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 | 《富爸爸穷爸爸》:思维决定你是穷人还是富人

大家好呀,我是沐沐~

金九银十,又是一年的秋招季,如今已步入十一月,校招的新手和社招的老手们有没有收获到自己心仪的offer呢?

这段时间应该是求职人们最为心累的一段时间,甚至网上还有不少求职人都开始自暴自弃:随便来一个公司收了我吧,能发我工资就能成!

在这背景之下,“打工人”梗爆红网络,甚至许多当红明星都自嘲自己只是打工的。

但其实打工要是真的做好了,也能收获到的许多,例如:眼界、经验、人脉以及金钱。

而大多数打工人打了一辈子工却还是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又是为什么呢?

“因为没钱啊!”

要是工资低说没钱尚且还能够理解,奇怪的是,说自己没钱的人中还有很多薪资颇为丰厚的“打工人”,金钱进钱包容易,但出钱包更容易啊!对于这群“月光族”来说积累下来真的非常难。

钱使得人焦虑、使得人恐慌:等老到干不动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保证自己的生活呢?

正所谓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无论是人生的哪个阶段,理财意识都非常重要。今天沐沐给大家带来的是一本经典的理财入门书。

今日分享:《富爸爸穷爸爸》

推荐指数:⭐⭐⭐⭐(4/5)

适合人群:想要入门理财的人、“月光”族


富人都在想什么?

本书作者思想的建立主要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他的生父,一个是他朋友的父亲。

作者的父亲受过良好教育,聪明绝顶,拥有博士头衔,曾经没用两年就修完了4年的本科学业,随后又在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和西北大学深造,并拿到了全额奖学金,但他却终其一生都在个人财务问题的泥沼中挣扎,也即文中的“穷”爸爸。

而朋友的父亲虽然八年级都没有念完,但却成了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还教会了作者如何让金钱为自己服务,也即文中的“富”爸爸。

在面对同一件事时,“穷爸爸”和“富爸爸”往往给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建议,作者常常被两种观点来回拉扯且深陷抉择的痛苦中,但他也因此更加深刻地明白穷人与富人的思维差别究竟有多大。

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穷爸爸”和“富爸爸”一个认为“贪财乃万恶之源”,而另一个则觉得“贫穷才是万恶之本”。

两种显著不同的观点表明了两个爸爸对于金钱的态度。

一个爸爸认为,钱是身外之物,贪恋钱财等于放逐灵魂堕落,视金钱为粪土,贫苦也能拥有富足的精神世界;

而另一个则认为,不谈钱是在逃避“钱”这个客观物体,深陷困顿之中不仅过不好自己的人生,也无法为世界创造更大的价值。

两者的观点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谈并没有错,关键是我们要如何思考并提取精炼出最适合于自己的观点。

两个”爸爸“都认为钱是客观存在的,一个轻视它,另一个重视它。虽然他们对钱的重视程度不同,但有意思的是,他们的行为却在很多时候都莫名的契合——需要钱,想要赚到更多的钱。这至少证明了,“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避免不了的一个东西,无论你是否在意它。

成为富人的第一步是要正视钱财:不要因为惧怕钱财而无视财产管理,更不要因为自我欺瞒而忽视财务漏洞。

其实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天生的穷人或是富人,只有无理财思维和有理财思维的人,惧怕钱财和正视钱财的人。所谓富二代、官二代,确实是有很多优势,但仔细想想,他们也只是最开始经营的本金高些。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从来没有惧怕过钱财?自己爱财还来不及,怎么可能惧怕呢?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有多久没有严谨分析自己的账目了?有多久只愿盯着不见涨的余额苦恼,却连一次合理的投资都不敢大胆尝试呢?

“寒门再难出贵子”并不是宿命论的附和声,它的真正内涵是寒门子弟的思维和眼界极其容易被周围人捆绑,如若没有强大的自驱力与冒险精神跳脱开这些定式,很难看到外面的世界,取得更大的财富。

那富人都在想什么?

他们想的是如何经营好自己已有的资产从而得到更大的回报,在他们所有的投资中,最大的一笔是投资他们自己。

学会不为钱工作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很奇怪的现象。

(一)“老鼠赛跑”怪象

书中的“我”在9岁的时候为了学习赚钱的秘诀,在小超市领着微薄的工资,为“富爸爸”做着枯燥乏味的工作。

当“我”实在觉得工作过于无聊,薪酬过于低廉的时候,终于忍受不了时,“富爸爸”告诉“我”,“我”只需把这段时间的生活重复50年,就知道大多数人是如何度过一生的了。

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过一天就像过一辈子。过这样生活的人大多陷入了一个圈套,一个名为“老鼠赛跑”的圈套。

深陷圈套中的人们在自己的轮回赛道里拼命跑,却始终跳脱不开,仿佛越努力越没有尽头。忙碌一辈子,辛苦一辈子却依然过得非常艰难,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我们就无厘头地把这称为命运。

