鲶鱼效应|让“死”水“活”起来


鲶鱼效应

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尤其是活鱼。市场上活鱼的价格要比死鱼高许多,所以渔民总是千方百计想办法带活沙丁鱼回港。

虽经种种努力,可大部分沙丁鱼还是会在中途窒息而死。后来,有人在装沙丁鱼的鱼槽里放进了一条以沙丁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

沙丁鱼见了鲶鱼四处躲避,这样一来缺氧的问题得到解决,大多数活蹦乱跳地回到了渔港。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


分析思考

1、整个行业的活跃取决于那群搅动活水的“鲶鱼”

当整个行业陷入萎靡不振状态时,需要一个激活者或领头羊,而行业内的“鲶鱼企业”通常会站出来,搅动这一滩死水,带动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增强企业的生存能力和创新力。

鲶鱼企业通常是指在整个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他们以创新和发展为目标,不断挑战行业的常规做法,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

他们的出现往往会激发行业内其他企业的创新热情,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鲶鱼企业的存在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鲶鱼企业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企业借鉴和学习。他们通常会关注市场变化,把握市场需求,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和服务。

此外,他们也重视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鲶鱼企业也会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组织,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雷军曾经在采访中提到,在小米做了手机之后,其他的国产手机没有死掉反而变得更强。

小米进入手机行业,就像是在这个稳定的水池中放入了一条“鲶鱼”,使得整个手机行业都进步很多,形成了和谐共荣的局面。

在过去几年,移动电源市场突然涌现很多品牌,用户在选择时也很困难。

所以,一条鲶鱼进来,在小米做了移动电源之后,整个市场被激活,大家开始比性价比,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最终使得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在整个行业内,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友谊竞赛,就会越来越强。


整个行业的活跃,有时候取决于在水中搅动的鲶鱼。

就像三星在成功时LG的追赶,华为在崛起时中兴的活跃。苹果在世界范围内发动了手机革命,小米可以说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爆发时将普通的产品做到了最高性价比,备受青少年群体的喜爱。

同时,国内死气沉沉的手机行业也开始被搅动开来,激发了其他国内首家厂商的积极性,为中国手机市场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成长模式。


当然,这种“鲶鱼企业”的存在对于其他行业同样会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2、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鲶鱼效应”可以作为企业管理层激发员工活力和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

优秀的企业往往会建立一套完整常态化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员工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就会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整个组织也会形成自动自发性的管理组织。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员工在企业固定的行为习惯背后,可能会缺乏团队活力和员工进取精神,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的创新力和开拓力大大降低。

经典的管理理论通常不能完全照搬到任何一个企业中,同样,鲶鱼效应也不例外。

对于大多数国内企业来说,采用引入空降兵的方式来提醒老员工的活力和竞争力下降的事实,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甚至可能会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后果。

周鸿祎将自己和360比喻为“一条鲶鱼”,意味着只要他所在之处,就会产生“活力”。虽然这种“活力”可能是一种正能量,但也可能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因此,在企业管理中,需要谨慎处理“鲶鱼效应”,不仅要注重激发团队的活力和员工的进取精神,还要注意避免对企业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在应用“鲶鱼效应”这一激励政策时,企业领导者应避免以下几个坑:

1、鲶鱼效应之激励不足

有些管理层想通过引入鲶鱼型人才来激活整个团队的效率,但是却只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即使在团队的活力和效率得到提升之后,却没有给予任何人实际的奖励。这种情况下,就像是喂员工草,却期望他们保持狼性,这是不可能的。

一些被激活的“沙丁鱼”看到待遇和之前没有什么变化,心里多少会有不满。然而,他们不敢怪罪于老板,只能把怨气撒在改变团队的“鲶鱼”身上。

慢慢地“沙丁鱼”又会变得消极怠工起来,老板眼看着员工效率下降,会产生“我要你这‘鲶鱼’有何用”的想法。

最后的局面可能会变成鲶鱼拼命想激活沙丁鱼们,那只会与大伙撕破脸,一直到势不两立的份。老板看沙丁鱼里面容不下鲶鱼了,只会将鲶鱼扔出,而不会为了区区几条鲶鱼而倒掉一船的沙丁鱼。

这种情况对企业来说是很危险的。如果管理层仅仅为了自身利益而引入鲶鱼型人才,而不重视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奖励机制,将会导致团队的动力和凝聚力下降,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因此,企业管理层需要注重员工的待遇和激励,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同时,也要注意不要忽略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利益,给予员工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让他们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支持,才能使得“鲶鱼”和“沙丁鱼”和谐共处。

2、鲶鱼效应——考核不到位

在中国企业中,空降兵的效果通常不会很顺利,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期或者短时间内就会被干掉。除非是一整个空降兵团队进入,而老员工则会被淘汰一大部分,才能较好地融合。

这种大换血似的调整对于企业来说好坏参半,需要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企业需要彻底重塑自身,增强市场竞争力,那么进行这种调整可能是必要的。但如果企业已经有了稳定的发展模式和团队,这种调整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和不良影响。

要成功运用鲶鱼效应,对于国内企业来说,纯理论的讨论往往会给员工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因此,企业应该强化“优胜劣汰”的惩罚手段,配合其他员工业绩评估方法,才能真正将之运用起来。

如果企业没有合适的员工评估机制,就会造成仅凭一个人的主观判断来决定员工的优劣,即A员工是优秀的,B员工是合格的,C员工需要努力,D员工需要淘汰。虽然评估手段未必是最科学、最公平、最合理的,但是有胜于无。

