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KMoA 香港艺术馆
///////////////////
全文约2200字,阅读需约6~8分钟
///////////////////
START OF MY JOURNEY
///////////////////
2020年1月10日的午后,我与姐妹相伴踏入了这座因重建而已经尘封几年的艺术馆——那日尖沙咀的阳光很好,再加之建筑侧墙大面积的玻璃窗采光,仅仅是坐在窗前望向对岸中环的高楼都已是令人愉快的事,更不用说艺术馆有那么多与艺术品、艺术家美丽的邂逅等待着我了。
///////////////////
在G层过完安检以后便通过扶梯上至1楼,便进入《小题大做——香港艺术馆的故事》序厅。
而让踏入展厅前的我没想到的是,仅是在这一个让观众“窥一斑”的展厅里,我就已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1个多小时),我的心也因这“楔子”而被这座位于香港心脏位置的艺术之馆牢牢抓住。
昏暗的入口、圆形单柱光打出经典藏品的图像、两旁投影出的文字……
这一切营造出的氛围都意图逐渐带领观众回到香港艺术馆的历史中,开始听展品讲述HKMoA是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四大核心藏品的——从外销艺术到中国文物、中国书画到现代及香港艺术。
若要说藏品本身真正有多惊艳,我认为香港艺术馆是比不上世界其他的大艺术馆/博物馆的,个人认为甚至有些大企业家的私人收藏都可以匹敌观众所能见到的这一部分。真正让人着迷的是,香港艺术馆如何讲故事给观众听。在下一节中就与大家具体谈谈……
///////////////////
HOW IT'S PRESENTED
///////////////////
我想首先谈谈展板、投影及灯光的运用:
在本展厅中,每件大师作品旁都会题有寥寥几字的一个短语来帮助你快速掌握这件作品的内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19世纪的Instagram”,它以现代的话语简明地指出了这三联画(见上图)的创作目的,即记录商会馆失火的情况。
与一般的静态文字阐释作品的展示形式不同,香港艺术馆内的文字导语多数是动态的,从穹顶投射到观众与作品之间的地上,增加交互感的同时,吸引人驻足阅读后走近展品(如下图)。
///////////////////
另一点我想谈作品旁文字描述的编写——在标题及作者的基本信息后,此展厅里每一件展品都配有更为详细的描述(可点击上图);此描述亦分为两部分,一是“大作”,即针对作品本身而撰的或是画作内容,或是创作时期,抑或是作者生平的叙述性文字;二是“缩语”,即此件成为香港艺术馆馆藏背后的故事,回扣主题。
左半边是标题
e.g.不画花容只写香(Capturing Fragrance beyond Form)
右半边 上半部分是作者和画作信息
下半部分是关键词 “大作(Masterpiece)” 和 “缩语(Story)”
///////////////////
HIGHLIGHTS
///////////////////
展览中我尤其钟爱的是徐冰的作品《天书》,或者说因为我喜欢徐冰这个人,而爱屋及乌喜欢他的作品。
幼时学习素描时我一直不明白,明明只是“捕形”和“捉影”的过程为何要坐在物体前用单色的铅笔细细描摹几个小时的时间,何况相机早已引入了大众的生活,只要“咔嚓”一下,这瞬间就能被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
直到我读到徐冰的《我的真文字》,其中一段是这么说的:
这一素描训练不是让你学会把一个东西画得像,而是通过这种训练,让你从一个粗糙的人变为一个精致的人,一个训练有素、懂得工作方法的人,懂得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的人。素描——一根铅笔、一张纸,只是一种便捷的方式,而绝不是获得上述能力的唯一手段。
现在想来,确实是从那段与素描为伴的时间起,我开始懂得了所谓“方法”,也磨练了性子——我想,想走近艺术是怎么都“逃”不过这个去骄去燥的磨砺过程的。
///////////////////
徐冰对于文字的把玩是极有趣的,不仅仅是采用了传统的活字印刷术的《天书》,还有与时俱进的加入了Emoji等符号元素的《地书》、新英文文法等等。他用作品中数以万计的自创文字向观众抛出了一个极有趣的问题——
“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元素,文字可以改造吗?文字背后的思想呢?”
这个问题也就留作大家的思考题吧,
欢迎与我在评论里交流哦~
///////////////////
BACK TO THE BEGINNING
///////////////////
出口与入口共用一个大厅,走出展厅这时再见墙上单柱投影灯打出的画作一隅时,我已可以清晰地辨认出这些画作,不知是不是策展者有意让观众能“复习”一下。
而让我感到惋惜的是我已无更多精力来欣赏完这馆里的其他展览,尤其是从序展中大师作品中汲取灵感,由香港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当代作品展览(在此展厅的作品信息中有时含括了相关其他藏品的位置,让有目的地来看某一类馆藏的,或是对这一件展品尤其感兴趣的人可以直接移步至相关展厅;同时也预告了一般观众馆中的主要展览还有哪些,也是很人性化的设计)。
从艺术商店的门出主建筑后可以进入别馆,9米高的挑高玻璃屋顶将天空纳入了建筑里,与墙上香港18个区中小学学生和艺术家共同创作的《凝聚天空》相映。另外还有一些可以动手“玩”的作品,值得体验一把。
最后,老套却还是要说,
希望这样悠闲的下午可以再多一点、
感受的可以更浓一点……
【也希望这样优秀又免费的博物馆/艺术馆能越来越多!】
文案/排版:米兰达
图片:米兰达、Zeta(人像摄影)、部分徐冰作品图片来自网络
对了,由于疫情关系香港艺术馆现在也开放了线上浏览哦!
没去过HKMoA本馆的小伙伴可以于HKMoA官方网站先过个眼福!
///////////////////
THE END
///////////////////
彩蛋:公众号“没空娱乐” 后台回复HKMoA或香港艺术馆,即可一键获得香港艺术馆入馆方法、开馆时间、位置、附近场馆等信息哦~绝对不会亏~
下次想看我去哪儿?可以评论给我意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