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变法”谈精进~读《王安石》

读梁启超的《王安石》,无疑是一种享受,就像看“雍正王朝”一样,人物形象给人耳目一新,又合情合理。梁启超的文笔高超,行云流水,白话语言,通俗易懂,再加上梁启超和王安石精神理想上的共鸣,高山流水,琴瑟和鸣,让人陶醉。

然而主人公王安石的变法过程和结局却让人难受。按道理说,北宋至神宗时,确实是内外交困,国弱民贫,积重难返,连新任老大神宗都觉得长此以往必将江山不保,于是大胆启用新人王安石进行变法,兴除积弊,富国强兵。对于王安石来的变法来说,应该算是具备天时地利人和基本条件,然而,却因官僚知识阶层的群起反对而波折不断,最终半途而废,不久便山河破碎,黎民遭殃,不得不迁都杭州,苟且偷生(丑陋卑微的南宋)。

纵观华夏2000多年历史,几乎所有的变革或变法都是因难以为继而被动之举,也意味着,是改变最后的机会,一旦错过,则再难翻身。比如“戊戌变法”“王安石变法”等等。此时的变法,也是最难,因为此时弊端积重难返,惯性太大,刹车太猛容易翻车,可是前面是万丈深渊,不刹更不行。更像一个长期患病之人,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不治必死,突下猛药,身体反应有很大,就像化疗和放疗,挺不过去也就over了。

所以,我们反思,一个人最好不要到病入膏肓老弱病残才想起健康和财富;一个国家不要到万劫不复才想起改革和富国,时间不会给我们太多机会。

今天,我们的践行,我们的每日精进,我们的反思,我们的运动学习,都是自我日积月累的改变革新,就是积蓄能量,居安思危。这才是成功可能性最大的变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变法”谈精进~读《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