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劳动力

劳动力,简单说就是劳动者,在市场经济下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的,从而供资本家选择。作为商品,劳动力同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资本家购买劳动力(通过货币交换其价值),便获得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特殊的是,劳动力与普通的商品有所不同,我们购买商品是一次性(或有限分期)用货币交换其价值,一次性获得其使用价值,只要不再卖出,便可一直享有使用价值;而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则是按月/日/时交付工资,如欲避免劳资冲突,工资至少包含:

1.劳动力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生活资料、分摊于其上的无法劳动的家属所需生活资料和繁衍后代所需生活资料,记为p1;

2.劳动力培养自身技能的花费,记为p2。

以上两者之和即为劳动力在该月/日/时的交换价值。我们再来研究劳动力的使用价值,也即劳动力为资本家所购买后创造的价值:

1.其价值本身,即在当月/日/时的工资,记为v1;

2.超出其价值本身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记为v2。

以上两者之和为劳动力在该月/日/时创造出的价值,即该时段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凭直觉来看,劳动力在形式上是类似于出租的商品,按时间段出售自身,与商品没有太大区别,另外有人会说,电脑作为商品,也可源源不断地为所有者创造价值,钢笔也可以为使用者所用,写出有价值的作品,劳动力也可为资本家创造价值,所以商品和劳动力无本质区别;相反的观点是,劳动力以外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便是其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后期创造的价值也是包含于其中,且为抽象价值,而劳动力则可以直接生产物化的价值,所以二者有所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我更偏向于劳动力和其他商品在本质上并无区别,因为其他商品的所有者借由该商品所生产出的,如文学作品、计算机软件,本身和资本家借由劳动力生产出的商品,都具有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都属于商品。之所以我们对此不认同或感到愤慨,是因为在我们的理想中,人应作为有自我意志的主体,来操作作为客体的商品,而劳动力(人)在此时却作为客体,被作为主体的资本家所操控。这既是主客体身份的改变,也是人的本质的异化。

当今,劳资关系逐渐趋于稳定,一方面因为矛盾的本质被逐渐掩盖和模糊,另外还有如下因素:

1.我们要经济发展,国力提升,就要控制劳资冲突,还要保证私有制经济的发展;

2.随着工资提高,阶级间并无明显鸿沟,人们对阶级的跨越普遍存在梦想甚至幻想;

3.很多年前的工人运动之所以兴旺,是因为那时的工人真的一无所有,也不怕失去什么,而当下的人们则有了一定的积蓄;再者,劳动力依旧是可替代的,资本家甚至不用养工贼,都能保证企业或工厂的和谐。

因此,作为当下的普通人,要弄清如何生存得更好,还要回到上面的讨论。因为劳动力作为商品,也符合供求价值规律,所以资本家付给劳动力的p1部分会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唯一能区分不同劳动力的价值的就是p2部分,简单说,工人阶级要想挣钱,就要学习更能创造价值、更不易被替代、市场上还未饱和的领域的相关技能,金钱会以工资中p2的形式每月/日/时返还,总会有一天能补偿你对自己的培养成本,因此,读书无用论依旧是错的,目光短浅,想尽快投身于一个马上可以赚钱、没有技术含量的领域,迟早会后悔。人要懂得投资自己,敢于向自己的未来贷款、借钱,对自己进行投资、培养。沉得住气,先赔后赚,本身就是资本家的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关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