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1 星期五 晴

早上起床,送小毛上学之后就直接去了城站做核酸。有了核酸报告,明天才能入住酒店。

小君做完做的核酸,今天是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就在家里工作。我们在长条桌子的两边面对面工作。

工作不多,阳光明媚。午饭之后一起开车去了西湖边,在钱王祠停车,往柳莺绕一圈回来。阳光很好,玉兰花开。走回到停车场,后背都微微出了汗。

一会儿小毛放学,和他合计一下,是不是晚上去摸个螺丝,抓个泥鳅。

本来下午写好了日记,觉得还是要来记叙一下。

今天晚上去植物园的竹子区捞鱼,神使鬼差被植物园保安逮住,保安甚至还报了警。

之所以想上来再写两句是因为看了一本日本人写的《做二休五》的书。主人公一周工作两天,独居,在东京的郊区过着自称隐居的生活。

我也想象过独自生活的场景。毕竟人都是孤独的,不与人相处就不需要,也就不需要迁就别人,情绪上和他人在时空上不合拍的时候也就不存在,也就没有迁就了。独处因该是更加符合人的自然状态的一种生活方式吧。

然而,我也很清楚,想我这样的一个喜欢与人相处的社会人是受不了独居的。即使知道人都是孤独的,也不愿意全盘接受。渴望被了解,渴望了解别人,像是拓展新的疆界一样。

所以这种与人相处的愿望是人类自带的硬件属性?还是人类社会形成了之后不断加强的软件属性?我倾向是硬件属性。

如果这个想法成立,那我们就是在群里和个体两种生活方式之间徘徊的一个物种。没有办法想蚂蚁一样,以群体作为最小利益单位,也没有办法像北极熊成为独自行走的个体。

这算是个什么定位?为什么是这样的一种动物给地球带来了最大的面貌改变?

顺便感叹下日本人,本书的主角,完全符合我对日本人的感觉。这是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是日本人完全是我看过最现代化方式生活的人,因为他们试图用最理性的方式去生活,用一种特直白和别扭的方式去接受现代文明的所有成果。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也是这样,一板一眼的对待自然。

都一板一眼了,哪里还有自然?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11 星期五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