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乐乐,众乐乐 ——记岳喜红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会


  2021年7月31日晚七点,岳喜红名师工作室在微信群开展了优秀教学设计线上观摩研讨。

  主持人:王丽娟

  课例分享人:王丽娟、陈红予、乔丽丽、徐艳霞、安红岭

  评讲人:王利、郭珍珍、刘钧岭、岳喜红、朱永芹

    七月流火,热情未央,抓住七月的小尾巴,岳喜红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开展了第二次优秀教学设计线上研讨会。

    此次活动分为两部分:

  1.工作室第二组的五位成员晒出自己满意的一节课: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进行教学阐释。

  2.工作室第一组的五位成员做相对应的主评,工作室其他人员分享自己的看法。

  首先,王丽娟老师对自己的课娃娃《昆明的雨》进行阐释。王老师整节课的教学,以“美”贯穿始终:赏美景、析美情、品美语。赏美景——关注选材上的“形散”;析美情——关注情感上的“神聚”;品美语——关注语言的“淡而有味”。这三个环节,从“画面”到“滋味”,环环相扣,自然形成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王利老师以《上出自读课的特色来》,从关注“单元提示”,关注“阅读提示”,关注“自主学习”三方面评价了王丽娟老师的课,并结合王老师的课谈了自己对落实本单元目标的两点思考,思考深入,见解独特。

    其次,陈红予老师对自己的课娃娃《<论语>十二章》进行阐释。陈老师从朗读实词,理解文意;析读虚词,积累语感;趣读插图,体验学习三个环节展开教学,抓虚词,练语感,以读促教,在读中体会文意,在读中感知、理解、质疑、探究 。尤其是导入和结尾部分,由学生熟知的村子引入孔子,让学生觉得圣人就在身边,拉近学生与圣人的距离。结尾处将《<论语〉十二章》中的四字词语拎了出来,以诗作结,意蕴深长。

    郭珍珍老师围绕着“以读为线,妙趣横生”这八个字,对陈老师的课进行了详细地点评。

    接着,乔丽丽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一颗小桃树》进行阐释。乔老师把这节课设置了五个教学环节:“字词积累”、“一颗小桃树”、“我的小桃树”、“我与小桃树”及“我们的小桃树”。几个环节之间层次分明,呈现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螺旋上升之态,从基础字词到内容感知、情感手法,再到立德树人的无声渗透,可谓设计用心,滋味悠长。乔老师的这节课,设计的课件美,阐释时的声音美,设置的背景音乐美,带给我们的真是美的享受。

    刘钧岭老师从紧扣要求设计有滋味、巧借称呼发现有滋味、精彩收尾升华有滋味三方面进行点评,并且,每一方面都谈到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希望每个语文老师在教学中都要努力找到每篇课文的语言点,做汪曾祺笔下的“一根筷子”,深深地扎在语言深处,从而实现文本,作者和读者共话,使语文课更高效,更有价值。

    紧接着,徐艳霞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刘姥姥进大观园》进行阐释。徐老师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初读文,理情节 ,通过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小说内容,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再读文,析人物,通过跳读课文,找出文中能够充分展现刘姥姥形象特征的语句,分析刘姥姥的形象;研读文,学描写,通过对众人的笑的分析,对重要人物的笑的分析,得出三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使品析形象时有了抓手,有方向,引导学生跟着课文学写作。

    岳喜红老师对徐艳霞老师的课进行点评。第一,利用助读系统建立学生与文本的链接。以助读系统作为建立学生与文本链接的主要参考,从中提炼出合宜的教学内容,如人物形象、对比、赏析式批注等,润物无声的适时引入教学过程中,学生直接感受到阅读提示和批注对于一篇课文学习的重要性,让自读课的助读系统发挥实效。第二,解读“笑”中所蕴藏的“写作密码”。教学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笑”,品悟解读“笑”中所蕴藏的人物性格与身份,赏析与借鉴作者在描写人物群像、人物个像以及场景时的“写作密码”。

    最后,安红岭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孤独之旅》进行阐释。安老师从理情节,品“孤独”;析内心,话“成长”;赏景物,悟主题;联生活,谈感受四方面展开教学。

    朱永芹老师从教学设计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合作分心人物内心,体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抓住文章特色,赏析景物,悟出主旨,训练学生思维力;联系生活,以写作训练为载体,引导学生自己感悟成长真谛四方面进行点评。此外,针对这一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教学设计中是否用“孤独”作为一条线把设计串联起来,避免板块式的分割。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两个小时悄悄溜走。参与的每一个成员却意犹未尽。

    这一节节课,亦是一盏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专业成长路上,一个人引路,一群人探路,独舞与狂欢都将会水到渠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乐乐,众乐乐 ——记岳喜红名师工作室课例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