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框架”中一个重要的词叫“范式”。什么是范式呢?范式是一系列紧密相连的预期。当我们对一些事情有了范式以后,即使不做更多细节的讨论,也能够在这些事情上达成一致,得出一个相同的结果。
拥有范式的好处是什么呢?比如我们都学过牛顿力学,那么你只需要说“那是一个杠杆”,对方就会明白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但假如没有这套范式,那你想要解释为什么压水机能够把水从地底下压上来,就得解释半天。这就是范式的好处。范式可以提高效率,它可以形成科学界的预期和公众的预期。
但是范式也有他的问题。就是一旦形成了一定的范式以后,它就会很难被打破。当你陷入一个范式当中而不自知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固化的思维,你思考问题的时候就会被约束住。并且只要你打破它,就会引起人们强烈的情绪波动,像布鲁诺这样的人会被烧死,伽利略会被判终身监禁,就是因为这个道理。范式是一个逻辑和情感的混合体,一旦你接纳了一个范式,就很难接纳新的东西。
那么,怎么去打破这些范式所造成的框架呢?比如,脑筋急转弯就是一个特别好的打破范式的练习。我们来做一题看看:汤姆和珍妮躺在地上已经死亡,周围有很多碎玻璃渣,还有一摊水。这时候问你,他们是怎么死的。
如果你的范式当中认定了所有关于谋杀、关于死亡,或者有一个名字的都是应该是人,那你就会往福尔摩斯的方向想。玻璃渣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有水?是不是用冰做的凶器?
而答案是汤姆和珍妮是两条鱼。因为这两条鱼的玻璃缸打碎了,所以它们躺在那儿。打破这个范式,想到它们说不定也是鱼,这件事情就简单多了。所以脑筋急转弯,是打破框架的一个练习和游戏。
爱因斯坦说过很重要的一句话,他说:“在引起问题的框架内的思考,将永远无法解决问题本身。”也就是说,思考的出发点是带来问题的原因。你希望通过使劲地思考,通过多增加点资源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是不对的,我们得改变自己思考一件事情的出发点,换一套新的范式和框架,才有可能重新解决这些问题。
2、“隐喻”是一种语言,而这种语言一旦跟认知框架相结合,将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我们生活中会出现很多隐喻,比如“癌症是我们的敌人”就是一个隐喻。当你说“癌症是我们的敌人”的时候,你对待癌症的态度是什么呢?那不就是战斗吗?战斗就是要牺牲,就是要有英雄。化疗和放疗这些治疗方式,会让你的身体承受很大痛苦,但也要去做,因为你要勇敢,你要跟它作战。所以当你用“敌人”来隐喻癌症的时候,这是一套不同的哲学。
后来有医生提出,说我们可不可以认为“癌症是我们的邻居”,就是把癌症当作一个不太喜欢的、令人讨厌的邻居,但是它就是得跟我们长期共存。所以你就会做好跟这个邻居长期共存的准备,你就需要去观察它、了解它,减少跟它的摩擦,希望与它共同存续的时间越长越好。这就是关于癌症的两种完全不同的隐喻。隐喻能够大力地影响我们的思想,它对我们的束缚作用非常大。
隐喻可以分成哪几类呢?第一类叫结构隐喻,就是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你把一个不太好理解的东西变得具体化,这个叫作结构隐喻。比如什么是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当你把时间视作金钱的时候,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对于时间的态度:它是可以计算的,它是可以分割的,它是可以交换的,它是可以衡量产出的……所以你会想办法珍惜时间,想办法去做更多有创造力并能够赚钱的事。所以这种不同的隐喻,代表着我们对于事物的不同看法。第一种叫结构隐喻,就是把抽象的事物,用一个具体的东西呈现出来。
第二个叫作方位隐喻。方位隐喻在各国的语言当中都有。比如别人骂你“你飘了”,飘了就表示方位,意思是你往上走了。这就是方位带来的隐喻。再比如 “我们要努力向上”,“努力向上”的意思就是通过努力不断地获取成功,不断地往上面这个方向走。还有“我最近的情绪很down”,也就是说情绪很低落,这些都是方向。我们可以将空间维度和抽象概念相结合,把本来不理解的这些抽象概念,通过这些方位把它明确化。
还有一种叫作本体隐喻。本体隐喻是我们将经历描绘为物体或者物质。比如我们俩聊天聊得很投机,有个说法是“我们俩发生了化学反应”。如果我们俩聊天觉得没感觉,就是“我们没有发生化学反应”。这种感受就是我们把一种描述不清楚的经历,通过物质或者物体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3、“偏见”:第一类叫作情境偏见。就是因为有环境的比较,才造成了认知的偏见。比如说,人们都觉得幸福是相对的。你说你买了一辆20万的车,幸福不幸福?这话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你周围的车是多少钱的。你开到你们家小区一停,周围都是200万的车,你这车20万,就觉得一点都不幸福。但如果你周围的人都没车,那你就觉得很幸福。实际上这种东西是相对的,这叫情境偏见。
我们经常会被情境带跑,这种判断的感受是不准确的,因为我们会被周围的情境所影响。就好像我们在《思考,快与慢》里讲到的锚定效应,我们讲到人和人之间的第一印象,其实都是情境偏见的一种。所以我们要小心情境偏见,要注意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感知和看法是真的客观的,还是受周围情境的影响最后给带偏的。这是第一类偏见。
第二个叫作预期偏见,就是你想看到的东西会影响你真的看到的东西。你们有没有发现,你喜欢的人怎么看都顺眼,干啥事都行,怎么都觉得这小伙子真棒。为什么?你喜欢他,你心中预设了这是一个好人,所以你看到的他都是好的。
但是假如你心中存在一个成见,你觉得这人讨厌,看他就来气,这时候他做什么你看着都不舒服,做什么你都觉得别扭难受。这就是我们说,你习惯看到的景象对整个决策的影响。
第三个叫后视偏见。后视偏见是什么呢?就是相信自己的记忆比实际的情况更准确。过了很多年以后,大家回顾当年所发生的一些事,会产生争执。有人说这件事是这样的,另一个人说不是,我们大家的记忆不一样了。这时候你会觉得我记忆当中的事才是真实的。
最可笑的就是金融危机以后,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都认为自己准确地预测到了金融危机。但你去看他们在金融危机之前的言论,你会发现他几乎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他只是在一个不知名的场合,偶尔地提出了一句万一发生什么情况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但等到他事后再回忆的时候,他就会认为我当时就是这个观点,其他那些乐观的观点都忘了,不记得了。这个东西叫作后视偏见。
怎么才能够克服这些偏见呢?这里边有一些方法。
第一步,确定所要做的决策及与之相关的信息。你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决策,相关信息找清楚。
第二步,识别造成偏见的认知框架。
第三步,去除认知框架或设计替代的认知框架。
第四步,考虑替代认知框架可能带来的结果。
其实就是你得先识别,识别出来了以后加入新的框架,考虑新的框架所带来的影响。这就是我们说重新观察、克服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