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23反思24:温柔而坚定、小事中学会拒绝、倾听的第一步是闭嘴

温柔而坚定

用温柔而坚定的表述,代替恐吓、打骂;用温柔而坚定的眼神,代替强制、唠叨。

今天和娃相处我都在践行这个方法,脑中也不断提示自己,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学英语时,之前娃看到录音作业,就抵触,嚷嚷太难了、我不会、我不要录音之类的话,之前我的方法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先是变着法地哄着她,说录完音多给她讲个故事,或者让她多看一个动画视频,或者今天只录一个而不用把两个都录完,或者鼓励她老师说她读得很好,很喜欢听她的录音,或者说别的小朋友都读了,刺激一下她,等等。总之就是想方设法的让她开口。

有时候,这些失效、我耐心缺失,我还会吼她、凶她,你读还是不读;你几天没读了,再这样下去,一点点英语感觉就没了;你不读,英语还怎么能学好;你今天再不读,你就别学英语了;你知道你学英语花了多少钱吗。当我把这些我平常凶她学英语的话,写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这些话里带着“刀子”,娃在这种情况下去完成英语录音作业,也是低效而痛苦的。

抱抱坚持陪娃学英语的我吧,这个过程挺费妈的,不知不觉也坚持了一年多了,我挺不容易。

今天的学英语,我温柔而坚定。娃还是像之前一样嚷嚷着,拒绝录音。我指着墙上便签纸,温柔而坚定的说“你看,这五点是你想出来的,第一步先听一遍,我们先听一遍”。听完,娃还是拒绝,说太难了,我都不会。我继续温柔而坚定地说,这个绘本里,都是你会的单词,只有有两三个单词你不会,其他你都会。这一步,就是把不会的单词读三遍。这也是你想出来的好方法。读完后,她自己想要开始录音。

录得过程里,我没有再挑她读不标准的地方,不能太苛责了,我告诉自己,先完成再完美,先让她从录音中获得满足感。第一个录完了,系统打分30分,平常娃的绘本阅读系统打分都在50分左右,我忍了。我掌声鼓励,真不错,第一遍就录下来了,给你鼓掌。我们继续下一个吧。

第二个,也录完了,这个比上一个简单,娃读得也比上一个上心,系统给了74分,这个分真是娃读过的最高分。我和娃都很开心,我掌声热烈,宝贝你真棒,读出你最高分呢。你这些单词都会,只要你认真读,你就是很棒的。趁机一阵夸,鼓励她下次只要认真就会很棒。而娃也看是由衷高兴,最高分最高分的嚷着。

整个过程,我的语气没有之前的哄着啊、凶着啊,而是温柔而坚定,效果比自己好多了,而我内心也没有累了,毕竟哄着说话、凶着说话需要的能量是很足的。

今天的睡前阅读,我也是温柔而坚定。之前娃睡前读绘本的话,说好一个,耍赖皮、喊啊闹啊,就要你再读一个再读一个,有时候怎么哄也哄不好,我还着急着都这么晚了要睡觉啊,偶尔就会升级成凶骂,本来美好的一天,搞得在凶骂、哭喊中结束,我挺无奈,不想这样却没有更好方法。

睡前一个故事结束,又嚷着讲一个,协商后,讲了一个,娃还要讲一个,我温柔而坚定的说,刚刚说好了讲完这个睡觉了,我上个厕所,回来咱们就睡觉。

上厕所的时候,娃还嚷着不要睡觉,我要读故事,她爸跑过来,说都十二点了你还听什么故事,睡觉啊,不睡觉你明天起不来啊,然后就听见娃在那让我不要,你不要管我,我要妈妈给我读,不是你给我读。娃爸悻悻走开。而我没有理会。

等我上完厕所回来,温柔而坚定的说,我关灯了啊,睡觉了。关灯睡觉,娃也没有再喊着要读故事或者发脾气。

温柔而坚定的告诉孩子,我会怎么做,然后就这样做。比揪着她情绪化的语言,摆事实、讲道理、凶吼骂,亲测下来的效果好多了。

从小事尝试拒绝,拒绝是一种沟通

今早和同事们一起搭车去工作,头一晚同事好意说顺路来路上接我,可以在我家附近找个地。

我挺开心,可以省路上时间呀,欣然答应。

同事比原定的时间晚了半个小时,让我反思“省时间”这个是不是个悖论?

同事晚时间的原因是,路上堵车了,为了按原计划原地接我,绕了一大圈,给同事也带来了不便,我心里也特别不好意思。如果我从单位和大家一起出发,遇见堵车,我们还能及时调整路线,不用在另外考虑我。

于我,加上我找碰头点和同事沟通用时20分,碰头点来回家共40分,提前到在路边等了40分钟,一共100分钟。而我直接从单位来回也只需80分钟。而且路边等待的四十分钟我一直在盯紧过完车辆,免得错过,也免得同事看到我是在低头玩手机,给人一种就等着你来接的感觉也不好。

一算账,节省时间是个悖论。

于我,我发现自己不太会拒绝别人,沟通中害怕拒绝。同事提出来的好意,我其实是想拒绝,我本来想着从单位搭车出发,还能去单位顺带处理事情。

结果是,时间也没省、事情也没处理、还欠了同事的好意。感觉是个不合适的买卖。

下次,我从一开始就拒绝。“谢谢你的好意,不用麻烦了,我去单位和你们一起走”。

正好我可以从这些小事中,学会拒绝,学会博弈,沟通中的拒绝,并不意味着什么。把拒绝处理好了,拒绝也是一种沟通,更是一种沟通能力。

倾听的第一步是闭嘴

我有个不好的习惯,由于和陌生人或不太熟的人,沟通时,特别害怕冷场,所以会强迫自己多说,一直说话,说些废话。这样导致的后果是,我自己绞尽脑汁说些无意义的话,心有点累;他人以为我是个能聊话多的人,其实我并不是。

比如和同事一起搭车去工作,来回路上近两小时。在车内封闭空间里,我们三个不太熟的人,我搭车吧,也不好意思睡觉,也不好意思不说话看自己手机,感觉把人当司机了,自己哇哇说吧,也不知道说什么,绞尽脑汁,害怕冷场。

反思这个过程,我有一个错误假设:不说话、睡觉,就是把人当司机了。但仔细想想,这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别人并不会认为你不说话了打瞌睡了,是把同事当司机了。

我还有一个新认知:学会闭嘴,尤其是在和非熟悉的人相处的时候,言多必失。而且人都是愿意聊自己的事,说自己的东西,这是人性使然,这可能也是我绞尽脑汁也要聊一些不痛不痒的东西,而不愿意冷场的原因之一吧。但学会闭嘴,其实是也是一种沟通能力。

下次,我学会闭嘴,大家都不说话,并不意味着尴尬,也不意味着谁对谁有意见;如果大家尬聊,也要及时把话题递给对方,自己闭嘴,鼓励对方多说,对方说得多也说得爽了,人际关系会更协调了啊。

人有两个耳朵,一张嘴,时刻提醒自己闭上嘴。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23反思24:温柔而坚定、小事中学会拒绝、倾听的第一步是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