如果没有恰当的评估手段加持,企业中就可能形成一种“情商”比“智商”重要、关系比能力管用的氛围。这种氛围会导致鲶鱼型人才被之前的团队架空,他们的优秀和能力可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员工评估机制,以评估员工的综合能力,避免以关系和情感为主导的评估方式。这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在引入鲶鱼型人才时,企业也需要注重老员工的培训和激励,让他们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重视和支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同时,企业也需要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总之,鲶鱼效应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双刃剑,需要在具体情况下谨慎运用。企业需要强化员工的业绩评估和奖惩机制,培养团队的凝聚力和稳定性,才能真正实现鲶鱼效应的成功运用。

3、鲶鱼效应——价值观不明

企业应该将价值导向明确地向全体员工公示,并反复强调。这包括企业赞同什么样的行为,反对什么样的行为,赞同什么样的价值观,反对什么样的价值观,这些都要让每一位员工知道。

虽然这些举动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只是走过场,但是如果公司最高领导层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价值观,就会取得真正的成效。企业文化也必然向好的方向转化。

通过向员工公示和强调企业的价值导向,公司能够建立起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激发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合作。这样,企业的文化氛围将更加积极向上,员工也会更加投入和忠诚于企业。

当企业领导团队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价值观时,员工也会更加自觉地践行这些价值观。这样,企业的价值观将成为员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的指南,也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总之,企业应该明确并公示自己的价值导向,让员工知道企业赞同什么样的行为和价值观,反对什么样的行为和价值观。企业领导团队需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这些价值观,以建立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共识,促进团队的协作和合作,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做好企业管理,老板不仅要善于激活员工情绪,还要放权给大多数员工,而不是紧紧抓在自己的手里。

在管理中尽最大可能发挥好“鲶鱼效应”,有效实施“分权管理”,努力使整个团队明确组织的目标,给每一位员工自主发挥的空间,让每个人都做管理者,让每个员工都明白,真正的领导应该是企业目标。

企业使用“鲶鱼”型人才时的领导艺术

企业在使用“鲶鱼”型人才时,需要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领导者必须成为“鲶鱼”。

有句俗话叫“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如果一家公司或一个部门的领导缺乏激情,想要手下的人有激情,那就是白日做梦。

最常见的情况是,领导工作不在状态,员工必然上行下效,人浮于事,缺乏创新和主动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必然成为一潭死水。因此,领导者必须成为“鲶鱼”,则会形成“强将手下无弱兵”。如果领导者本身是一条充满活力的“鲶鱼”,充满激情和创造力,带领员工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通过整顿纪律,规范制度,改造流程,合理配置岗位和人、财、物,就能将那些无能的“沙丁鱼”吃掉、赶走,使有能耐的“沙丁鱼”得到正面的激励,从而使整个机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因此,作为领导者,如果自己的公司没有激情,首先不要怪员工,而是要去反思自己是不是有激情。只有自己先成为“鲶鱼”,才能影响员工,才能使整个组织的活力都被调动起来,从而使集体的力量更加强大,克敌制胜。

其次,要肯定“鲶鱼”型员工。

企业在使用“鲶鱼”型人才时,需要肯定这个员工群体的优点。这些人通常积极主动,雷厉风行,善于将压力传递给他人,他们对维护公司利益、推动公司工作开展能起很大的作用。他们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勇于承担挑战和压力,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企业中的重要力量。

然而,“鲶鱼”员工也有明显的缺点。他们有时会过于爱表现,喜欢以自己的方式做事,不愿意妥协和听取他人意见,甚至会“逆龙鳞”。他们可能会过分“较真”,挑剔细节,甚至会有点“刁钻”,这些特点可能会对企业的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可以这么讲,“鲶鱼”员工差不多都是“情商”不太高的人,他们不会明哲保身,不会亦步亦趋,不善于讨领导的欢心。因此,作为一个公司、一个部门的领导,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容许“鲶鱼”员工发表不同意见,容许他们“出格”。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鲶鱼”的正面作用,使他们驱赶“沙丁鱼”,给整个团队带来活力,带来创新,带来多赢。

企业在使用“鲶鱼”型人才时,需要充分认识这些员工的优缺点,采取合适的方式来管理和引导他们。企业需要注重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再次,要倡导“鲶鱼”工作作风。

“鲶鱼”型员工的特点是好动,善于传递压力,永不停歇。这些优点在企业中非常重要,因此公司应该大力倡导这种风气,将其作为一种工作习惯。

例如,某企业倡导的“自动自发,日清日高”,其实就是一种“鲶鱼”的工作作风。当一家公司上下都自觉将此当作一种风气、一种习惯时,那么,原有的“鲶鱼”就会越游越欢,“沙丁鱼”也会在“鲶鱼”的驱赶下,慢慢变为“鲶鱼”。这样,整个企业就会越来越有生机和活力。

当企业倡导这种“鲶鱼”型的工作作风时,员工会更加积极主动,勇于承担责任和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素质。企业也会更加注重员工的培训和激励,让员工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企业应该大力倡导“鲶鱼”型的工作作风,将其作为一种工作习惯。当企业上下都自觉将此当作一种风气时,整个企业就会越来越有生机和活力,员工也会更加积极主动,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鲶鱼效应,鲶鱼在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求生能力。鲶鱼效应是采取一种手段或措施,刺激一些企业活跃起来投入到市场中积极参与竞争,从而激活市场中的同行业企业。其实质是一种负激励,是激活员工队伍之奥秘。


要想成功激活团队,让“鲶鱼效应”的生根发芽,就需要管理者学习更多更有效的企业管理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微信公众号搜索“晓沐笔记”,了解更多职场规则和营销技巧。

你可能感兴趣的:(鲶鱼效应|让“死”水“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