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北方农村颇有意思,耐人寻味的农家小事。平淡却又不平凡,点滴都是生活。折射出不同时代的农民身上相似而又不同的人物性格,你细品。
上坟
“你一个堂堂的镇长,让你给老子弄个低保,你推三阻四,诚心气我吧”。在给母亲杨桂花上坟的路上,潘向东对儿子埋怨道。
儿子潘强嬉皮笑脸说:“爸,您都过上小康日子了,比县长都不差,还要啥低保?要是钱还不够花,我工资卡交给您”说着,把一根烟递到父亲手上,点着火。那神情根本不像一个镇长。
老潘头一边狠狠的吸了一口烟,一边出神的望着母亲的墓地,现在是生活好了,可我一想到当年,心里就不是一个滋味……若有所思的老潘头加快了脚步。
潘强紧跟着父亲,来到奶奶杨桂花的坟前。
追忆那个贫穷的年代
纸钱燃烧着忽明忽暗的火光,映衬着父子的脸。潘向东的思绪回到了四十年前的那个上午。
“向东,你去大哥家借点米吧,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刚生完孩子不久的媳妇一脸愁容对潘向东说。
“大哥家过的不宽裕,如今这年头,日子难啊”。潘向东继续说,“我们兄弟六人,都是靠在
生产队挣公分,每家分的粮食就那么点,咱们没有,他们也紧巴巴的”。
“咱爸没的早,咱妈拉扯你们六兄弟,不容易。我知道你们兄弟孝顺,自从分了家。每人都把分的粮食给妈送不不少,可妈毕竟一个人,能吃那么多吗?”媳妇偷眼看着潘向东,怯生生的埋怨道。
潘向东望着嗷嗷待哺的儿子,无奈的说:“那我去找咱妈借点,等过段日子秋粮下来了,咱就还上”。媳妇满意的点着头。
潘向东排行老三,是杨老太太最疼的儿子。
“妈,您这还有米吗?我想借点”,潘向东说着,像犯了错的孩子。杨老太太一愣,没有接话茬,随口说到:“小强这娃长的像你,虎头虎脑的讨人稀罕”。“妈,家里实在是没粮食了,我媳妇吃不饱,小强就没奶吃,您不心疼您孙子啊?”潘向东有些急了。
“你是知道的,我都是靠你们兄弟们给的,能有多少,你去问问你兄弟们,谁家还有?”潘老太明知道,一家人只有她这里有余粮,儿子们都吃不饱。却把球给踢了回去。
潘向东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幸幸的走出了母亲的房间。他内心告诉自己,就算饿着孩子,他也不会逆着母亲的意思。他是兄弟们当中最憨厚的一个,最孝顺的一个,也是脑子最一根筋的一个。
还没走出院子,杨老太太就追了出来喊到“老三,你等会儿”。潘向东一喜,莫非母亲改变主意了?
“今天是镇上大集,你去帮妈卖点米换些钱用,米就在厢房的大缸里,你自己去弄吧!”说着头也不回的进了屋子。
潘向东愣在那里,卖米?眼瞅着儿子过不去这道坎儿,不借我米就算了,还让我去卖米,您是我亲妈吗?虽然心里运着气,还是按照母亲的意思去办了。
母亲坟前化解半生积怨
这件事在老潘头的心里压抑了半辈子了。他佩服母亲,更爱母亲,是母亲一个人拉扯他们兄弟六人长大,并都给他们娶上了媳妇,成家立业。母亲在他们兄弟心里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孝顺依然孝顺,但是卖米的事,他对母亲是有怨气的。
听了父亲的讲述,潘强笑了。
“你小子笑啥?”老潘头道。
潘强反问:“爸。你就没想想为啥奶奶偏偏让你去卖米,而且让你自己去弄,她看也不看?”
一时间潘老头,表情复杂,呆呆的愣了好一会儿。突然好想明白了。“你的意思是你奶奶故意把米送给我一些?”
“奶奶要是把米借给你,你肯定会让叔伯们知道,大家都缺粮,都去找奶奶借米,手心手背都是肉,你让奶奶咋办?潘强接着分析道:“就因为你太实诚,奶奶才没明说,那个时候,只有我妈妈在做月子,最难。所以奶奶想关照最难的你”。
老潘头扑通跪在坟前,老泪纵横。那是欣慰的泪水,幸福的泪花。半生的积怨都顺着眼泪落在了黄土上。
“妈,您就放心吧,现在儿子过的好了,家里富裕了,您孙子也有出息了。当年儿子不理解您,现在因为个低保不理解小强。是儿子蠢啊,儿子不如您,更不如小强!”
一个发自内心的声音在空中回响:
当年您能管好一个家,现在您孙子也能治理好一个镇!您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