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一)

2020年2月7日

正月十四

第一节私人讲学的兴起

一、私人讲学兴起

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官学衰落,学术狭移。士的阶层出现。

意义:私人讲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更新了教育内容和方式。扩大了教育对象是学校向平民开放,进一步促进了学术下移。私人讲学促进了百家争鸣。私人讲学讲求自由原则,主要表现为自由讲学,自由就学自由,办学自由竞争发展教育事业,开辟了教育史新纪元。

二、齐国的稷下学宫

1.创办稷下学宫的历史条件

(1)经济条件:当时齐国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比较发达,是一个富强大国,齐桓公又是春秋五霸中最早确立霸主地位的君主。国都临淄也是各国中最繁华的都市,人口众多,生活富裕,故临淄成为设学的理想城市。

(2)政治需要: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发展,成就霸业,需要招贤纳士、网罗人才,创办稷下学宫是齐国招揽人才的方式。

(3)养士之风的产物:礼贤下士

2.性质

(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3.特点

(1)学术自由。

(2)尊师重道,待遇优厚。

(3)不治而议论。

(4)出现了我国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4.历史意义

(1)稷下学宫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2)稷下学宫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学典范。


第二节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二、庶富教:教育与社会发展

孔子是最早论述教育与经济关系的教育家。

三、性相近,习相远也:教育与人的发展

孔子首次论述了教育与人性的关系。

四、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含义:在教育对象上,不分贫富贵贱与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接受教育。

意义: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历史性进步。

五、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标

六、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教学内容

七、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八:论道德教育

“仁”被孔子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仁”的实行最重要的两项是“孝”与“忠”。

道德修养的方法:

立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克己: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力行:言必信,行必果。

中庸: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

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改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九、论教师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教育史》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