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学新出发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学好难好复杂。而最大的收获便是对科学尤其是中国科学似乎有了一个比较全面,或者说是比较清晰的认识。每当我们说起一个看似熟悉的内容时,更多的或许是关注其纵向的发展或者横向的延展,往往是忽略了其本身的内涵。“科学”一词便是如此,“什么是科学”,这个问题我们似乎从未认真思考过,我们也总是会提到科学这个词,却从未想过去探究它究竟是个什么,就像小的时候老师经常会问,“同学们长大之后想做什么工作?”班上许多男生都会回答“科学家”。以前觉得大家的志向很远大,很羡慕,可是慢慢长大以后,我总是会想,究竟什么是科学家?很简单却也很难回答。本书尽管书名提出的是“什么是”的命题,但是全书似乎并不是以给科学下一个哲学定论为切入点来探讨科学的内涵,或者是以科学的哲学定论为书写目的进行阐述并总结,而更多是希望通过对科学的追根溯源,帮助国人更好地理解科学,正确的认识并看待中国科学的发展,“引发中国人反思并纠正自己对科学的长期误解”,“重新审视我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

通读这本书之后,才大约能够理解作者整个写书的逻辑,首先抛出问题,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而这些理解是否正确,则需要追根溯源,回到这个词的母体,西文science,由此对其获得一个较为真实的理解;接着对西方科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其中不乏我们熟悉和不熟悉的内容,同时对西方博物学进行简要梳理,成为与数理科学平行的另一条西方科学线索,从而对西方科学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最终综合两条线索对中国古代的科学重新进行准确的定位。直到读到最后一章,我才能够将前面的内容综合起来,理解前几章内容的用意,对中国古代的科学形成一个清晰的认知。

第一次接触李约瑟难题是在高中的历史课本里,而在读本书之前,我始终认为李约瑟难题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很发达,却没有产生近代科学?的确。然而在高中时期,基于备战高考的背景下,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往往是从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概括,形成一个基本框架。我们之所以那样回答这个问题,一方面在于我们下意识地承认了这个问题的正确性,没有对其提出质疑;另一方面则是想当然地将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等同于一些发明创造,即简单地将技术等同于科学,这也是吴国盛先生在本书中提出的。然而在思考李约瑟难题时,我们实际上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究竟什么是科学?问题的前提都没能弄懂,何谈能够正确的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

鉴于科学一词是从西方翻译而来,因此要弄懂它势必要对西方科学追根溯源,而在追溯过程中发现由于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我们对待科学的态度也不同,因而无法用统一的西方科学标准来套用中国科学实际,也正是这个原因,要求我们必须对中国古代科学进行正确的定位,即中国古代的科学更多的是一种博物学而不是数理实验科学。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中国是农耕文明,西方是海洋文明,属于农耕文明的我们更多的是聚集在一起,安于一地,集体劳作,重视血缘亲情,仁爱,强调伦理学,直至现在我们都始终强调道德,仁孝,重视集体主义;而属于海洋文明的西方,那里的人更多的是向外走,不安定于一地,更多的是追求自由,不受血缘的捆绑,渴望成为独立自主的人,直至现在我们都能从西方人身上看到更多的大无畏的冒险精神。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影响下,各自的科学发展也呈现了不同的发展走向。

中国古代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从四大发明到天文、数学、农学、医学等众多方面,然而这些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吗?曾经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的回答必然为“是”,然而现在看来这其实关注的仅仅是它们的结果,我们忽略的是这些成就背后的目的或者说动机。希腊理性科学的基本特征就是其非实用性与演绎特征,它“纯粹为‘自身’而存在,缺乏功利和实用的目的”,同时“不借助外部经验,纯粹依靠内在演绎来发展‘自身’”,简而言之他们追求的是求知,是知识本身,他们强调推理,而不是实际应用。相比较来看,中国古代人们接受教育,探究知识,其背后的功利性太强烈,学习更多是为了入世做官,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或许在某些地方确实存在着纯粹探究本质内容的人,但是在显性的位置上,大多数的人始终无法摆脱功利的目的,只有实现功利的目的,才能在官方的保障下继续做学术,由此形成了一个循环,另外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许多“科学成就”更多的是强调他的实际应用,比如数学《九章算术》确实是一本关于数学计算的专著,但是也必须同时注意到整本书是由一些具体的数学计算实例组成的,它并不是单纯为了研究数学,其主要目的是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这两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科学”和西方源头的“科学”是完全相背的,这实际上又回归到了中西方古代文化差异上。

由此看来中国古代“科学”的存在与否,必然不能以西方理性科学甚至后来发展起来的数理实验科学为参照,我始终认为无论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必然或多或少的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发展,“科学”一定会有的,关键是如何界定和看待科学。因而此时,“博物学”这个曾经在世界科学史上有着一段光辉岁月的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就不能被忽视掉。“博物”一词首先从字面上来看,博,广大;物,万物,基本上就囊括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因此“博物学”或者说“自然志”是研究自然界各种事物之学,第二种说法中的“志”更能说明这种科学的特征,即对具体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探究、调查、记录。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不仅有“科学”,而且十分兴盛,突出表现为天地农医四方面的记载:中国古代对天象有着较为详细的观测和记录;有着形形色色地表现象的记载;农学更是典型,包含栽培植物、驯养动物以及农业生产技术;各类医书也是详载了各类疾病、诊疗原理、药草特征等。这样看来,可以说,中国古代没有理性科学,但是有研究自然万事万物的博物学。在本书中,作者想要强调的也是希望后人在力求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过程中重新梳理中国科学史,是从历史中梳理出中国古代的博物学,形成全新的古代科学史,为中国古代科学正名。

通读本书,似乎并没有从中找到那个句子明确地给科学下了一个定义,或许会有一种想法是“如此看来,本书并没有回答其书名中陈述的问题”,但是换个角度想,全书始终是以时间为线索为我们梳理了“科学”在西方的发展历程,在与中国古代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了“科学”这个东西,它就像是一个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感受,通过梳理,让读者借助作者的观点形成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同时本书拓宽了读者的视野,一方面打破了人们惯常地将科学简单的等同于技术的思想认识,能够从一个更加理性、哲学的角度去认识科学;另一方面关注到了博物学这个大多数人都比较陌生的领域,尽管曾经的博物学随着学术专业的发展,现在基本上只是一个空集,但是这一概念,这一认识科学的角度是广大读者可以循之思考借助的,同时也给出一个重新梳理中国古代科学史的线索。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中国古代科学形成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对科学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感知,同时给我了一个明晰的看待、思考、解决问题的思路。在思考一个问题时,首先需要确定这是一个真问题,它不能建立在一个不明确的甚至错误的前提基础上,对它的回答要能够对历史做出反思总结,对未来做出预测准备;其次在思考时不能先入为主,必须对问题进行准确客观分析,分解问题的各个部分,将其分别置于相应的概念之下,不能模棱两可;再次在回答时要充分回归历史,不该仅仅着眼于当前,从一个俯瞰的角度来看,问题大致可分为“what”“why”“how”三种(此处之所以用英文说明这三种分类在于,正如作者在书中提过的,一个英文单词呈现在这里可以同时隐含着多种意思,而却很难用一个汉语词语将英文所隐含的所有意思完全表明清楚),这三大类问题,要全面准确的回答都必须要回归到历史中去,在历史的行进脉络中去反思总结发展。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在我只读了一遍,过程中还是充满晦涩的感受,写出来的内容也是零零散散有些不知所云,仅仅是浅义地表达出自己初读后的一种模糊的感受,相信在今后再读时,定能有全新的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古代科学新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