宿命论者认为人从生下来就是定好了阶层的,那些有钱人要么是天选之子,要么是投胎专业户。而普通人想要拥有体面的生活就只有不断地工作。

哪怕有的人总是对工作深恶痛绝,谈起未来发展也总是摇头丧气,却始终不愿意放手他们心中的“坏”工作。

他们往往言行不一地卖命工作,以便领到薪水好让自己收支平衡,继而开始自己“老鼠赛跑”的新一个轮回,最后把一切罪过都归到老板身上。

他们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用来挣钱,却不明白到底为什么而工作。

不明原因地工作就像是不问目的地的前行,这是一种返古和退化。很多普通动物在迁徙时都知道它们落脚地,更何况是身为灵长类动物的我们呢?

(二)“胡萝卜驴”怪象

这个怪象和“老鼠赛跑”怪象关系紧密。

我们小时候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坐在驴上,为了让驴快点跑,便用鱼竿吊了一个胡萝卜在驴的面前,驴为了吃到萝卜就拼命往前,直到达到目的地。

在这个故事中,胡萝卜对驴来说是一个“实体幻象”,它是看得见的,但几乎永远摸不着。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实体幻象”往往也有很多,其中金钱也是一种。当“富爸爸”问作者每次拿到薪水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当年小小年纪的他是这样说的:

我觉得钱不够。感觉就像什么也没得到似的,真让人失望。

这又何尝不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我们总是不断地在追求高收入,却始终摆脱不了财务困顿,与高收入同时来临的往往是高支出,如果理财意识还停留于原来的水平,我们的钱究竟如何才能多起来呢?

工资数额虽然看起来体面,但交完税换完负债后还是买不起房,买不起车,余下的钱应付一大家子的开支已经让人感到重负不堪了,只能抬头望一望眼前的“胡萝卜”,期待下一个月发工资的时候财务状况能有好转。

这不是刻意制造焦虑,这是相当一部分人的真实生活写照,而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不是堆在眼前的杂事、琐事,而是规划好如何尽早地改变现状。

(三)把负债当资产怪象

人们往往喜欢购进大量的消耗品,尤其是年轻的时候,并把这些极大可能上会成为他们负债的东西,像衣服、包包、车子、电子设备……视为自己的资产,导致真的机会来临时,他们根本没有钱财和精力去抓住。

书中提到这样一种观点:无法自我升值的物品都不算资产,只能算所有物甚至消耗品。

举个例子,如果买房不看未来的增值前景那就不算购进的资产,更谈不上投资房地产了,你只是拥有它,并不能靠它带给你更多的财富。而日用品、服饰这些买完就基本上注定贬值,实属“消耗品”(不包括具有收藏价值的)。

当然,并不是偏执地完全不买这些东西,自我激励和享受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适度和量力确实是值得你在每次“剁手”前反复提醒自己的。

这种怪象非常普遍,但大富翁游戏中,连小孩子都知道要在开始的时候购入一些建筑,之后好收取过路费。这不禁令人想问,为什么到了现实世界中,人们对资产却如此盲目和不敏感了呢?

开启你的理财之路

“富爸爸”认为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对金钱往往没有激情,有的只是恐惧:

说到钱,大多数人都希望稳稳妥妥地挣钱,这样他们才感到安全。

或许有的老板确实不友善,但个人入不敷出的罪魁祸首并不是任何一个老板,而是我们自己。

是我们自己剥削自己,不敢跳出舒适圈,不愿探索未知,不会理财,更不会花时间学习如何投资自己。

归根结底,我们都在为自己的懒惰和恐惧埋单。

如果你开始愿意接触理财,那这本书会是你很好的一把钥匙,帮助你开启你的理财之路。

我是沐沐,一个内心温柔的强势女。

在2020年,大多数人都尝到了人生苦涩。

疫情之下,大量民营、私企等受到严重影响,很多创业者也没能挨过这场经济寒冬。跟这些惨烈现象相较而言,国民都知的一些“铁饭碗”行业倒是旱涝保收,于是这些岗位的竞争更是挤破头般的激烈。

另一边,为了提高自身竞争力、选择深造的人们也不轻松:国外形势不乐观,出国人数也受到限制,考研压力也非常之大。

可想而知,选择哪条路都不容易,不然“打工人”的梗怎么会突然爆火呢?大家都以打工人自居,互倒苦水、自黑自嘲。

既然打工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打工?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我的答案则是:为了积累资本,过上更好生活的资本。

资本的积累需要有思想战略的指引,理财只是其中一步,但却不可或缺。你对理财的看法是什么呢?跟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吧~


如果你的阅读习惯是在公众号中阅读,也欢迎关注公众号:如沐书单~

主笔:沐沐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荐书 | 《富爸爸穷爸爸》:思维决定你是穷人还是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