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什么,所有美的东西都是困难的——读柏拉图《大希疪亚篇》

美是什么?教科书有教科书的说法。据说柏拉图的《大希疪亚篇》是最早探讨美的定义的著作。有许多人从这篇文章获得美的知识,但是什么是美,现在也没有人说得清楚。

文章秉承苏格拉底的一贯作风,将所有语言表达的定义敲击粉碎,最后只留下一句“所有美的东西都是困难的。”

哲学家总是说《柏拉图》表达的是柏拉图的思想,什么早期、中期和晚期。我觉得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更恰当的说法应当是柏拉图的著作表达了柏拉图认可的思想,而这思想的来源应是苏格拉底。因为柏拉图也许并没有真的明白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最重要的思想不在于结论,而恰恰在于没有结论。他通过这种否定各种定义的行为揭示了一个道理——绝对的真理无法用语言明确表达。这在中国哲学称之为“无”,在印度哲学可称为“双昧”。可惜的是,西方哲学沿着寻找绝对解释的道路,毫不回头。

美是什么?其实一开始就给出了结论。希庇亚的美和苏格拉底的美注定是不同的。苏格拉底问“为什么古代因其智慧出名的伟大人物...不习惯参与政治活动?”希庇亚的回答是“无能”。这一点已经表明了两人的不同。这样的两个人又怎么能得出关于美的一致的定义呢?为什么有人说《大希疪亚篇》是伪作?原因也在于此。这篇文章不仅仅是探讨美,从一开始就是苏格拉底对希庇亚的嘲讽。而双方在社会上又各自代表了一个群体。苏格拉底认为“古代的伟人没有一个认为要为自己的智慧收费”,而在谈及希庇亚时,他说“现在人们普遍认为聪明人必须为自己打算,衡量智慧与否的标准则是挣钱的能力”。是不是很熟悉?伪作的说法产生于19世纪,这绝不是偶然。

美是什么?希庇亚一次次的说出美的事物,虽然苏格拉底一再强调他们寻找的是美本身。其实这不怨希庇亚,因为在他看来,少女、黄金...这就是美,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美本身。而苏格拉底寻找的却是一种捉摸不定的属性。美在他们眼中本来就是不同的。是的,美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是不同的。环肥燕瘦,沉鱼落雁,又怎么会相同呢?没有明确的定义并不影响美的感受,也不影响这个词的使用。如果这样,那又何必要一个唯一的定义呢?毕竟,美无法自己表现自己,只有通过美的事物表现自己。

最后,苏格拉底应该是懂得了美的定义了。因为他说“我终于明白这句格言的真正含义了。”这句格言就是“所有美的东西都是困难的。”是的,这句格言已经准确的定义了美。只是这句话看起来是不美的,只有真正懂得美的人才看见她的美。感谢柏拉图留下了这句格言。

阅读原文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是什么,所有美的东西都是困难的——读柏拉图《大希疪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