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1:放弃人文思维,反常识思考

放弃人文思维,反常识思考

什么是人文思维?这是本书中提到的一个概念。文人思维是一种带有主观性的原始思维,倾向于用感性的思维去理解世界、解释问题,而理工科思维则可以通过评估、量化进行反常识思考,从而得出理性的结论。

文人思维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依赖直觉,二是掺杂观点,三是喜欢细节。这三个特点也正是文人思维与理工科思维最大的差别所在。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特点:依赖直觉。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名著《思考,快与慢》书中,把人的思维系统分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属于直觉,能够自动运作,迅速对事物进行分辨;而系统2 则不同,是需要我们集中注意力进行的复杂计算。这种机制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总会遇到来自外在的风险,比如猛兽、天灾等等,如果大脑还要集中精力进行复杂计算,那么活命的概念就相当低了。而且,思考、计算是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这对于物质匮乏的智人来说,明显得不偿失。于是,人类便进化出依赖直觉的方法,根据经验,立即决策,做到防患于未然。但是这种思考方式只关注表象,不够严谨,所以得出的结论只能是估计、大约,甚至是经验之谈。

文人的第二个特点是掺杂观点。掺杂观点的表现很多,我们用“疑邻盗斧”这个故事来帮助我们理解一下。这个故事是说一个人怀疑邻居偷了自己的斧子,便怎么看怎么像,但找到了斧子之后,却怎么看也不像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确认偏误的错误之处在于,在一开始认定的结果基础上,去寻找的新的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文人思维有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表象,通常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标签化,以为自己找到的那个价值和工具就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事实上却使问题本身更复杂,更混乱。理工科思维就完全不同,它会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应对不同的诉求,并随时根据新情况调整策略。

喜欢细节,是文人思维的第三个特征。在这本书中,万维钢称之为“具体思维”。他认为,自古以来,人类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自己所属的小部落或小村庄,很多人一生去过的地方也不会超过一天的路程。我们熟悉每一个可能与之打交道的人,而这些人的总数加起来也不是很多。这种生活模式对大脑的演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我们需要做决定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具体的事、具体的人和他们具体的表现。这就使我们习惯于依赖自己固有的经验,而不会做出理性的分析。比如,我们不会把钱借给一个名声不好的坏人,但我们愿意把钱借给众所周知的好人。

值得注意的是,文人思维喜欢讲通过依赖直觉、掺杂观点、喜欢细节得出的结论称之为“常识”,并四处宣扬,用来指导实践。如果你倚仗这些众所周知的常识看待事物,分析问题,就习惯性地进入了一个逻辑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你会想当然地认为“大家知道并且都认同”的一定是对的,不再试图进行客观地观察和分析,也不再推理和查找问题的另一面,甚至忘了问一句“为什么”。这个问“为什么”就是反常识思考,对常识进行科学的质疑。这种质疑的方法就是理工科思维,它使我们能够辨别并且灵活地运用常识,突破常规的限制,发现正在的问题。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又该如何训练自己的理工科思维呢?

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解决办法:取舍思维,英文是“trade  off”,意思就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两个好东西我不可能都要,那么我愿意牺牲(off)这个,来换取(trade)那个。这里面包含两个因素,一是评估,二是量化。

先来看评估。要进行取舍思维,首先知道每一个事物的利弊。凡事有利必有弊,而利弊都不是无限大的。文人思维喜欢关注某个点。比如在超市买东西,遇到促销的商品,使用文人思维的人就会关注“便宜”这个点,从而产生购买冲动。而理工科思维则不同,会通过利弊进行分析,综合考量,然后再做决定。

再来看量化。决策之前,对目标或任务进行评估,通过量化输入和预计输出,得出量化的分析结果,从而做出理性的决定。这是理性的思考方式,也是科学的决策方法。大家都知道“田忌赛马”的故事,这就是量化思考的体现。

以上是第一个内容:放弃人文思维,反常识思考。对于文人思维通过依赖直觉、掺杂观点、喜欢细节得出“常识”,我们要通过理性的评估和量化进行分析,然后做出科学的取舍决策。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万没想到》1:放弃人文思维,反常识思考)