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需要和第九讲的最后三段结合起来读,因为它们讲得是同一个主题:解读自己的幻想——由伊利亚、莎乐美和黑蛇组成的英雄神话。
这一讲特别有深度,我试着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比较熟悉的几个实例来理解其中的内容。但是,千万不要被我举得这些例子给局限住,最好的理解方式是,举出更多你自己能想到的例子,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理解本讲中的智慧。
01 莎乐美和伊利亚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理智的声音和情感的声音往往相反。比如说,一个女人在情感上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浪子,但理智上告诉自己,这样的人不能托付终身。这两种东西互相冲突、互相对立。理智往往战胜不了情感的力量,最后飞蛾扑火般地在一段感情中失去了自我、越陷越深。这个例子说明,情感和理智的平衡很难达到。
再比如,《红楼梦》中的贾瑞,对王熙凤动了心,走火入魔般,最后惨死于自己的情欲。
荣格认为,莎乐美是个阿尼玛意象,是情欲的人格化。因为较凭本能行事相当盲目。
很多人面对莎乐美这样一个邪恶的意象时,会持荣格所说的“夸大的、狂热的道德态度”。比如说,过去老一辈人常在议论有些作风不正的女性时,用“搞破鞋” “不要脸”来形容。虽然在现今的生活中很少听说这样拿着道德大棒使劲抨击他人的粗俗语言了,但是在网络上却屡见不鲜,“荡妇羞辱”就是一例。
在本讲最后一段,荣格说:“当意象出现在你心里而没有被理解时,你就是生活在神的社会或者说是疯狂的社会之中,你不再属于人类社会,因为你不能表达自己。”
那些挥舞着道德大棒到处语言暴力别人的人,是如荣格所说的“生活在神的社会”的人,要对这世上一切妖魔鬼怪赶尽杀绝。
《红楼梦》中的贾瑞和飞蛾扑火的女孩,则由于将自己完全等同于某些意象而生活在疯狂之中。
荣格说,“任何人都可能因被这些意象掌控而迷失其中”。
这些意象,这里指的是莎乐美的意象。无论是受情感和欲望驱使而行动、失去了理智的人,还是狂热的道德分子,其实都并不真正的理智。他们都是迷失在莎乐美意象中的人。
02 补偿与平衡
荣格假设,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存在着某种平衡。荣格说,“当我们遇到一个像莎乐美这样过分放纵的意象时,那么在无意识中就会产生补偿性的意象。”
由于荣格自己并没有对莎乐美意象产生狂热的道德态度,因此他推测莎乐美被自己无意识中的伊利亚补偿了。
盲目的莎乐美需要伊利亚所具有的能够预见未来的智慧之眼。伊利亚作为充满智慧的老先知形象,是认知元素的人格化,是对阿尼玛的补偿。
”如果将阿尼玛意象代表意识中充分分化的心理功能占据优势,那么无意识会由自身内在的某种意象补偿阿尼玛意象,从而达到某种平衡。这一内在意象就是智慧老人伊利亚。“
荣格说明了自己和弗洛伊德的差异:弗洛伊德认为不存在平衡(意识压抑某些令人不愉快的东西)。
最有趣的是,伊利亚告诉荣格,他总是和莎乐美在一起。因为他俩是成对的对立面。
我想,毕生追求伊利亚的智慧,应当成为每个注重心灵生活者的信念。而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欢迎莎乐美的随时造访。
03 蛇
说起蛇,你会想到什么呢?
害怕,恐惧。
荣格说,“几乎任何人与蛇的关系都不是中立的。无论蛇在什么时候出现,必然会唤起人的一种原始的恐惧感。黑色也总是伴随着这种原始恐惧感。”
据我看,任何一种人类的文明和智慧,无不是在征服了恐惧之后诞生的。因此,让我们恐惧的、未知的东西里,也同样蕴藏着无尽的宝藏。
我曾经在一次罗夏墨迹测验中看到了许许多多的蛇。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些是蛇,它们代表着巨大的本能的力量,它们太强大了,令我害怕。
多年以来,我一直不清楚它到底意味着什么,直到如今。
荣格说,“蛇象征着某些无意识的事物:它是本能性的活动和趋势;它指明通向隐藏财宝的路,或者守护着财宝。”
面对令人恐惧的未知,人们往往跃跃欲试,不是么?这说明,恐惧的背后,是一种特别的吸引力。
荣格说,蛇就具有这种通过恐惧产生的特别吸引力。
04 心理的客观性
荣格和智慧老人伊利亚有一场有趣的对话。在对话中,伊利亚告诉荣格:“当你有一种想法时,不要说自己错了。为了理解无意识,我们必须把各种想法看作事件,看作现象。我们必须保持良好的客观性。”
保持良好的客观性,意味着我们不会被自己的想法控制,我们也不试图去控制自己的想法。保持良好的客观性,意味着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看作现象去观察它、理解它。
如果把所有事物看作现象,那么任何一个出现的意象、任何一种想法也都是现象。既然是现象,就是发展变化的,就有一个生灭的过程。
当任何一个意象出现时,你既不是被它控制 (成为它或批判它),而是尽量去理解它。
再以《红楼梦》中的贾瑞为例。贾瑞在病入膏肓之际,得到了一位跛足道人给的风月宝鉴——这是一把神奇的镜子。道人特地嘱咐:“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吾来收取,管教他好了。”
风月鉴的反面是一个骷髅立在里面,正面却是王熙凤在招手。贾瑞不愿意看反面,只乐意看正面,结果一命呜呼了。
这把镜子其实就是帮助贾瑞认识和领悟王熙凤这个意象的真正含义。给予镜子的跛足道人 ,便是荣格所说的智慧老人的伊利亚,他们只是不同文化的不同形象表达而已。
在“一个骷髅立在里面”之后有一条很重要的批语: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正是红楼掩面人”是也。
我最欣赏《红楼梦》之处,在于它本身没有批判任何人。它就像一把风月鉴。读者拿在手中,看哪一面,是读者自己的事。
扯远了。本小节的重点是“理解无意识” 。我们细细品味。
05 对立面走向和解
如果说蛇象征着令人恐惧的黑暗,那么必然存在着光明的一端。光明和黑暗的搏斗,带有道德含义。
就如这个真实的世界每一天都上演着光明和黑暗的搏斗一样。警察不是在抓捕犯罪分子,就是在抓捕犯罪分子的路上。人们不是正在和自己的阴暗面对抗,就是努力提升自己,以避免被自己的阴暗面追上。
荣格说:“你不可能不对无意识开放自己而对无意识意识化。如果你能克服对无意识的恐惧,能够放下自己,那么这些无意识事实能够呈现出自己的生命。当然,你也可能被这些观念紧紧抓住而真的走向疯狂。”
克服恐惧,不是运用自己的勇气打败和战胜恐惧,而是接纳自己的恐惧、并重新用勇气加以调和。
代表着阴暗和恐惧的蛇,也需要某些力量加以调和。
荣格以密特拉教的一种祭仪为例,认为“密特拉双耳瓶”是一种创造的容器的象征,在其中,“狮子在它的一边,蛇在另一边,双方都在试图凑近火焰。狮子……正处在光明的顶点……蛇则象征着潮湿、阴暗,它们是世界的对立两级,正试图通过调和的象征达成统一。”
在创造的容器中,对立面走向和解。
容器又让我想到了心理治疗中的“容器”之说。
(无戒学堂,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