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还是不能陈年,得喝过才知道

老酒的魅力要尝过才知道

一瓶酒在酿好灌装后就被酒评家们下了定义。例如3年内喝掉,可以放5-8年,15年后可能才刚刚能喝。这些“先见之明”是怎么来的呢?在没有时光机的情况下,这些说法准不准确呢?

他们往往是通过当年葡萄采收的天气状况来判断的,就像勃艮第的酒农经常说的,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老天给我们什么葡萄,葡萄酒的质量就是怎样。这就诞生了好年份和坏年份一说。理想年份能够酿出令人满意的酒,一些适合陈年的葡萄品种便被寄予了厚望,因为他们更加成熟,颜色更深,单宁更多。而那些有着种种糟糕状况的年份酿出的酒,自诞生起就会被贴上不被看好的标签,对未来的陈年也不会抱有过多的期望。长久以来,都是这样评判葡萄酒的。

随着品酒经验越来越多,就更加迷惑,到底什么是决定一款酒陈年的关键呢?有幸品鉴过1956年的勃艮第黑皮诺,那一年被认为是勃艮第历史上最冷的一年,葡萄产量少,当年的酒被定义为无法久存,应该尽早喝掉。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60年后的今天,香气依然奔放,口感丝柔华润,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疲态。上世纪70年代的赤霞珠,以早收酿造波尔多低酒精度的风格为主,和今天的高酒精度风格是完全不同的。让人惊艳的是,很多当年的赤霞珠喝起来竟然比后来转换风格的酒更加精彩迷人,陈年能力让人侧目。

每一次这样的经历都会使我更加敬畏。当你感到对葡萄酒更懂一些的时候,应该及时提醒自己,葡萄酒的世界有太多的未知,我们尊重每一条教科书上总结的理论标准,但也必须明白葡萄酒是有生命的,每一刻的变化都值得我们用品尝的方式去认识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年还是不能陈年,得喝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