬勃兴起,在李大钊等的影响和当时形势的推动下,一批爱国的进步青年,尤其是那些初步公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经过各自的摸索,走上了马克思主义的道路.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明确地同第二国际的社会主义民主划清界限.注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学习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开始提出知识分子应当同劳动群众想结合的思想.
15、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简述中国中共产党建立的历史必然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勤劳勇敢,富于斗争传统。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重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根本改变了。(1)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客观上呼唤着中国共产党的产生;(2)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阶级基础;(3)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思想基础;(4)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产生的实践条件
16、新文化运动的标志和内容?
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前期实质:资产阶级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
前期内容:思想革命: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内容:宣传十月革命,宣传社会主义。五四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
17、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和意义?
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意义:第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政治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英勇斗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第二,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运动和思相思想解放运动,它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新时期,同时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第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第四,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18、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的标志?
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斗争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八七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方针。
八七会议以后,举行了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国革命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二)走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农村为重点,到农村去发动农民,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武装斗争,建设根据地,这是1927年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依靠了党和人民的集体奋斗,凝聚了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而毛泽东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三)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首先把革命进攻的方向指向了农村,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和农村应当成为党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社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明确指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的中国革命,以军事发展暴动,是一种特征;还科学阐明了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武装斗争于根据地建设这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泽东指出: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议的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是对1927年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同当时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做坚决斗争基础上形成的。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随着革命心道路的开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复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和根据地逐步发展起来。红军游击战争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成为积蓄和锻炼革命力量的主要战略阵地。
20、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特点?
1)创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突破了苏联模式)
2)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
21、井冈山土地法?
1928年12月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它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否定
封建土地所有制。
该法规定: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以人口和劳动力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
该法有以下局限:1,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没收地主土地;2,土地所有权属于政府而不是农民,农民只有使用权;3,禁止土地买卖
22、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哪三个“左”倾错误?这期间为什么会连续出现这些“左”倾错误?
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1928年4月的“左”倾盲动错误;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 原因:(1)八七会议以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GCD内部事物的错误干预和瞎指挥;(2)(主要原因)GCD不善于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23、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会议内容:军事和组织问题 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博古任红军总政代主任,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的新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历史意义: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4、关于土地革命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给富农以经济出路,给地主以生活的出路。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25、为什么说中国GCD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民族抗战的路线,采取的是持久战的战略方针。(2)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并坚持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 (3)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反对妥协,分裂和倒退。;(4)中国共产党积极建设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抗日民主根据
地实行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减租减息,大力发展生产,积极进行全化建设和干部教育。(5)在大后方开展抗日民主运动和抗战文化工作,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溶入中国国情,创立出的新民主主义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使他们极大的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26、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是片面的抗战路线,即不敢放手和武装民众,将希望单纯寄托在政府和正规军的抵抗上,这种抗战路线在敌强我弱,日军装备优良国军装备落后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取得抗战的胜利的。这是国军在正面战场屡战屡败的原因之一。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国民党的正面抗战功不可没!尤其是在抗战初期有效地遏止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它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共产党敌后开辟战场提供了便利条件。但在抗战后期,由于国民党采取“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陷。总的来说,国民党的抗战是中华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27、毛泽东思想正式形成的标志?
1945年4月至6月召开的中共七大,正式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会议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的一切工作的方针,反对任何形式的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的偏向。中共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指导思想,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党在理论上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的结合产生了一次历史性的飞跃;它使全党的认识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从此,毛泽东思想成为党和人民的一面旗帜,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
28、抗战胜利的原因及意义?(书148-149)
29、了解中共7大、六届七中全会、三三制、西安事变
30、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实际承认中国共产党的谈话。以国共两党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31、民主党派主张的第三条道路在中国为什么行不通?
民盟企图在国共对立的纲领之外,走第三条道路,是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是旧民主主义的道路。但中国在战后面临的是两种
命运、两个前途的尖锐斗争。客观形势决定了人民没有走中间路线的余地。持有中间路线想法的人们一接触到实际斗争,尤其是内战重起,就使他们只能在国民党或GCD中选择道路,而不能有其他道路
32、国民党政府失败的原因?
①民心向背,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国民党反动派违背人民的愿望和历史潮流,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人心所背。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进行了不懈努力,所进行的是自卫战争,人心所向。
②群众基础上,国民党空前地出卖国家主权同美国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妄图坚持一党独裁统治,非法召开伪国大,制订伪宪法,政治上陷于孤立。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反卖国、反内战、反独裁与反特务恐怖的广大阵线,赢得了各民主党派和全国人民的支持。
③经济上,国民党为了进行战争肆意掠夺人民财富,造成物价上涨、工商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破产,经济陷于崩溃的边缘。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开展了生产运动和土地改革,翻身农民积极支援前线,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
④军事上,中国共产党实行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以运动战为主要作战方法。并抓住有利战机,及时展开战略反攻和主力决战,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33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及经验?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领导核心)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理论指导)
3、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正确路线)
4、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武装力量)
5、组成了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
经验;1、首先,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是由于她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2、其次,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新中国。
3、再次,建立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4、最后,在中国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必然。
34.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1952年年底开始酝酿1953年正式提出
内容:要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
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5.中共八大内容指出:1.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
2.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3.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意义: 正确的,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36.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A.内容: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
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1.全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
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
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3.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
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
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B.意义: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
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是对党的三代中央
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毛邓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
的重大战略思想
和谐社会: A.内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意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
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的理解和把握更加全面、深刻、协调、均衡,丰富
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相互关系:内在统一性:1.没有科学发展观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2.和谐社会是在发展基础上正确处理
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
3.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
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37.改革开放
1. 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推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多项改革事业取得重大进展
3. 全方位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取得重要进展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6. 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
7. 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8. 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9. 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10. 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