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么”,“怎么教”

昨天和前天我分别讲了讲评课和复习课的教学模式,今天再来细化一下。

借鉴政治课的教学方式,每节课基本都是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去完成教学任务。其实每一节课都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来备课,一个是“教什么”,另一个是“怎么教”。

“教什么”主要是从教学内容去分析,一堂课你想教给学生哪些知识,让学生掌握哪些方法,形成哪些能力,也就是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一定要在课前心中有数。有的老师会说“我这节课就是要让学生做完或者学会哪些题目”,这样说其实太笼统。即使你就是要完成一些习题的讲解,也要把这些习题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个归纳,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

比如我在讲这份题目的时候,发现好几个题目都涉及到了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问题。于是,第1题我先从一个网格图形当中判定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题目入手,让学生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这道题目的结论是这个三角形不是直角三角形。紧接着第2题,我又让学生做了一道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题目,适时的让学生们加以巩固。因为第2题涉及到勾股数5、12、13,因此紧接着第3题和第4题这两个题目都有勾股数5、12、13,它们以不同方式出现,考察了学生们不同的知识,但本质是一样的。接下来的第5题和第6题就是对以上知识的一个综合延伸应用。这样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课堂衔接顺畅自然,学生们接受知识由易到难,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对知识点的掌握效果也会比较理想。其实这就是老师做好知识“串珠人”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怎么教”,除了对知识点的把控,老师还要设计好学生们的活动。一道题目,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行解决,还是老师讲解示范?有了困难是让学生同桌互助解决,还是小组合作交流,还是老师点拨引导?这些细节考察的其实恰恰是一个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无定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在刚工作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指导我备课,在我上课之前,他让我闭上眼睛想一想这节课我上课的主线,每个环节是什么,怎么处理。当我按照他的要求这样做了之后,自己的那堂课真的很顺畅地上了下来,受到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从此以后,每次上课,尤其是讲课比赛的时候,我都会用这个办法,效果都很好。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在梳理“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当然真正上好一节课绝没有那么简单,需要自己在平时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学生思考、交流和展示。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会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为能熟练驾驭课堂、熟练把握教材的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什么”,“怎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