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钩沉】诸葛亮“北伐”的深意

研究三国,是十分有趣又头疼的事情。三国时期的很多问题,仍须后人找出答案。

有一个最令人头疼的问题就是: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

按理,关羽兵败樊城,丢失荆州,刘备冲动报仇,伐吴又败,蜀国已大伤元气,应该休养生息,集蓄力量,严防死守四川地盘才是。

可刘备不回成都,忧病交加,临死前托孤诸葛亮,让诸葛亮独撑危局。

诸葛亮辅佐刘禅,征南安南后,又上《出师表》,开始了长年累月的北伐战争。那么,北伐的意义何在?

我查阅大量资料,深入思考研究,列出以下几点,供你参考,也请大家指正。

一,“正统”思想指导。刘备起兵,旗号就是恢复汉室,“汉贼不两立”,又有“刘皇叔”的名头,及至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又拿出《隆中对》的路线图,也是要先据荆,益二州,然后统一全国,恢复汉制。可以说,二人都把“正统”当做了指导思想,那么,一切言行都围绕它来展开,就顺理成章了。

二,化解内部矛盾。刘备兵败,不回成都,原因何在?有人说是面子问题,这显然站不住脚,刘备的召号力,统驭力,都是很强的,胜败乃兵家常事,他一直都是越败越勇的,怎么会怕丢了面子呢?实际上,他当上皇帝后就发现,成都十分的不平静。当年入川,跟随而来的功臣,要分享成果,而益州旧臣,也为刘备入川做了贡献,又根基牢固,这样,同朝为官,形成两派势力,如何平衡,是要化大力气的。刘备不回成都的主要原因,就在这里。也给丞相诸葛亮一些时间,让他来平衡,让他树威。也为太子刘禅接班打基础。

三,安定人心。虽然诸葛亮有一定时间治理了蜀国官场问题,但国力弱小,民心不稳才是最大的问题。作为政治家,诸葛先生树起了“北伐”的大旗,以此来感召蜀国上下,我们要征讨曹魏政权,因为他们是“窃国贼”。因而唤起民众的一种政治意识和反曹信念。

四,树立威望。诸葛亮辅佐刘禅这个年轻的皇帝,却“事无巨细咸决于亮”,都呆在一起,矛盾会更多,于是带兵北伐,既避免了君臣不和,又以此巩固蜀国政权的团结稳定和自己不可替代的角色。

五,以进为退。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诸葛先生也很无奈。先是,诸葛亮在《隆中对》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将军若跨有荆、益,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矣”。可见,诸葛亮当初的战略是极其谨慎的,即使具备了两路夹攻的条件,还须“天下有变”。其次,在他主政以后,刘备、关羽等人先后亡故,实力大损;荆州已为孙权所有,北伐实际很难成功了。那为什么还要北伐?还听诸葛亮怎么说:“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屯将七十余人,武骑千余人,此皆数十年所内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所独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由此可见,诸葛亮已经认识到了四川地险而民怯,如果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扩大疆域,拖到第二代、第三代的话,不要说进取中原,就连守住四川都很成问题,所以他才改变了原先的战略,变得异常积极主动。大概是想利用尚存的“四方精锐”,先占领关中,至少也要打下甘、凉二州,得到当地骁勇善战的兵员,才有将来取得最后胜利的希望。 

综上所述,北伐是诸葛亮当年唯一正确的选择。虽然进行战争的条件并不有利,但是只有速战速决,才有获胜的希望。相反,任何看来稳妥的战略,在当时的情况下都无异于坐以待毙。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国钩沉】诸葛亮“北伐”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